《情書》中“雙生”的結構與鏡頭貫穿了影片始終,不同的鏡像關系卻訴說了相似的想象悲劇。幾對雙生花在命運的承轉中相互對照,描摹著虛幻又自憐的主體形象。
在鏡像世界中,博子和藤井樹(女)都在被幻想的鏡中我所構建,她們的自我命運正反映著拉康鏡像理論的基本邏輯。
一、鏡子的功用:身體支配與自我映照
影片中存在著幾對共生的雙生花結構,他們在鏡子的引導下,獲得完整的身體支配感受,同時認同并沉迷于反射的幻想化鏡式形象,步入了認同與自我認同的鏡像幻境:首先是在破碎的自我現實中追尋無缺的美好回憶;其次則是在理想自我的幻象中,追逐“偽自我”的真相。
首先是博子在男友突然離世的情況下,面對著現實的決裂,不斷地尋找男友生前留下的痕跡。
此時的博子作為一名初生的“嬰兒”,面對破碎的身體認知,只能通過鏡子作為外部媒介,將自己幻想為一個尋常的完整個體,自我與鏡像的關系由此步入想象域的范圍。
在博子去小樽找尋藤井樹(女)的時候,被出租車司機認出,博子與上一位乘客長相相似。之后的畫面中,二人街邊相遇,博子遠遠地見到了回過頭的藤井樹(女)。
二人回眸后的形象以鏡像形式相遇。此鏡頭更像是心理學中的“格式塔”視覺原理,將兩個各具特性又相互牽連的主體同時納入鏡頭。
此時,第一對鏡像雙生的線索出現,博子也在這一瞬間迷失原自我,產生對新“理想自我”的一次認同。
其次,是藤井樹與藤井樹的故事。在男女藤井樹相遇前,二者都如同出生的嬰兒無法感知自己完整的形象,而“藤井樹”這一符號便是這對雙生的根莖,促使他們“照鏡子”行為的出現。
相同符號的出現成為彼此相識的欲望,他們以“自戀”的方式走近彼此,建構幻想中的完整自我。拉康鏡像理論中的“鏡子”并非指的是實質的鏡子,而是一種具有功能性的象征符號。
鏡像雙生的結構里,這面象征性的鏡子便是勾連兩朵雙生的根芽,其功能在影片中數次出現,清晰的呈現出鏡像關系,充滿著隱喻意味。
中山美穗同時扮演著渡邊博子和藤井樹(女),是一對同貌的雙生花所造成的誤會與錯位,本身已潛在地蘊含在鏡像結構中,勾畫出明顯的鏡像式情境。
對少年樹和少女樹而言,觸發二人的雙生鏡像式情境的則是“藤井樹”這一符號。二人通過這種鏡像投射相互吸引,并轉變為相識的欲望。
因此,博子、少年樹和少女樹都產生出“他即是我,我即是他”的幻覺,混淆真實與虛構。
《情書》中利用鏡頭語言以及同名文本來凸顯鏡像情節的設置,利用不同的拍攝手段創造空間上的可視化認同,不斷強調鏡像雙生花的存在,促進故事結構的穩定。
在一次次的循復中,博子與兩個藤井樹將身體代入一個全新的完整的個體形象,并將其想象同于自身,不斷刻畫自己的替代者身份,掩蓋住原始自我所立足的現實。
二、理想投射:理想之我的想象性認同
鏡像階段講述了自我的本質、自我認同的產生以及自我構建的過程。想象域中的一切認識都是一種誤認。
想象性認同即發生在鏡像階段的第二次誤認中,自我便是一種想象性的投射。嬰兒將鏡中像指認為真實自我,產生新的自我認同感,也就是主體在自我認同時刻畫了想象的理想之我,雖無法改變現實的不完整性,但卻可以為主體與形象間的關系建立一種追尋的趨向。
拉康認為,個體不僅在鏡像與現實間的循復關照中建構理想自我,還以一種預期的方式建構未來理想自我的形態,最終構成一個理想“偽我”。
《情書》中,博子無法走出未婚夫離世的痛苦,面對著理想對象的缺席,她通過寫信來填補空缺虛無的自我形象。
在寫信追憶的過程中結識了藤井樹(女),博子與藤井樹(女)作為一對相貌相同的雙生花,這一最初的鏡像結構致使博子在幻想中勾畫了“替代者”這一形象,其內在根源是內心投射出的理想自我,此種“理想”由鏡像與真實間的差異構成。
影片中的博子是一位沉溺于愛情無法自拔的癡情角色,而藤井樹(女)則是博子的迷戀對象所癡情的人物,她得到了藤井樹(男)最真摯的愛,但卻不得而知。
至此影片渲染了同貌雙生花在感情中的差異性,正是這種差異,讓博子產生了作為“替代品”的落差感,雖然主體不甘于成為替代,但仍肯定與向往著藤井樹(男)對藤井樹(女)付出的愛,從而產生了理想自我的追尋取向。
在雙方寫信共同追憶藤井樹(男)的過程中,博子與藤井樹(女)逐漸建構起同一的關系框架,博子將自我代入到回憶中,把對藤井樹(男)的情愫投射到藤井樹(女)的身上,仿佛在回憶中被愛的是自己。
因此,博子通過對藤井樹(女)得到藤井樹(男)的愛的認同,也在想象中承認了藤井樹(男)對自己的愛。她走入了想象的幻象中,維系了沉溺于愛情幻想的理想之我,在虛幻中掩蓋自身的不完整與缺失。
這種預期投射雖是幫助建構了自己的理想形象,但本質依舊是虛幻。這種投射的替代式情感永遠無法得到現實的反饋,經由虛幻所建構的自我完整性實質上依舊是虛無,“誤認”也在想象界始終存在。
三、身份失衡:現實中的自我誤認
拉康所述的想象域始終以“誤認”為基始,“誤認”構成了其理論的邏輯基礎。鏡像階段理論中,嬰兒在鏡前會產生兩種誤認,先是誤認鏡中的形象是他人,之后誤認鏡中的理想形象是自我。
產生誤認的基礎便是現實中的真實形象與鏡中形象間存在的差異,而出生的嬰兒極易混淆鏡中呈現的完整性與自身的破碎性,誤認也變成為自我認同過程中的顯著特征。
而當主體沉湎于想象的誤認中,現實與想象的關系一旦破碎,赤裸的真相映入眼簾,主體依賴的鏡像無跡可尋,便會感到身份的失衡。
如果將整個愛情看做是一場幻象,愛情中的兩人便是祈盼將破碎的身體現實通過鏡像幻想展現出一個完整的整體。然而鏡像的實質是一場欺騙,這種認同也是一種誤認,當其中一方缺席后,就會導致整個幻象的瓦解。
它暴露出了美好愛情背后的殘缺真相,而沉溺于愛情的那個人便在理想鏡像破碎后感到迷惘與焦慮,因此感到身份的失衡。
《情書》中博子將自身形象在想象界依托不同他者而建構,產生了兩個異化的偽自我。最初的理想鏡像便是未婚夫藤井樹(男),在愛情鏡像中,博子對藤井樹(男)的愛不過是顧影自憐,她的愛和付出實質上是對理想自我的祈盼。
她將自我刻畫在美好的愛情鏡像中,于是這份鏡像前沉溺的愛便成為鏡中虛幻與現實的差異,誤認由此產生。
第二次的鏡像誤認是,隨著鏡像的破裂,博子在迷茫中追尋虛幻自我的痕跡,過程中發現了與自己相同相貌的雙生之花——藤井樹(女)。
面對身份的失語,她不斷地陷入自我質疑:我是藤井樹(女)的替代品,我與她對藤井樹(男)來說,是同樣的存在。
一直以來依賴且得以支撐的情感碎片倏然瓦解,由此開始了以相貌相同為基礎的鏡像誤認。
對于藤井樹(女)來說,博子突然地來信打碎了她原本平靜完整的生活,她抱著惡作劇的心態寫下了回信,由此打開了她封存已久的回憶。
在藤井樹(女)看來,這段回憶不僅是青春時期的窘迫,也是驟然失父后留下的心理創傷。
如今,深藏的回憶重現天日,美好生活幻想的瓦解讓藤井樹(女)再次與這段往事對峙,幻象與真實的差異最終使其陷入身份失衡的深深誤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