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錄制現場發生了演出事故,一只猩猩忽然發瘋,狂躁地撕咬女演員。
然而一片血腥中,最為奪目的,卻是不知因何豎起來的鞋子。
幾十年后,在另一個山谷中,天空突然下起重金屬,像子彈一樣砸到地上。
山谷里一家馬場的主人正騎在馬上,忽然翻身倒地。
他的眼睛被金屬硬幣擊中,不幸身亡。
馬屁股上還插著金屬鑰匙。
以上兩件事,一件駭人聽聞,一件匪夷所思。但你能找出兩件事的關聯嗎?
一切答案都在這部電影中。
《不》
上個月在美國上映的科幻恐怖電影《Nope》,翻譯為《不》。
這是喬丹·皮爾繼《逃出絕命鎮》和《我們》之后又一力作。
*電影《逃出絕命鎮》劇照
上線大約40天就拿下了將近1.5億美元的票房,成績斐然。
不過電影上線后,關于它是好是壞的討論就沒有停止過。
喜歡的觀眾把它吹上天,不喜歡的覺得這片無聊又故弄玄虛。
我先把結論放到這里,這部電影絕對算是水準之作,甚至可能是2022年最令人驚喜的恐怖電影。
單從情節上來看,《Nope》的故事并不復雜,但需要用心看才能注意其中細節,以及復雜的隱喻。
不過觀眾第一次觀看其實只需要抓住一個重點,那就是“奇觀”。
先前提到天空掉硬幣的事故,官方給出的結論是“可能有一架飛機經過,不小心把東西掉下來了。”
對于這個解釋,死者的兒子OJ根本不信。從那一天開始,OJ就在這片山谷注視著天空,聽著時不時發出的詭異聲音。
他知道,似乎有個怪物游弋在山谷中。
OJ和妹妹Em繼承了父親的馬場,馬場的對口業務,是給好萊塢訓練拍攝用的馬匹。
但時代變了,生意不好做了。
因為動物有自己的習性,而工作人員只圖效率一般不會注意尊重馬的規則,也就容易把馬惹怒尥蹶子。
所以對現在的導演來說,用CG合成一匹馬更高效。
于是乎馬場失去了訂單。眼見入不敷出,OJ決定把馬賣給附近游樂場。
游樂場老板名叫朱迪,也有一番故事。
1998年,年幼的朱迪參演一出情景喜劇,劇的主角是一只名叫“戈登”的猩猩。
“戈登”并非只有一只,而是一個角色名,它的背后是好幾只猩猩“演員”。
某一天,一只參演的猩猩突然發狂,暴起傷人。
朱迪躲在桌子下,看著猩猩施暴,又在他的眼前被擊斃。
經此事件后,好萊塢拍攝時禁止使用真猩猩。
此事給朱迪帶來了很深的陰影。但吊詭的是,他憑著事故幸存者的噱頭招來不少好奇的人到游樂場參觀。
厄運反倒成了搖錢樹。
六個月以來,朱迪也留意到了山谷出現的神秘生物,并且知道的比OJ更多,野心也更大。
電影前半部分的鋪墊很長,主要的噱頭就是猩猩暴起傷人和神秘的怪物。
這兩者都屬于本片的主旨“奇觀”。
所謂奇觀,不僅是《文明6》里大興土木奇觀誤國的建筑,它普遍指那些出奇而又少見的現象。
而奇觀最大的看點,就是世人追逐奇觀的心態。就好似國慶期間的八達嶺長城,看的是人而不是墻。
賣了馬后Em回到馬場的家住了一晚,當晚就被神秘的怪物鬧出的動靜嚇到了。
不過Em害怕過后更多的是激動。眾所周知,美國人一向熱衷UFO、未知生物什么的。
如果他們兄妹倆能夠拍到怪物的照片和視頻,那揚名立萬發家致富不就是分分鐘的事兒。
OJ原本沒這想法,但架不住生活拮據到已經要出賣祖產了,于是同意了Em的提議。
沒等到他們剛找到好的拍攝辦法,游樂場的朱迪也要行動了。
朱迪經過六個月的觀察,發現怪物喜歡吃馬,所以每周五都會扔出去一匹馬。
看樣子是打算馴化怪物,然后向觀眾展示這場奇觀,賣門票掙大錢。
但他打錯主意了,怪物不是一只溫順的貓,也不是喂一匹馬就能乖乖聽話的野獸,它強大且深不可測,具有難以預料的危險性。
因為朱迪的自負與無知,怪物登門吸走了游樂場的所有人,并且迅速轉移到OJ家的馬場。
伴隨著傾盆暴雨,怪物將吞噬不了的死物全都撒下,把吃人留下的血水灑在了房子上。
OJ在怪物興風作浪的時候,果斷選擇茍在車里,絕不抬頭去看怪物。
這么做是因為在日復一日與馬接觸中,OJ清楚動物的習性,它們都有領地意識,對冒犯的行為會還擊。
并且大部分的野生動物,都排斥別人凝視它。
之所以游樂場的人全都GG,也是因為觀眾越是震驚就越是目不轉睛,所以招來了怪物的攻擊。
在以往的科幻電影中,無論是外星人降臨,還是地球上的怪獸出現,最難解釋的問題是:人家為什么要侵略地球,為什么要滅絕人類?
《Nope》中的生物并不是刻意和人類過不去,相反是人類不懂它的習性又試圖馴化它。
怪物、馬和片場發瘋的那只猩猩一樣,都是人類利用其它物種創造奇觀來牟利的工具。
人類與動物之間,僅僅是一種剝削和被剝削的關系。而怪物和猩猩的反擊,都是被冒犯后的反抗。
接下來故事進入最后一個篇章,緊張刺激的同時,又將另一種諷刺推到了極致。
游樂場遭襲無人幸存。這本是一場慘劇,但是對于Em他們來說,擔心的不是怪物有多殘暴,而是更擔心游樂場的事情太大了,會招來很多狗仔記者,這樣他們搶新聞的先發優勢就越來越小了。
這幫不怕死的人經過一番準備后,在一位攝影師幫助下,最后進行一次嘗試。
這一次OJ猶如西部片里的牛仔,騎著馬擔任“誘敵”的任務,把怪物引出來。然后攝影師拿手搖式膠片攝影機抓拍。
在經歷波折和犧牲后,兄妹倆最終拍到了照片,并且陰差陽錯的殺死了怪物。
如果說OJ家的馬場、發狂的猩猩都是好萊塢影視資本剝削的犧牲品,那么《Nope》中所有的人,與好萊塢沒有什么不同。
大家的目標都一樣,那就是把最不可思議的“奇觀”拍下來,揚名立萬。
為了觀賞到奇觀,賣攝像頭的小哥不惜冒風險主動卷進來;
為了拍出完美的照片,攝像師寧愿主動招惹怪物,最終被怪物吃掉;
為了搶一手新聞,有一個狗仔騎著摩托車就往怪物那里跑,根本不想會有什么風險,出場就掛機。
OJ是全片中最理性的人,可他馴馬的工作,也是為了給好萊塢提供一種“奇觀”。
《Nope》里的所有人,都對奇觀有一種既著魔又好奇的心態。
和現在的網絡環境一樣,但凡發生什么有噱頭的事情,不出三天保證有一大堆拍短視頻的,聞著味就找來了。
然而按著這樣的鏈條繼續往前延伸就會發現,之所以大家搶著拍攝“怪事”,是因為有流量。
之所以有流量,是因為觀眾們喜歡獵奇的資訊。
我們每個人天性中的獵奇心態,催生出了專門創造“奇觀”的產業鏈。
換個角度想想,所謂“懸疑”、“科幻”、“恐怖”甚至說“電影”,都是這樣一種產物。
以上是《Nope》劇情方面的設計,除此之外,影片的音效和視效也都可圈可點。
本片的攝影師霍伊特·范·霍特瑪,曾經掌鏡過《星際穿越》《敦刻爾克》這樣的大片。
片中恐怖乃至驚悚的場面,制作的頗為精彩。
無論你是喜歡恐怖電影,或是巨物恐怖,在本片中應該都能大飽眼福。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Nope》中還嵌入了許多對電影拍攝的思考。
本片提到了埃德沃德·邁布里奇,并且使用了他曾拍攝出的經典畫面。
這個畫面最初是為了解決一場爭論:動物的四條腿是否可以同時離地?
作為驗證,邁布里奇使用放在賽道上的照相機給奔馳的馬拍照。每個相機都由一根橫過賽道繃緊的繩子控制。當馬跑過的時候照相機快門被觸發。
后來他把這些照片放到一個在光源前面旋轉的玻璃盤上,合成一套原始的動畫。這套動物西洋鏡為托馬斯·愛迪生提供了研究并發明電影的靈感。
(*相關資料來自百度百科)
從靜態到動態,從膠板到膠片再到后來的數字攝影機,拍攝的技術越來越先進,電影的形式越來越豐富。
隨著技術的發展,曾經的動物實拍變成了動捕CG,背景也可以綠幕摳圖,真與假的邊界開始虛化,而電影的拍攝手法似乎也走上了一條奇怪的路。
《Nope》似乎在告訴觀眾,電影的初心,仍舊是留住一個畫面。
整體來講,這部電影的編排非常工整,懸念設計的也比較好,各種細節鋪墊的也比較精巧,算是水準之作。
只不過鋪墊的太久,前半段劇情挖坑太多,劇情過半才有真正的高潮。臺詞的設計上也稍顯故弄懸虛,喜歡打啞謎,觀眾容易看的云山霧罩、不知所云。
在此還是推薦喜歡看驚悚片的小伙伴們可以一試。
看過的觀眾,請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吧。
今天咱們就聊到這里,大家記得點贊、關注支持一下。
我們明天見,拜了個拜。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烷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