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人,都需要清靜。我把他們供在這里,每天給他們燒香,祈禱他們平安無事。他們平安了,趙家就倒不了。”
開播至今,《罰罪》最高能的“名場面”出現(xiàn)了。巨傘下閃著輝光的54張撲克牌,讓觀眾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一般來說,手里有兩張好牌,牌場上不說穩(wěn)操勝券,起碼輸不了。而趙嘯聲(程煜 飾)手里,居然握有54張底牌。一個縣的地頭蛇,居然建成了一個地下王國?
目前正在愛奇藝熱播的警匪劇《罰罪》,在暑期檔的尾聲為觀眾獻上了一道大餐。本以為,這個暑期檔不會再有變數(shù),沒想到,《罰罪》異軍突起。
《罰罪》由嵇道青擔任總制作人,天毅、易勇執(zhí)導,劉紅焰、丁亮程、尋見編劇,張成功擔綱劇本總監(jiān),黃景瑜、楊祐寧、蓋玥希、李幼斌、程煜領銜主演,講述了兩代公安干警鏟除盤踞一方的罪惡勢力的英勇故事。
看《罰罪》,最大的感受就是酣暢。
這是一部節(jié)奏快到爆的警匪劇,一開篇,跳樓、槍殺、炸船就接踵而來。這是一部展示緝兇除惡的警匪劇,黑惡勢力的囂張跋扈與平民百姓的忍氣吞聲都真實可信。這更是一部正派不開掛,反派不降智的警匪劇,看似是“貓鼠游戲”追逐,一不留神卻“攻守之勢異也”。
《罰罪》身上有《重案六組》《黑洞》《刑警本色》等早年品質(zhì)警匪劇的味道。這是純正警匪劇的再次回歸。
三線交織,洞見除惡之艱難
大樹不是一天繁盛的,黑惡勢力也不是一日形成的。一旦形成了盤根錯節(jié)的關系網(wǎng),想要連根拔起就難上加難。所謂拔起蘿卜帶出泥,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要講好“拔蘿卜”的故事,就得深挖“下鏟”的過程。
下第一鏟就能挖到的水,不顯珍貴。章回小說講究三番四抖,破案也不可能一帆風順。現(xiàn)實中罪犯狡猾,不可能一馬平川直取真相。一氣呵成就能鏟除黑惡勢力,既不講究戲劇效果,也不符合現(xiàn)實主義。《罰罪》的主創(chuàng)深諳此理。
為了全方位展示緝賊除惡的艱難,這部劇采取三線并進的方式來敘事。
這部劇的主線有兩條,一條是人民警察追捕線,一條是黑惡勢力的“洗白”線。當黑惡勢力的囂張氣焰大到不能不注意時,他們必然也在找尋“化黑為白”的手段。只不過,正義往往能戰(zhàn)勝邪惡。
追捕線又一分為二。一條是昌武市刑偵大隊副隊長常征(黃景瑜 飾)橫沖直撞的明線,另一條是省廳派遣秘密行動組組長嚴國華(李幼斌 飾)隱秘調(diào)查的暗線。明線負責正面強攻,積極推進劇情。暗線負責提供助力,一旦常征陷入迷惘之中,便使出“靈犀一指”,將之點醒。兩條線并行演進,互為犄角。
追捕線推進總是斷斷續(xù)續(xù)。順藤摸瓜,剛摸到一半,藤蔓就被人攔腰砍斷;剛有了線索,想要放出信號彈,沒想到打火機都被人偷走了。每邁一步都很難。
前18集中,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常征去墓園找尋趙鵬程(王陽 飾)留下線索那件事。前半段所受的委屈,似乎都有了新的奔頭,只要找到U盤,一切就能水落石出,還安定于昌武,還清白于父親。結果呢,又是壞人搶先一步。
當常征打開父親壁葬閣卻一無所獲時,那份無助的表情,想必令不少熒屏前的觀眾濕了眼眶。明明已盡最大努力,哪里出了問題?這一刻,他遭遇的是一種命運挫敗的自我懷疑。所謂“盡人事,聽天命”,莫非天命也不青睞于正義一方?
誰都知道失敗是人生常事,但當拼盡全力換來的仍是失敗時,能一笑而過從頭再來的注定是少數(shù)人。好在,常征沒有自怨自艾,很快就提振了信心,他順著嚴國華提供的新線索再度踏上征程。
“洗白”線則更像是一部爽文。趙鵬超(楊祐寧 飾)簡直就是龍傲天式的角色。兄弟辦不成的事,他能辦成;兄弟手上的小弟,見了他彎腰便拜;就連老謀深算的父親,也要驚悚于他的手段。假以時日,恐怕整個趙家都要變天了。
來到16集,趙鵬超已經(jīng)降伏了兄弟,說服了父親,折服了內(nèi)鬼。
他邁出了妄圖建成內(nèi)循環(huán)“趙氏王國”的第一步:把鐵石礦業(yè)集團改名為四海集團。古語云,“奄有四海,為天下君”,趙鵬超的野心可想而知。
不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才剛剛打響,誰勝誰負猶未可知。
兩極對決,警匪故事的新晉“范本”
《罰罪》為什么好看?因為它做到了對決的高段位。
警匪劇,結局是明牌,正義一定戰(zhàn)勝了邪惡。但如何出一手讓觀眾信服的牌,就得保證戲劇結構熨帖、邏輯合轍。在這一點上,《罰罪》堪稱驚艷:好人不開掛,壞人不降智,警察英勇,罪犯猖獗,科技與武力齊飛,黑警與臥底并舉。
警匪劇里,好人比壞人難寫。相對而言,黑惡勢力的藝術表現(xiàn)空間更大。近年來,創(chuàng)作者竭盡腦汁要寫出不一樣的正面角色,但想拍好也不容易。
《罰罪》對警察群像的塑造和重點人物的刻畫,給了我不少驚喜。
常征的忠誠度自然不用懷疑。他不是常規(guī)意義上的英雄角色,也不是那種能運籌帷幄、算無遺策的智囊人物。他比初入職場的“愣頭青”,多了幾年經(jīng)驗,卻依舊沒有學會跟上司“好好說話”的本事。但他有責任、有愛、有忠誠。
這是一個沒有主角光環(huán)的“主角”。開篇不久,他就卷入“游艇爆炸案”。辛苦三天換來了真相,還是人家故意遞了梯子。案子沒查完,就被派去調(diào)查陳年礦難案。這邊好不容易抓到點趙家的馬腳,又被匆匆結案。
嚴國華起到的是“定海神珍”的作用。他就是正義一方的主心骨,總是在關鍵的時候出現(xiàn)。組建行動小組,他知人善用,哪怕多年不見也用之不疑。進駐昌武,他誰都不通知,隱在暗處洞悉靜水流深。李幼斌把嚴國華演出了神性。
至于肖振邦(傅程鵬 飾)、張秋峰(徐洪浩 飾)、李伯東(孫遜 飾),則都籠罩著一層模糊的面紗。看似正義凜然,但又頗顯怪異;看似內(nèi)鬼已現(xiàn),可隨著劇情的推進,又讓人不自覺地推翻假設。深,昌武市的水太“深”了。
一般來說,警察局里是不可能全員內(nèi)鬼的。第15集,李伯東的身份已暴露,他收下了趙鵬超送的“酒”,從父親倒向了兒子。但肖局和張大兩人是好是壞尚不可知。張大為何處處與常征作對?肖局為何在常征說找到線索的時候,臉上露出緊張的神色?百葉窗里露出的人影,究竟是已暴露的李伯東還是另有他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罰罪》對黑惡勢力殘酷性的刻畫。
這部劇里的黑惡勢力頗為猖獗。開賭場、養(yǎng)打手、放貸、強拆、建爛尾房,甚至還自制槍支,當街殺人。警察內(nèi)部有他們的暗樁,街角巷尾聞趙家名而色變。
劇集開篇,就是羅明夫妻對趙家的控訴。視頻還沒拍完,趙家人就拿著舉報信闖入……第二天,夫妻雙雙“被自殺”。諷刺的是,趙家掌舵人趙嘯聲反被評為當?shù)厥选按壬拼怼薄_@邊的案子還沒結,趙鵬翔(趙荀 飾)又當街殺死夏宗濤(胡毅 飾)。就連趙家小弟撞了人,被撞者也見車牌而驚懼。搶先認錯,祈求對方高抬貴手。
細枝末節(jié)之間,“趙嘯聲,就是昌武的皇帝”的恐怖格局于熒屏呼之欲出。
更難得的是,《罰罪》不僅拍出了黑惡勢力罄竹難書的惡行,更拍出了他們惡行的本源——因何而惡。這部劇以趙家三兄弟為基,拍出了惡的三種層次。
趙鵬翔是最底層的惡——無知之惡。他是趙家兄弟最莽的一個,腦子里長滿了肌肉。愛吃酸、喜邪笑、動不動跳舞,儼然一個神經(jīng)病。他不認為自己做的是錯事,七歲就出來打打殺殺,對公序良俗沒有正確認知。他是可悲的,也是最好對付的。如果不是后面有人,第3集被抓,估計第18集都判了。
趙鵬展(夏侯鑌 飾)是知惡而惡。他早年被仇敵炸斷雙腿,導致心理變態(tài)。嘴里說著總是為老三善后,卻暗地發(fā)狠,要把自己的兄弟們炸死。他不是不知道什么是對的,只是半身殘廢之后,已經(jīng)喪失了對生活的信心:全都毀滅吧。
趙鵬超是最深層的惡。甚至,他比自己的父親還要令人恐懼。趙嘯聲是早年抓住機遇發(fā)跡的先行者,泥腿子出身,運氣高于實力,手段勝過方法。而趙鵬超則受過高等教育,與海外黑手黨廝混。他知道何為正確何為錯誤,更知道如何把錯誤變得“正確”。他要把趙家“洗白”,把受害者的血淚變成功績的養(yǎng)料。
一氣呵成,幽默與硬核的狂飆突進
《罰罪》還是一部喜劇。
近幾年,警匪劇往往要帶點喜劇味道。本質(zhì)上,是為了紓解觀眾的情緒,長時間繃緊的弦,總歸要放松一下。《罰罪》里,也隨處可見這種黑色幽默。沒有說教,沒有冗余筆墨,也沒有用力過猛。喜感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流露出來。
有一場戲,是趙嘯聲和趙鵬展座談。本來談的是正經(jīng)事,聊著聊著,老頭子話鋒一轉(zhuǎn),批評起了自家老大:你別總往婦產(chǎn)科跑,現(xiàn)在整個昌武都傳遍了,說趙家老大有點變態(tài),專門給剛出生的男嬰拍照片。滿是對不肖子孫的嫌棄。雖說趙家在昌武只手遮天,卻也不好為了這種八卦,打上門砸了人家的鍋。
趙鵬展被奪權后躺在床上裝病的樣子,也看得人直樂。除了沒念叨要喝手磨咖啡,儼然一個“蘇大強”。他還變相挖苦老三,氣得人家罵他死瘸子。
趙鵬翔是劇里的搞笑擔當。他一出場就頂著一頭“殺馬特”發(fā)型,要是后面有他摘掉假發(fā)的情節(jié),我也毫不懷疑其合理性。永遠是一頓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二百五”。團隊里智商最高的狗頭軍師,轉(zhuǎn)眼就投靠了老四。可恨又可笑。
自以為比大哥聰明,大哥只能拉攏片警,自己卻能拉攏刑警。還是刑偵大隊副隊長。沒想到,“好兄弟”常征剛回到刑偵大隊,就給他送了一副銀鐲子。
他也是觀眾的歡樂源泉,有評論說他像一顆“MM豆”,每次出現(xiàn)都變換一種顏色;也有人說他和山貓(郝率 飾)是臥龍鳳雛,倆人互相出主意,然后一起闖禍。
吃橘子那段,更成了評論區(qū)的爆笑名場面。“酸兒辣女,我得給老趙家整一個大孫子出來!”網(wǎng)上那句“吃了沒文化的虧”,說的就是他了。
不過,劇中的幽默絕非調(diào)節(jié)氣氛的手段,而是以樂寫悲的深刻。趙老三再是“喜劇人”,也洗脫不了身上的血腥。他蠻橫、癲狂,視他人之生命如草芥。
站在觀眾的角度看,這是一個壞卻有魅力的角色。但設身處地換成劇中人,又讓人背后一身冷汗。如果你我生在昌武市,能逃脫被欺壓的命運嗎?
記得以前看關于大毒梟劉招華的報道,視頻里的他慈眉善目,有一套自以為正確的“經(jīng)典”言論:我的毒品不給國內(nèi)人消費,只給國外人消費,人家曾經(jīng)用鴉片打開中國的大門,我也應該可以用冰毒打開他們的大門……
乍一聽,有其合理性,但仔細琢磨,儼然是一種低級“洗白”手段。其行徑,害得無數(shù)人家破人亡。《罰罪》在某種程度上,為觀眾再度強化了何為正確認知:對就是對,錯就是錯。黑惡勢力倒臺之后,還要留存在影像里供人批判。
這部劇原名叫《潛流追蹤》,如今改成了《罰罪》。何為罰罪?每集開頭給出了解釋,劇名來自《管子·版法》:罰罪宥過以懲之,殺戮犯禁以振之。潛流追蹤很好理解,本質(zhì)上講的還是緝逃追兇,重點在“追”。如今改成罰罪,重點在“罰”。在我看來,劇名改得恰到好處。追兇只是過程,懲罰才是目的。
目前,《罰罪》在愛奇藝站內(nèi)歷史最高熱度已破9000,正在迅速爬升中。這樣有識、有趣、有格調(diào)的警匪劇,市面上很久沒看到了。我對接下來的走向充滿期待。
【文/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