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法國南特的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Festival des 3 continents)舉辦了中國“第三代”導演謝晉的回顧展,放映了其從五十年代起一直到當時的所有長片。
為回顧展題寫引言的法國傳奇影評人塞爾日·達內(Serge Daney)當時如此描述中國大陸電影人的境況:
“中國電影是一部殉難史,電影是一部過于龐大的機器,難以撼動權威,因此,只有輕盈的電影人們才能在夾縫中成長,發展出屬于自己的作品?!?/p>
彼時的中國大陸電影處于劫后新生的階段,才剛剛開始被歐洲的電影節系統所認識,但也擁有了一些堅定的支持者。
比如被稱為“將中國電影推廣到世界”的第一人馬可·穆勒,這位意大利人類學者經由自己在中國的研究,將中國電影變成了他一生推廣的對象。
在南特的回顧展一年后,威尼斯電影節選入了第一部華語片,白沉的《大橋下面》,一部關于上世紀70年代末市井女性生活現狀的樸實作品。
《大橋下面》(1984)
從此以后,和柏林與戛納一起,一個電影節的選片歷史變成了整個中國近代電影史的一個版本,而這個歷史近期的動態,可能是空白的。
但問題并非在于華語電影在某些場合為何消失,而是華語電影自身之中以及圍繞它的世界中,是不是有什么東西消失了?
中國電影在威尼斯
POST WAVE FILM
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官方單元中又一次沒有任何華語長片的身影,只有“威尼斯日”這一平行單元中出現了黃驥和大塚龍治的新作《石門》。
《石門》(2022)
而回顧威尼斯歷年的華語片選擇,能輕易地勾勒出一些重要的歷史節點。
1989年,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奪得金獅獎;兩年后,這一大獎又被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獲得;又過了三年,威尼斯見證了姜文的首部導演作品《陽光燦爛的日子》;一年后,則是讓蔡明亮走向國際視野的《愛情萬歲》。
侯孝賢獲金獅獎
香港電影的一個切面也不時現身:從羅卓瑤的《誘僧》到陳果的《榴蓮飄飄》再到新世紀后杜琪峰和韋家輝的首部《神探》,這些大概會被認為是“B級片”的作品,正如香港自身,似乎回應了達內所說的“輕盈”。
《榴蓮飄飄》(2000)
21世紀初,電影節也很快接納了賈樟柯的作品,而《色,戒》奪得金獅則是李安國際性成功的一部分(兩年前李安已經憑借《斷背山》拿下過金獅);選片中甚至還反映了2010年代后中國電影與好萊塢短暫的調情期。
在2016年維倫紐瓦入圍主競賽的《降臨》中,當艾米·亞當斯飾演的語言學家說出那兩句蹩腳的中文時,我們似乎一睹了政治與價值觀和解的可能性。
《降臨》(2016)
這種可能性,如今似乎已經被證明是曇花一現,而華語片曾經的輝煌也逐漸成為了一種懷舊的話語。
恐怕不需要再反復質問,為什么如今歐洲電影節中的華語片越來越少了。
唯一能確定的是,我們得回到疫情前的2019年,才能看到三大電影節中華語片齊放的景象,但危險似乎已經被埋下。
那段時期出現在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的華語片,包括2017年文晏的《嘉年華》,2019年婁燁的《蘭心大劇院》,一部紀錄片,以及2019年楊凡導演的動畫《繼園臺七號》,其中只有楊凡斬獲一座最佳編劇獎。
四部影片擺在一起,似乎代表了華語電影如今的四個面:《嘉年華》是一部混搭了“第六代”導演所謂紀實風格和歐洲電影節喜愛的議題社會片(如比利時的達內兄弟的電影)兩種形態的作品,輔以結尾為過審而添加的文字,它是目前國內所謂“獨立電影”所能看到的最典型形態。
《蘭心大劇院》則是“第六代”導演的類型化嘗試,他們走出地下的范疇,向體制妥協,卻無法再如早期作品一般引發震動,往往連正常定檔都成問題;相反,紀錄片導演則停留在了地下。
《蘭心大劇院》(2019)
而相比之下,楊凡的作品看上去則像是從另一個星球拍出來的,即便它依舊走在王家衛曾走過的追憶似水年華的懷舊道路上。
走向“現實”的路
POST WAVE FILM
如果要把電影拉出一條“現實到抽象”的兩極,華語電影恐怕偏愛走向“現實”。但這個“現實”意味著什么?
我們甚至可以說,“紀錄片”是中國電影的理想形態(我們最著名的“地下電影人”們的確多為紀錄片工作者),但這句話又是矛盾的,因為現實與理想搭不上關系。
但目前的現狀便是,只要一部作品看上去離“現實”越接近,影片就會越容易獲得褒獎,同時也越容易“越界”:這是一個極危險的二元,也是我們期待電影人早日能夠跳出的,去抵達塞爾日·達內所說的“輕盈”。
《小武》(1998)
的確,現實急需被記錄,但在這么做的同時,電影人們或許遺忘了是什么讓電影成為了電影。
如果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的華語電影在歐洲電影節大放異彩,那是因為外國電影界似乎發現了新大陸,這些影片一邊滿足了其東方主義幻想,另一方面也確實讓其看到了遙遠國度的“現實”,但往往是被符號化,裝飾化過的現實。
《大紅燈籠高高掛》(1991)
張藝謀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受到熱捧,但如今看來這部電影雖然在美學上代表了張藝謀的極高水準,但已然稍顯僵硬。影片想要批判僵化的社會環境,反過來卻也同時讓片中的女演員變得一樣如同提線木偶。
反而是幾年后當代背景的《有話好好說》更加靈動輕快,如同一陣清風,展示電影技巧性的同時又不失社會批判性,也擁有了真正的人物。
《有話好好說》(1997)
但它在當年卻遭到了外媒的冷遇(在被戛納拒絕后,馬可·穆勒用“外交手段”把它帶到了威尼斯)。
事實是,如果現實是需要被拍攝的,那是因為我們的電影在一個極端中匱乏現實,對此賈樟柯、婁燁等“第六代”導演的早期作品做出了強有力的對應,但他們的“現實主義”如今已變成了一種可以被教授,被模仿的“風格”。
當“現實主義”成為了技巧,而不是一種理念,會誕生一些怎樣的作品?
《嘉年華》正是最典型的范本,一部偽裝在“現實主義”“風格”底下的犯罪片,盡管它所敘述的主題是重要的。
影片上映的同年,“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震驚全國,而影片講述的同樣是一個不存在懸念的悲劇,一切在影片開場中酒店女前臺小米(文淇)的注視下早已水落石出。
《嘉年華》(2017)
但因為“現實的邏輯是殘酷的”,這個真相對于影片來說只是一連串的細節而已,被拆散被曲解,變成綁架片中人物的證據。
影片刻奇的劇作建構和紀錄片式的影像風格難舍難分,于是它們各自的意義被互相抵消:什么都無法被看到。
它不是也不該是一部罪案片,但它似乎只有在這種類型的攙扶下才能喘息前行,而偵探能做的卻幾乎為零。
事實上,導演鋪設故事的技巧十分精湛,不斷將人物的生活細節重新洗為懸念以推進故事:
我們看到監控視頻中的證據早已被主角拍下,但惡毒的故事被惡毒的懸念包裹,懸念將真相變成了一個必須被拉長壓榨到極限的彈簧,因此人盡皆知的事必須痛苦地在影片中繞圈子。
人們說:因為現實就是這樣,但這是一個毫無意義的擋箭牌,電影失敗了,殘酷的法則(又一次)勝利了,因此影片便輕易地被冠以“現實主義”的稱號。
但它于此無關,現實主義是愛(如果我們還要堅守安德烈·巴贊帶給它的最原始定義的話),是逃逸與不穩定性,而非在既定的秩序中做著苦情的“觀察”。
安德烈·巴贊
即便影片(和觀眾)從事件的一開始就知道結果,也只能無用功地在真相周圍東張西望,像一臺監控一般凝視著人物。
因此,毫無疑問地,每個人物都成為了某種人物典型的陳詞濫調,但這些人物的“真實”并不帶來生命,而只是一群刻板印象的集合。
影片的殘酷性在于它讓片中的人物與觀眾一起“見世面”,但唯一的結局變成了遺忘,指向現實中這些事件的遺忘。
即便影片中瑪麗蓮·夢露的巨型雕像作為全片反復出現的符號提供了一定的升華,也無法遮蓋這種蒼白。
堡壘與“輕盈”的可能性
POST WAVE FILM
正如田壯壯導演在近期的采訪中所言,我們生活的現實的確很豐富很具體,有時令人感動甚至催淚。
但對于電影來說,這還不夠:一部電影要做的并不僅僅是引發觀眾對自身經驗的共情,一部電影需要抵達一些“超現實”,走向一些高于現實的,難以去定義的啟發。
當這位導演看著桌上的卓別林像,我們的確想到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現實主義。
如果說在《蘭心大劇院》中,婁燁所做的抽象(黑白攝影,戲中戲輔以碟中諜式的類型結構)還僅僅只是散發出了氛圍,楊凡這部關于香港記憶的動畫則徹底變成了一個夢境,即便整體的效果還是有些一廂情愿——
《繼園臺七號》的確是如今華語電影中的稀罕品。
《繼園臺七號》(2019)
影片最特殊的風格化并不在于其邪典式的情欲表達,對文學和電影史的情懷以及舊時代歷史符號的羅列疊加,而是在于其變化的速度:一切畫面似乎都被微妙地放慢,但又不至于變得完全靜止。
這幾乎是安迪·沃霍爾在他的《銀幕測試》(Screen Test)、《沉睡》(Sleep)等極簡主義實驗作品中采取的思路,通過將24幀每秒錄制的畫面以16幀每秒的速度放映。
于是,看似只是被攝影機拍下的現實以及人與物,瞬間不再如真實時間中那般運動、呼吸和心跳,即便是一張看似靜止的人臉或者一座完全靜止的大廈,似乎也在這種速度中展示出微妙的動態與隱藏的情感——這就是抽象化,走向電影的幽暗小道。
《沉睡》(1964)
但楊凡的作品仍然能被納入到“大時代”敘事的傳統中,并沒有完全逃離這其中的陳詞濫調,真正理解沃霍爾那關于時間的真諦的,縱觀當代中影史,或許只剩下蔡明亮。
在2020年之后,只有兩部“華語片”入圍了三大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一部是蔡明亮的《日子》,另一部則是李?,B的《隱入塵煙》(兩部作品都在柏林首映),兩部電影似乎都在講某種“日子”的形態,但對此我們看到截然相反的方法論。
蔡明亮這部在泰國拍攝的新片遠非他最好的作品,但我們依舊看到了導演鏡頭中極致的孤獨。
他不做任何的詮釋,沒有任何的話語,他的目標是遠離一切的“身份”,前往只屬于自己的時間,拍攝自己所愛的事物。
《日子》(2020)
當然,無論哪一種的敘事都給觀眾提供了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這種多元性是必要的,而存在于蔡明亮自身的“輕盈”,顯然讓人羨慕。
華語電影面對的堡壘雖有很多,這無須多言,但正如塞爾日·達內所說,也許,唯有輕盈才能讓我們在夾縫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