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元宵節當晚,
“西門慶”李強邀請“潘金蓮”王思懿參加一個元宵派對。
此時,距離王思懿和李強兩人參演《水滸傳》,已過去了七八年。
李強很清楚,逢年過節,留在北京的王思懿都是孤身一人。
所以,除了不時邀請王思懿參加朋友聚會,
李強還一直想著給她“保媒拉纖”。
自從參演了《水滸傳》,王思懿就將事業重心都轉向了內地。
雖然出演過不少角色,但每次外出被大家認出來,
人們脫口而出的,還是“潘金蓮”。
潘金蓮雖一度成為王思懿的標簽,
但想當年在臺灣,她既學過舞蹈,做過模特,
甚至還一度成為某銷售公司的營業部主任。
王思懿小時候,母親是一名爵士舞老師。
在母親的悉心培養下,王思懿從小就開始練舞。
雖然天資聰慧,但在14歲那年,因為一場意外,王思懿右腿韌帶斷裂。
醫生當時有兩套治療方案。
一條是韌帶縫合術,但術后腿上要留下明顯的疤痕。
彼時的王思懿還想著再登上舞臺,所以不想腿部留下傷疤。
那就只能采取第二套治療方案,讓腿傷自然愈合。
但醫生告訴王思懿,如果不縫合,
今后將不能再進行劇烈的腿部運動。
換言之,即便腿傷好了,王思懿也不能跳舞了。
最終,本著不留下傷疤的念想,
她選擇了第二套保守的治療方案。
經過一段時間調養,王思懿腿傷痊愈。
她行走如初,甚至還能做一些輕微的跑跳動作。
臨出院之時,醫生告誡她,千萬別想著再去跳舞。
但看著自己的雙腿完好如初,
沒過多久,王思懿就把醫生的告誡拋諸腦后了。
彼時的王思懿已經在藝專師范上學,她想繼續回到舞臺上。
然而,醫生此前的告誡真不是玩笑。
在一次訓練中,王思懿做了一個幅度較大的跳躍動作。
她的那條傷腿由于受不了巨大的沖擊,導致膝關節脫位。
接著在進行一番治療后,王思懿還是不死心。
然而不聽醫生告誡的結果,還是和此前一樣。
最終,王思懿的右腿,落下了膝蓋習慣性脫位的毛病。
眼看真的沒辦法再跳了,王思懿心如死灰。
她只能從藝校退學。
無事可做的王思懿,一時間不知道該去做點什么。
姐姐建議她跟自己一起做銷售。
王思懿本不樂意,無奈姐姐一再慫恿催促。
好在她做什么事情都非常認真,
兩年的時間,王思懿就從普通的銷售員,升職成為了營業部主任。
不到20歲的她,月薪一度拿到8000元。
除了做銷售之外,王思懿又投身模特界。
17歲那年,她就獲得了臺北十大模特的稱號。
如果不是后來進入影視圈,
王思懿在模特界,或許也能取得一番成就。
第一次接觸影視劇,是在21歲的時候。
期間,王思懿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參演了十多部電視劇。
真正讓她紅起來的,是后來參演的《水滸傳》。
想當初,找張紹林飾演潘金蓮的女演員很多。
挑來選去,劇組最終還是看上了沒有名氣的王思懿。
有人說,劇組選王思懿,就是單純地覺得她適合這個角色。
但也有人覺得,王思懿是臺灣演員,
劇組彼時大張旗鼓地請她,可以制造很多話題,以此來給劇組做宣傳。
不管有沒有這層考慮,當年王思懿來到劇組后,
各路媒體確實一度將片場圍得水泄不通。
這對王思懿而言,無形之中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進水滸劇組之前,王思懿曾在西安、天津和涿州拍過戲。
所以對于內地,她并不算太陌生。
只不過此前來內地拍戲,劇組都是臺灣的。
而這次,王思懿則是第一次和內地劇組合作。
剛到劇組,她就遇到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劇本上的簡體字,讓王思懿一度看得很吃力。
九十年代中期,還沒有便捷的繁簡體轉換工具。
為了盡快熟悉臺詞,劇組后來專門安排了一名工作人員為她讀劇本。
對方讀一段,王思懿就跟著背一段。
好不容易過了臺詞這關,語言和口音又成了攔路虎。
為了在正式開拍后和演員搭配好,
王思懿每天都要練習普通話,練習繞舌頭。
一天下來,舌頭根練得生疼。
劇中的潘金蓮,是風情萬種的古代美女,
從體型到各種手勢動作,王思懿也得揣摩和練習。
好在她此前學過舞蹈,雖然很累,但這些難不住她。
這種吃苦精神,給整個劇組留下了深刻印象。
尤其是與之搭戲的李強不斷夸贊王思懿:
這么年輕就能如此吃苦,一定能夠成功。
結果正如大家所料,《水滸傳》播出后,
潘金蓮、西門慶、武松等人的那段戲份,
是整部電視劇收視率最高的一段。
28歲的王思懿由此也開啟了自己事業的大紅階段。
各路古裝劇劇組都盛情相邀,而且都還是女主角。
一時間忙碌的王思懿,連家都顧不上回。
因此再后來,她干脆就在北京安置了一個新家,方便接戲工作。
幾年住下來,她感覺自己變成一個地道的北京人了。
王思懿在北京最喜歡吃的,是回民街的烤羊肉。
這或許跟她祖籍銀川有一定關系。
此外,每次和朋友聚餐,她也喜歡川味火鍋以及酸湯魚。
她的姐姐后來長住法國,有一年來北京看望妹妹。
王思懿還專門帶著姐姐,逛了一圈秀水街。
她買了不少工藝品,讓姐姐帶回了法國。
在王思懿眼里,北京的生活氣息十分濃郁。
雖然北京有家和生活的氛圍,
可很長一段時間,王思懿一直單身。
無論是家人還是朋友,都很操心她將來的婚姻和幸福。
她看著身邊一個個朋友披上婚紗,
有時候也會感到恐慌和惆悵。
面對婚姻,王思懿的內心是糾結而矛盾的。
一方面,她對婚姻心向往之。
可另一方面,每當聽說圈子里有誰不忠或者離婚,
王思懿對婚姻,又會出現一種莫名的恐懼。
正是在這種矛盾心態的支配下,
眼看過了三十歲,她仍舊孑然一身。
34歲之前,王思懿面對媒體曾經坦言:
將來自己很有可能會閃婚。
王思懿對此給出的理由是,對待感情,自己不會過度思考。
只要心動,就得馬上付出行動。
因為她擔心,一旦深入思考,便會陷入猶豫不定的境地。
那時,王思懿心中對另一半的標準是細心、體貼和溫柔。
此外,她希望對方不是演藝圈的人。
這份坦言,也讓此前她和飾演武松的丁海峰的緋聞不攻自破。
還在拍攝《水滸傳》期間,好事的媒體就曾八卦王思懿和丁海峰兩人。
甚至一度說他們因戲生情。
彼時的丁海峰早已和唐歌結婚。
有傳言說,為了防止流言繼續擴散,
丁海峰不惜砸錢給娛記封口費。
好在那時候國內還沒有互聯網,緋聞擴散的范圍相對有限。
更為關鍵的是,他的妻子唐歌相信丈夫為人。
因此,這段緋聞后來也就不了了之。
轉眼幾年時間過去,丁海峰和王思懿早已各奔東西,
而王思懿在感情上卻還是無著無落。
不過,她曾經閃婚的說法,到后來似乎一語成讖。
2006年元宵節,李強邀請王思懿參加聚會。
正是在那次聚會上,在“西門慶”李強的撮合下,
一個叫蘇遠的男子,對王思懿有意了。
那天王思懿剛到現場,
蘇遠就讓一個女性朋友,為她遞上了一杯果汁。
看著不遠處向自己點頭示意的陌生男人,王思懿不免心生警惕。
這些年來,朋友邀請她參加的各類聚會太多了。
其中不乏向她大獻殷勤的男人。
對此,王思懿通常是不予搭理。
很多時候,尷尬的倒是對方。
但是這一次,蘇遠明顯是有備而來。
不一會兒,王思懿的手機突然響起來。
她掏出來一看,發現是一條陌生的短信:果汁好喝嗎?
看著這條短信,王思懿抬起了頭。
隨即發現不遠處的那個人,正在沖自己笑。
明白過來的王思懿,一邊想著對方是如何拿到自己手機號的,
一邊不自覺地向他面前走去。
兩人打過招呼,隨即找了個位置,坐下閑聊起來。
王思懿這才知道,對方叫蘇遠,北京人。
至于她的手機號嘛,兩個人一邊聊天,
蘇遠一邊指了指不遠處跟人說話的李強。
就這樣,當晚他倆一直聊到了聚會結束。
離開的時候,蘇遠突然問王思懿,以后能給你打電話嗎?
只要你愿意就打,王思懿笑著回答。
話雖如此,但蘇遠后來給王思懿打電話,
不是打不通,就是提示關機。
原來,剛過完年,王思懿就匆匆趕到外地拍戲去了。
眼看電話打不通,蘇遠就去找媒人李強:
你介紹的不靠譜啊,她怎么一直躲著我?
李強聽后對蘇遠說,
我了解王思懿,她要是對你沒感覺,會直接拒絕的,絕不拖著。
李強答應蘇遠,抽空幫著問問咋回事。
后來,李強就找到王思懿,并開門見山。
他說自己這哥們兒對王思懿印象很好,你倆可以處一處。
眼看她沒有拒絕,李強就趕緊說,不表態就是答應了。
就這樣,在李強的撮合下,王思懿答應回北京后看看情況。
拍戲回來后,王思懿主動給蘇遠打了電話,并邀請他一起吃飯。
蘇遠有點受寵若驚。
兩個人隨后開始慢慢交往。
很快蘇遠就向王思懿表露了心跡。
然而,兩個人雖然戀愛了,可蘇遠的家里人卻不同意。
父母一聽兒子在跟“潘金蓮”談戀愛,立刻跳了起來。
蘇遠有點哭笑不得:那是戲,又不是真的。
誰知父母不依不饒,直接翻出一堆關于王思懿緋聞的報紙。
什么暗戀丁海峰了,什么叔嫂戀了,
甚至還有傳聞說,王思懿不想結婚,只想搞一夜情。
為了打消父母的疑慮,蘇遠后來還拉來李強給他們解釋。
就這樣,2006年相識,2007年5月,兩人結婚。
當時的婚禮非常低調,除了雙方的家人親友,
王思懿沒有邀請任何外人參加婚禮。
然而,這段婚姻來的快,去的也快。
多年后,在參加《水滸傳》劇組的聚首活動時,
王思懿首次正面回應了自己的感情狀態。
當年和蘇遠的婚禮,是閃婚閃離。
至于原因,彼時的王思懿并沒有多說。
而且當年那段短暫的婚姻,她和蘇遠也沒有孩子。
或許就如王思懿此前所說,
對婚姻的恐懼,最終造就了這樣的結果。
前些年除了拍戲,王思懿還會參加一些服裝品牌的推廣活動。
有時候一些模特大賽,也會邀請她當評委。
近些年來,王思懿的拍戲頻率漸漸降低。
如今,王思懿已經52歲。
人生匆匆,已過一半。
偶爾,她會在短視頻里,
分享自己對生活的感悟。
王思懿的人生下半場,已經開啟。
文|二十二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