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頻上熱搜。
內容卻一次比一次離譜。
經濟。
「建議農民在城中買房住,開車過去種地」
「建議開私家車拉活,將閑置房屋出租來解決低收入問題」
就業。
「可以給00后增加工作強度」
「年輕人如果暫時找不到工作,可以先去結婚生子」
婚戀。
「建議對不生孩子的年輕人進行適當性懲罰」
「每一代20歲的女孩嫁給40歲的男人來達成曲線買房」
每一條建議,都精準地踩在雷點之上。
其中不乏自相矛盾的結論。
排列在熱搜上滑稽非常。
專家似乎已經深諳如何用一句話成功激怒大眾。
繼而逼出了一條網友心聲:
#建議專家不要建議#
不知何時起,專家早已脫離本義變成磚家。
仿佛成了只會給網友添堵的跳梁小丑。
然而即便頻繁被罵,專家建議仍然層出不窮。
這背后的原因,或許我們可以試著聊一聊。
起初,我們說起「專家」一詞,通常帶著敬意。
他們多是深耕某一學術領域的研究者,或精通某項技藝的佼佼者。
不斷突破創新,造福國民。
用「國士」來形容也不為過。
像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院士。
其國民度與專業度,以及所作貢獻,早已無須贅述。
紀錄片《鐘南山》
再如著名農業科學家袁隆平院士。
傾盡一生,為中國人實現「禾下乘涼」的美夢。
訪談節目《魯豫有約》
又或憑借成功提取青蒿素,斬獲諾貝爾獎的醫藥學專家。
同時也是共和國勛章的獲得者屠呦呦。
單元劇《勛章》
但不知何時,「專家」的嚴肅意義被消解,含金量也直線下滑。
成了許多影視劇中備受調侃的角色。
就像電影《一出好戲》里的史教授。
他原本是出名的天文學家。
在接受采訪時,信誓旦旦地否認了隕石撞擊地球的可能性。
但與主角團因巨浪流落荒島時,又隨口改了說法。
全無實證,只靠猜想,并無真才實學。
一通言論鬧得人心惶惶,被眾人指著鼻子罵。
后來為了食物,史教授更是備受折辱。
他早已無所謂什么專家身份,成了一味茍活的笑話。
在電影《少年班》中。
各類專家又成了主角團吊打的對象。
他們無法理解少年天才們的腦回路。
僵化腐朽,臣服在新生力量腳下。
另外一些「養生專家」「專家圣手」。
四處游蕩,坑蒙拐騙。
早已與「神棍」無異。
《鄉村愛情故事》中有一集,謝廣坤聽力受損。
劉能就帶一位郭專家給其治療耳疾。
郭專家建議將謝廣坤捆上倒吊,以打通耳脈。
過程荒謬,場面滑稽,眾人啼笑皆非。
不難發現,專家早已被污名化。
而想要追溯「專家」變「磚家」的原因,也并不難。
許多專家本身,只喜歡空筑理論。
紙上談兵振振有詞,卻忽略了活生生的人。
就像建議農民在城中買房,開車回家種地的專家。
雖事后出面解釋,此車指的不是奔馳寶馬,而是農用車。
卻顯然還是脫離實際,并不被網友買賬。
《隱入塵煙》中老四和貴英看房的片段,也被拿來給予這一建議無聲的回擊。
媒體駕著攝影機,期待從老四口中聽到對新房的激動之情。
然而對他來說,家里的牲畜才是更需要考慮的現實問題。
另一條專家建議,也難掩其傲慢。
某專家提醒靈活就業者,解決低收入的方式有很多。
比如開私家車拉活,或者出租閑置房屋。
但卻忽略了,很多靈活就業人員本身就無房無車。
我國2億靈活就業者當中,超過一半從事的都是外賣員、快遞員、保安、保潔等類型的零工。(中國人民大學聯合人瑞人才發布的《中國靈活用工發展報告(2022)》)
受限于年齡、學歷等因素,而被迫「靈活就業」。
這四個字背后承載了太多無助與無奈。
專家建議前,顯然并未正視與深究問題人群的處境。
才會有何不食肉糜式的誤讀。
相似的,白巖松之前也曾因一則視頻被群嘲。
本意是勉勵年輕人不可放棄奮斗之心。
話語間卻擺盡過來人姿態,將苦難視為理所當然。
把多數人的終極夢想變成了反諷與質問。
由此才引發了眾多網友的反感。
就像電影《頑主》中的德育教授趙專家。
他不滿意自己的個人生活,稱之為悲劇。
他自己想要逃離,卻要求年輕人享受痛苦。
趙教授將不痛苦的生活視為可恥的,不痛苦的年輕人則是無可救藥的。
所有人都要在痛苦中沉淪才是深刻的。
專家們耽于理論,輕視現實,矮化年輕人。
給出的建議自然也不被待見。
除此之外,一些專家已經利欲熏心,丟了底線。
電影《決戰剎馬鎮》中。
一眾鑒寶專家就為了一己私利蒙騙鑒寶人。
刻意撒謊拉低古董價值。
背后卻早已串通團伙布好騙局。
等不明真相的群眾上鉤。
《我不是藥神》中的藥販張長林。
多年與病人與藥品打交道,某種意義上確實算半個疾病專家。
如此才能熟知門路與患者焦灼的心理。
成功偽裝稱張院士賣假藥牟取暴利。
而專家本身整體素質的堪憂,也只能算名聲倒塌的原因之一。
對于獵奇專家建議的打造,媒體也難辭其咎。
就如電影《搜索》中。
葉藍秋公交車上拒絕讓座事件發酵之后。
電視臺請來兩位社會學專家在節目上進行分析討論。
事件本身其實頗具討論價值。
但專家們卻被要求觀點要更加犀利,「一定不要一團和氣」。
各種字眼也隨即被用來煽風點火,導致討論方向逐漸走偏。
公眾的情緒被利用,雖然關注度暴增。
卻也引來各種早已脫離事件本身的泛化攻擊。
成了壓垮葉藍秋致其死亡的千萬片雪花。
現實中,也曾有媒體為博流量,扭曲甚至杜撰專家建議。
幾經辟謠也難掩其惡劣初衷。
同時,專家本身的身份界限也被模糊。
無人深究發言者的學術能力,甚至并不在乎其人哪位。
只要冠上「專家」二字,仿佛其言論就被賦予了權威性。
就像「專家建議30歲未經濟獨立女性盡早回老家」這條熱搜。
發言者的研究領域是中外比較政治、中亞地區政治、公共管理。
談論女性婚戀話題,并不具有專家的專業度,只能代表個人觀點。
強行貼上「專家建議」的標簽,只是被用來挑動對立情緒,騙取更多討論聲。
專家建議一邊頻繁被罵,一邊不斷花樣翻出地登上熱搜。
儼然已經成了「黑紅」流量密碼。
究其原因,正是在于每一條專家建議背后,都緊扣著當代人的焦慮。
婚戀、就業、養老、甚至衣食住行。
樁樁件件都與你我息息相關。
就像電影《販賣疑惑的商人》中。
就抽煙能否致癌問題開展過各種形式的專家討論。
與切身健康相關的問題每次都能收獲大量關注。
但利益驅動下的討論并不能帶來明朗的答案。
就像如今批量的建議和污名化的專家不僅解決不了公眾焦慮。
反而會帶來更多問題。
其實,每一個反直覺的專家建議背后。
或許就藏著真正具有啟發性的學術內容。
但如此頻繁被利用,只能帶來情緒化與娛樂化的回饋。
勢必會讓一次次嚴肅討論的可能性就此流產。
就像電影《不要抬頭》里。
天文學家發現行星即將撞擊地球的人類毀滅性事件。
求助媒體卻不被正視,還被歪曲成了娛樂事件。
甚至本有可能利用科技奮力一搏的人類生存之戰,也最終在一次次荒謬的抖機靈中,變成了徹底無法換回的災難。
不僅如此,真正的學者與良心專家,也會被刻板印象波及。
在試圖做真正建設性的建議與科普時。
承受額外的輿論壓力與鄙夷。
而當我們把「專家建議」與其他社會熱點放在一起時。
不難發現,它們都指向了這個時代的癥結——
情緒價值正在成為唯一的「價值」。
其實,早在十幾年前,社會各界就已經開始批評磚家的發言。
相關的討論還會形成擲地有聲的文章,在主流媒體上刊出。
2010年,「養生專家」張悟本被媒體質疑學歷造假。
記者、學者、大眾,掀起了現象級的「打假」活動。
迫使張悟本召開了發布會回應質疑。
最終揭開了其偽專家的真面目,也重挫了此類偽科學養生節目。
如此一來,爭議不止于爭議,而是真正促成了改變。
反觀當下。
每一則被罵上熱搜的專家建議,后續都大體相同。
全網炮轟,媒體下場,群情激奮。
網友有了新梗,媒體也蹭到了流量。
但有價值的討論寥寥無幾。
短暫沸騰又歸于平靜,什么都沒剩下。
公眾情緒被用以利益化之后,也讓事情逐漸變味。
就像前不久,某平臺上一則「小阿姨」的故事引發熱烈討論。
當事人博主稱,時隔多年再次偶遇了童年時陪伴自己的保姆阿姨。
博主剛為人母,正享受喜悅與家庭的溫馨。
而阿姨的丈夫女兒卻已相繼死去。
往日時光歷歷在目,博主決定高薪請阿姨再回到自己身邊,照顧剛出生的女兒。
如此動人的女性互助,感動了無數網友。
讓帖子得到了廣泛傳播。
誰料,反轉來了。
該帖被證實是寫手刻意杜撰。
一時間,所有的真情實感都降級成了流量密碼。
網友瞠目結舌,五味雜陳。
似乎再難去輕易相信所謂美好的故事。
其實,情緒并非沒有價值,也并非只有商業化的價值。
就像唐山打人事件激起的民憤,也督促著相關事件的調查。
又或是像《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這樣的現象級視頻所帶來的大眾感動。
也喚起了公眾對于農村殘疾群體的關注,和更多細節的追問。
但當公眾情緒成了流量密碼,被有心人當成斂財工具后,大家只會越來越麻木。
誠如余秀華評二舅現象時所說的那樣:
「那些被感動哭了的人,不是他們的心有多細膩,柔軟,而是他們的心過于粗糙。」
粗糙到被表象牽引著情緒。
再無力追求背后真實的回聲。
專家建議之爭,勢必會再次上演。
但當大眾的憤怒被撥弄至疲憊時。
狼來了的故事離我們還能有多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