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中的三大戰役,直接奠定了這場戰爭的最后基調,也將國民黨賴以生存的軍事力量幾乎完全摧毀,要想拍攝好這樣題材的電影,就必須將一切細節把控好,特別是對于那些歷史的關鍵人物。
為了能將這樣的一段歷史搬上熒幕,八一制片廠花費了大約1個億的資金和5年的時間才終于將這部電影完全拍攝完成,能取得如此好的結果,必然得取得上層的支持,楊尚昆就是其中的一位。
“林彪”必須出現在熒幕上
在建國后,老一輩革命家對于三大戰役依舊是記憶猶新,隨著和平時代的到來,百姓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在追求物質生活提高的同時,精神世界的建設也同樣不能落下。
此時再去回顧那令人振奮的三大戰役,也可以發現三大戰役不僅影響了中國的歷史,同樣是整個世界戰爭史上的經典戰役。
胡耀邦就在1986年指示要將三大戰役的過程拍攝成故事片,經過了中央軍委的仔細研究,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也只能由八一制片廠來完成。
楊尚昆也深知三大戰役的重要意義,于是也表示:“《大決戰》拍攝出來,就一定能夠站住腳,劇本不好不拍,要改就要去把劇本給改了,不能在將來拍攝成影片之后再去改。”
林彪這個角色已經不是如何去選擇演員的問題了,而是到底能不能去拍攝。
從劇本創作的角度來看,林彪這個人物是必須要存在的,歷史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要注意到,若是繞開了林彪,三大戰役就是不夠完整的。
通過解放戰爭的那段歷史,也能說明原因。
林彪從很早就開始為東北的事情操心了,從1946年1月開始,國民黨就不斷向解放軍進攻,后來雙方展開了以四平為中心的大戰。
那會敵人兵強馬壯,為了避開他們的鋒芒,部隊也撤出了四平,和敵人不斷周旋,林彪本人所承受的壓力也是可想而知的。
正如同下棋一樣,東北作為兵家必爭之地,雙方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那會,林彪正好站在一個“十字路口”,他的每一步“落子”,都對整體戰局產生著蝴蝶效應。
透過周赤萍中將的視角,也能看到那時林彪的形象。
在周赤萍和部隊撤出四平之后,他趕到了吉林,和林彪見面,討論當前的形勢和任務。
那會的林彪住在松花江邊的一幢小樓當中,他的辦公室里面掛滿了地圖,而他聚精會神的看著地圖。
他見到周赤萍來了,也就招呼他坐了下來,然后從墻上取下來一個布袋子,里面是一盤炒黃豆,招呼周赤萍吃豆子。
林彪對于戰局的總體思考超越了大多數將領,通過他和周赤萍的這一次聊天中也能看出。
當時,林彪在聽了周赤萍的分析后對他說:“四平撤出來之后,蔣介石就要去占領大城市,這都沒有關系,松花江以南的城市都可以給他。”
周赤萍聽聞后立即瞪大了眼睛,可林彪依舊保持著鎮定,接著說:“給他,就是讓他背上了包袱,他占了就得要守。”
毛主席思想也在這段時間內被林彪靈活運用,美國帝國主義對蔣介石的援助也只是暫時作用因素,蔣介石人心向背,從最初就是決定要失敗的,這也難怪林彪后來在傅作義的面前說過即使換了人指揮,解放戰爭也是共產黨能夠打贏。
在林彪的領導下,東北戰場的形勢也完全按照毛主席所指出的方向前進,這也完全符合了林彪的估計。
林彪之所以能夠經常取勝,“知己知彼”也具有著重要作用,他總是能夠將敵人摸得很透徹,也熟悉自己部隊的干部,記得他們的長處和短處。
在戰場上,林彪還提出過“一點兩面”、“三三制”等戰術,這也是指戰員們根據過去的經驗總結來的,部隊通過運用這些戰術,常常能夠徹底消滅敵人,將敵人自上而下一網打盡。
在殲滅廖耀湘軍團之后,對方的高級將領俘虜也表達出解放軍的占順高明。
一直到1948年11月沈陽獲得解放,蔣介石的“攻、守、亡”三部曲在東北也告一段落。
林彪此時也非常重視根據地的建設,東北解放軍所取得的成就,也和林彪有關。
13萬東北部隊后來發展到100多萬,已經形成了一支強大的戰略及動力量,在平津戰役中同樣取得了輝煌成果。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解放戰爭的東北戰場中林彪是一個繞不開的人,因此在相關電影拍攝的過程中,若是少了林彪,顯然無法展現真實的歷史。
可八一制片廠誰也不敢拍板決定,這件事就這么耽擱下來了,最終只能去找楊尚昆,看看他有什么意見。
楊尚昆當即作出了重要批示:劇中是必須要出現林彪的,如果不將林彪給寫進去,那在東北戰場上的仗是誰打的?而且寫林彪進去的時候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能因為其他事情而將他偏離歷史。
楊尚昆的這一表態,也直接相當于給《大決戰》的劇組吃了一顆定心丸,大家立即心領神會。
看來,“林彪”這個角色不僅要拍還得拍好,得反映出他的性格特點,也得展現出他在戰場上的作用。
既然角色已經確定了,擺在劇組面前的重要問題就是選擇飾演林彪的演員。
在30多個演員中,劇組篩選了很長一段時間,終于確定了讓馬紹信老師前來出演。
馬紹信是黑龍江省雞西市人民藝術劇院的演員,他稍加打扮之后,看起來非常像林彪,于是導演組就這么做下決定了。
得知自己即將飾演林彪,馬紹信的內心也充滿了忐忑,他知道自己必須要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才能對得起大家的期盼。
對于馬紹信來說,光是有劇本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想要從靈魂上演好一個角色,就得深挖他內心深處的東西。
馬紹信因飾演林彪而一戰封神
那些和林彪相關的歷史資料很快被馬紹信翻得滾瓜爛熟,他對于林彪已經有了系統化的了解。
可是,書中的內容也總是冷冰冰的,想要展現出內涵的東西,還是得看看林彪身邊的人怎么看待他,由于當年林彪的不少戰友都已經不在了,只能盡可能聯系到一些還會存在關聯的人。
為此,林彪找了劉亞樓和羅榮桓的夫人,甚至還專門去找了林彪的女兒林豆豆。
在經過了極為詳細的交談后,馬紹信對于“林彪”的代入感更加強烈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那就是:“真的是不演林彪不知道,不查資料不知道。”
衡量一部電影是否成功,重要的是看細節。
也正是在馬紹信老師的四處走訪調查中才發現,林彪不抽煙不喝酒甚至不喝茶,每天都在和地圖打著交道,還會吃吃黃豆。
除了馬紹信之外,各位演員都在電影拍攝的過程中下足了功夫,那幾年的時間里大家都在不斷努力著。
1991年8月1日,為了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立64周年,《大決戰》的首映儀式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楊尚昆也參加了首映儀式,并給予了高度評價,影片在上映之后就受到了觀眾們的熱烈歡迎,在1992年還拿下了“第1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等多個榮譽。
觀眾們的欣賞角度各有千秋,優秀的表演者也總是能夠脫穎而出。
就算放在那個網絡通訊不夠發達的時代中,馬紹信所飾演的林彪形象就斬獲了一大批忠實觀眾。
后來《大決戰》在香港上映的時候,劇組還專門搞了一個觀眾見面會,香港觀眾對于馬紹信的歡迎程度甚至超過了其他的演員,很多觀眾都紛紛走上前去希望能夠和馬紹信老師合影。
馬紹信從此一戰封神。
細看電影中那些關于“林彪”的鏡頭和馬紹信的表演,也完全可以用無可挑剔來形容。
電影講述的是東北解放軍立下功勛的歲月,林彪作為指戰員,他的深謀遠慮得體現出來,而他有城府的感覺也同樣得體現出來,這一切都得依靠馬紹信的表演和導演的拍攝。
在最初出場的時候,“林彪”迅速給大家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當時的林彪正背對著鏡頭觀看著墻上的地圖,隨后,他漸漸轉過身來,給大家露出了一張非常瘦削的臉龐,看上去有些陰沉。
“林彪”說話不多,有的時候突然冒出的“金句”都能給觀眾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就比如那句“我不要傷亡數字,我只要塔山”,現在距離這部電影已經有20來年的時間了,觀眾們還是會經常提到。
而他經常拆開包裹吃黃豆的畫面,也成為了一個“不經意”的經典,這也是馬紹信通過大量的調查才發現的細節,和林彪老部下的描述完全一致,因此林彪的老部下也都紛紛覺得這部電影拍攝的很好。
林彪性格的復雜性,也被馬紹信老師拿捏地相當到位。
馬紹信通過這部電影收獲了大量忠實影迷,不過他也知道,這部影視劇獲得了重大成功,離不開楊尚昆等老一輩領導者的幫助。
楊尚昆還專門接待過《大決戰》的主要演員,他剛剛來到大家身邊的時候,問到的一句話便是:“‘林彪’呢?‘林彪’呢?”
有人給他指了在一旁的馬紹信,楊尚昆立即走上前去,緊緊握住了馬紹信的手,還用力抖了一抖,表情十分復雜。
當然,劇組對于“林彪”這個角色的塑造也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李俊在《大決戰》的拍攝過程中也提到了:“在他好的階段,我們拍電影就要照拍,客觀地來講故事,他的老部下都非常滿意。”
劇組的眼光果然不低,在馬紹信飾演林彪成功之后,他后來還飾演了多個角色,跳出了“林彪”的框架,這對他個人的演藝事業而言又是極為困難的一步,可他依舊做到了。
之后的日子里,他也將路走得越來越坦蕩,先后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國家文化部“文華獎”、“曹禺戲劇獎”、“中國話劇藝術研究院“金獅獎”等多個獎項。
2022年3月,馬紹信老師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
雞西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給出了這樣的評價:馬紹信的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敬仰的文藝界前輩、一位極為優秀的表演藝術家。
對此,很多網友都表現出了贊同,很多關于《大決戰》中馬紹信老師表演部分的片段被單獨裁剪出來,放在各個視頻網站中,從大家的評價也不難看出,在他們的心目當中,馬紹信開創了“熒幕林彪”的先河,也豎起了“一桿標尺”。
只要有“林彪”出現的電視劇,馬紹信則是一個繞不開的存在。
還有網友這樣評價馬紹信離世的消息:“最出神入化的林彪形象離去了。”
參考
楊尚昆與電影《大決戰》劉全;黨史博采
電影《大決戰》誕生記袁成亮;百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