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產劇懸疑劇真的成了最大的贏家,而且連續看下來你會發現一個重要的現象。那就是尺度上面曾經“黑警”很少有,現在“黑警”遍地走,這個播出的警匪懸疑劇里,連續兩部劇里都是當地警察內部存在保護傘和反派勾結的情況,而且感覺個個是黑警。
前兩天又有這樣一部尺度大,深度和廣度都存在的國產劇,那就是天毅、易勇導演,黃景瑜、楊祐寧、蓋玥希、李幼斌、程煜、傅程鵬、徐洪浩、孫遜、林一霆、夏侯鑌、趙荀、楊舒、句號、張進、江珊、張晨光、李強、丁勇岱、董勇、史蘭芽、王陽等主演的《罰罪》。
看看上面的這個演員陣容,我們便知道這是一部全明星陣容的警匪懸疑劇,事實上前些年因為某些原因國產警匪劇表現乏力,在創作上面條條框框也很多,直到《人民的名義》后迎來正式的爆發。這幾年這種尺度大的警匪懸疑劇越來越多,而且不少作品都成為叫好又叫座的爆款。
如果要問我個人怎么評價的話,這部《罰罪》代表了現在國產警匪懸疑劇已經到了一個非常成熟的水平,而且這種成熟保證了這部劇非常的好看,也讓這部劇有了“爆款”之相。
敢拍,大尺度都不是重點,《罰罪》好看的真正原因是這個
大家喜歡看這種電視劇的原因是什么?肯定有演員的名氣,還有大尺度和劇情帶來的吸引力,影視劇能否留住觀眾最重要的始終是影視工業,也就是美術、色調、構圖、配樂、節奏、服化道、鏡頭調度、特效水平和動作設計等等。
《罰罪》從題材上是和《掃黑風暴》這樣的“掃黑除惡”這樣的題材,并且導演團隊之前作品是《獵毒人》《愛上特種兵》《王牌部隊》等等。這部劇證明了這個團隊進步了很多,也證明整個國產劇的影視工業進步了很多。
《罰罪》采用的色調美術是《白夜追兇》那種黑白灰的冷色調,觀感上有一種黑白混沌的感覺。其它那些航拍、構圖、鏡頭和服化道等等都不講了,反正用現在的慣用形容詞是電影質感。
我這里給講一件大家可能都沒有注意的事,我個人看這部劇最大的感慨就是國產劇制作上的進步。注意:它是中國城市化后,工業化和商業化后的那種文化工業的成熟,已經開始達到90年代香港職業劇的那種成熟。
什么意思呢?
國產警匪劇《征服》和更早期的《中國刑偵一號案》論尺度、深度和廣度還更大一些,但當時的中國處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前奏,所以“劉華強”哪怕是中國警匪劇里最經典的反派形象,但還是充斥著那種“鄉村結合部”的既視感。
因為當時環境的不同,他們手上拿的武器可能更專業。但時代背景放在那里,反派始終有一種兇悍的土氣。
原因就是他們生活的地方還是8090的低矮的水泥房建筑,交通、能源和衣食住行的基礎設施還還簡陋,他們身邊出現的普通人,也符合這種農村到城市化發展間的體現。
角色衣著打扮在世界范圍絕對不時尚,發型妝容毫不講究,警察辦案和反派行事不算先進。
當然,那些大導演故意的鏡頭和美術打造下面也確實能拍得很好看,但這個主要體現在犯罪片、警匪片等電影上面(而且2010年后的電影才多),當時的國產電視劇里是很少見的,有一種那個年代粗糲、樸實和笨拙的真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