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chǎn)青春劇,大都有個共同點。
女主都是道德標桿。
無論是傻白甜,還是優(yōu)等生。
都三觀端正,用情專一。
《你好,舊時光》中,女主余周周愛替別人打抱不平。
對待感情也相當堅定、執(zhí)著。
《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中,陳小希學習差,做事蠢。
但永遠單純善良,對男主的感情一直從校園延伸到了社會。
不可否認,這些劇糖分滿滿,十分好磕。
可是形成套路后,難免審美疲勞。
最近一部新出的青春劇,則另辟蹊徑,拍出了難得一見的「渣女」女主。
她對待感情反復無常,還一度腳踩兩只船。
一開始遭到不少觀眾吐槽。
但兩年后的第三季,觀眾紛紛對女主「真香」了。
甚至聲稱被「治好了精神內(nèi)耗」。
豆瓣口碑也升到了8.6分。
這是怎么回事?
還得從劇里尋找答案——
《好想做一次》第三季
女主德維的一系列操作,稱得上徹徹底底的渣。
明明只是一個年僅15歲的高中生。
一出場竟是一個立下「破處」壯志的思春少女。
一看到校草健碩的肌肉,立馬發(fā)起「做愛」請求。
一開始就奔著「性」去,不是為了追求自我愉悅。
而是完全將性經(jīng)歷當作炫耀的資本。
第一季中,雖說和校草沒能如愿實戰(zhàn)。
但出于虛榮心,依然有意向外界散播了自己和校草發(fā)生關系的虛假謠言。
面對別人的求愛,她同樣毫無底線。
上一季中,她的桃花運異常旺盛。
學霸和校草都向她示好。
她不知道選哪一個,最后居然決定同時與兩個人在一起。
被發(fā)現(xiàn)后才不得已收手。
最新一季中,她「痛改前非」,為了表達歉意幫校草補課,培養(yǎng)出了感情。
老老實實和校草交往了兩周。
但表現(xiàn)得依然不著調(diào)。
嘴上甜言蜜語,行動處處抗拒。
在校園里有意秀恩愛。
可一到私下單獨相處時,總是故意吃得過飽,并以此為由拒絕發(fā)生關系。
還不給出沒有任何解釋。
導致幾乎每次約會到了高潮,都以刷小視頻結(jié)局。
不主動,不拒絕,不承諾,也不負責。
第一季開始,這一「渣女」形象就備受爭議。
被很多人吐槽又渣又作。
但到了第三季時,爭議聲已經(jīng)越來越少。
與其說是「洗白」,不如說是一波三折的故事線讓女主有了清晰的人物弧光。她的見異思遷,甚至是「三觀不正」,反而讓這一人物顯得有血有肉,真實可感。
身為觀眾的我們也能從中找到共鳴。
對這個毫無性經(jīng)驗的女孩來說。
她的「渣」不是刻意為之的結(jié)果,而是無意識間釀造的尷尬。
她其實一直被自卑感困擾。
因為她緊盯著自己「不受歡迎」的標簽,一直忽略了自己身上的閃光點。
才錯誤地想借助戀愛關系,從他人身上尋找自己的價值。
她在前兩季中時而對富二代釋放愛意。
時而對校草狂拋媚眼。
看上去好像花心、不專一。
實質(zhì)上反而是忽視了自己的真實感受。
尤其在最愛她的父親離世后,潛意識里的低卑感讓她對他人的愛意總是過于在意。
很像《請回答1988》中的德善。
最初面對狗煥和阿澤的愛意,都來者不拒。
卻沒有清晰地問過自己,真正喜歡的是誰。
這也與原生家庭有關。
她作為家中的二女兒,上有高學歷姐姐,下有受寵的弟弟,她常常是被忽視的一個。
如果一直以低姿態(tài)戀愛,即使兩情相悅也很難享受其中。
德維后來和校草的感情其實并不存在明顯問題。
校草對她呵護備至,無可挑剔。
但德維卻總是顧慮重重,杞人憂天。
一次在廁所意外聽到有人議論她和校草不般配,當天的約會就泄了氣。
兩人最后分手,并不是因為抓馬、狗血的劈腿情節(jié)。
而是因為德維的一再猜疑、反復無常消耗了兩人的感情。
分手時,校草還不忘深情表白。
但也告訴德維,「除非你真的喜歡自己,否則我們不可能走得下去。」
而且,不只是德維,其實劇中每個人都因不完美而引發(fā)共鳴。
比如富二代發(fā)小。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讓他從小到大都是尖子生。
但旁人并不知道,他刻苦努力只是為了迎合長輩的期待。
即使有喜歡的人,也常常壓抑著自己的感情,始終以學業(yè)為重。
以至于在升學前,壓力大到便秘多天,直接造成大腸阻塞。
還有萬人迷校草。
看上去好像對兩性關系游刃有余。
但實際上因為過于受歡迎,他更擅長表面逢迎,而不懂得如何誠實地表達內(nèi)心。
這導致他年紀輕輕就欠了一屁股情債。
和不少女生發(fā)生過關系,但最后卻都以冷暴力分手。
可以看出,從渣女人設到不完美的戀愛,這部劇其實一直在緊扣「成長」這一主題。
現(xiàn)實中的成長故事不像很多青春劇里那樣。
一談戀愛,要么一眼萬年,要么終成陌路。
情感的戲份總是凌駕于成長之上。
這部劇中,雖然看起來尺度大開,抓馬無比,但在對情感的處理上反而更貼近現(xiàn)實。
青春期,往往是很多人的試錯期。
女主的每一段戀情都動機不純,大都是自卑心或虛榮心作祟的結(jié)果。
最后也自然都沒能維持幾天。
但這些無疾而終的感情經(jīng)歷都反哺了她的成長。
她在腳踏兩只船暴露后,懂得要慎重對待他人的感情。
也在和校草分手后,變得愛自己多一點。
她后來重新結(jié)交了一個印度男友。
對方也是各方面條件出挑。
但這次她沒有被嚇倒,反而在辯論賽上自信滿滿地對戰(zhàn),甚至有了棋逢對手的快感。
得知對方母親對自己有所微詞,而男友并沒有站在她這一邊時。
她也并沒有自怨自艾,反而直截了當?shù)刂赋鰧Ψ降膯栴},并當即分手。
而且,和很多青春劇中戀愛與學習被完全對立起來不同。
這部劇中的課堂其實也潛移默化著主角的感情觀。
歷史老師會開設女性主義專題課程,在課上點火燒掉內(nèi)衣,聲稱在燒毀對女性的束縛。
德維就深受影響,自稱是女性主義者。
當她收到情敵不懷好意的消息時,并沒有急著擺出「打小三」的架勢。
反而認真地傾聽了她的經(jīng)歷。
得知她被自己的現(xiàn)男友冷暴力后,還促使男友去認錯、道歉。
讓校草男友也走出了自己的情感困局,獲得了成長。
對其他角色的刻畫,同樣也都貼合了成長這一主題,而且刻畫得異常真實。
就像富二代學霸。
劇中呈現(xiàn)了他的升校焦慮,也揭示了原生家庭這一病癥根源。
在他生病后,他的父親與他推心置腹地交談,告訴他不要有任何負擔。
他的內(nèi)心得到了極大紓解。
但這并不像很多青春劇中,成為改寫人生的一幕。
事實上,一兩句話無法改變他早已養(yǎng)成的爭強好勝的性格。
他依然為遠大目標而努力,只是選擇在學習之外開辟了畫畫這一能放松心情的愛好來調(diào)解學習壓力。
這部劇最后,他們站在不同的分岔路口。
校草決定離家讀大學。
學霸還在為申請名校做努力。
女主為了和昔日同伴、家人多待一年,放棄了難得的交流機會。
我們無法確定他們當下的選擇是否正確。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至少會成為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的成年人。
就像女主最后終于邁出一步,選中一個人,完成了自己的「破處小目標」。
但這次的CP是否HE其實已經(jīng)沒那么重要。
更有意義的是,在經(jīng)歷了種種后,女主已經(jīng)明白,一段感情中最重要的是自己。
對普通人來說,青春也正是如此。
多的是磕磕絆絆,曲曲折折。
每一段岔路,亦是給予我們的養(yǎng)分。
觀眾對女主從抓狂到感懷的心情,大概正源于這份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