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和國家就是我最好的靈感。
劉熾堅持要寫出人民最愛聽得音樂,而他也做到了。
劉熾
他成為我國最具影響力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有《讓我們蕩起雙槳》《我的祖國》《英雄贊歌》《翻身道情》《祖國頌》《大地頌》《新疆好》等等。
他的許多歌曲都被收錄在教材中,從稚嫩的幼童到白發蒼蒼的老翁,對劉熾的歌曲都能哼唱上幾首,可見其作品的傳唱度之高。
許多人以為能夠創作出如此多佳作,劉熾一定有著幸福的家庭做后盾,其實不然。
劉熾曾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他和前妻柳春共同孕育了3個女兒和一個兒子。
幸福的家庭在1989年戛然而止,劉熾與柳春離婚。
同年,他就娶了比自己小22歲的學生李容功。
誰知在劉熾去世后,前妻柳春和配偶李容功竟然對簿公堂。
這兩個女人提起劉熾時,雙眼含淚,這是一段難辨是非的感情..
01 少年的熱情猶如熾熱的火苗
劉熾生于西安,那時候的西安遠沒有現在如此繁華,城中心的鐘樓底下是一片雜草荒蕪。
1921年,劉熾出生了,他的父親在銀行任職,
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根本供不起劉熾上學,還沒到10歲,他就只能輟學回家。
劉熾生性活潑好動,讓他在家里待著也不是個辦法,他自己也想方設法出去掙錢,最開始他去三仙廟里打掃佛堂。
廟里有一只古樂隊,劉熾便學起了唐代古樂和佛曲領唱。
劉熾擅長云鑼、笙、笛、等等,可謂是個“全才”,
這也給他以后的音樂創作打下堅實的民族音樂基礎。
劉熾(前排中)舊照
1933年,12歲的劉熾考入印書館成了一位車間童工,
他時常聽著大人談論外面的社會事實,聽的多了,小小的孩子心里有了對國家濃濃的情懷。
1936年,西安事變的發生改變了劉熾的人生軌跡,他背起行囊參加革命。
由于年紀小,有一次在偉人的課堂上,劉熾打起瞌睡,旁邊的同學想叫醒他,被制止了。
下課后,他的班長生氣的說“這么重要的思想課堂你居然在睡覺,罷了罷了,你年紀小,別跟著我們吃苦,就去紅軍劇社當演員吧。”
沒想到,這一件事,成就了劉熾,他后來順利考入延安魯迅文學院。
冼星海舊照
他的才華得到冼星海的賞識,冼星海要求學作曲學員每周交一首習作。
這對劉熾來說并不難,他的第一篇是《陜北情歌》,冼星海在他的作業本上批:好。
第二篇交的是一首兒童歌曲《叮叮當》,冼星海批:很好。
第三篇劉熾交了一首《打場歌》,冼星海聽后非常激動,他興奮地在曲譜旁批道:“非常好,我希望它能在全國傳唱!”
后來劉熾繼續到民間采風,各族人民的小調都成為他創作的源泉,
這些素材猶如涓涓細流匯聚在他的腦海中,劉熾的心里猶如一條大河,在音樂的道路上奔騰不息。
早年劉熾
到了1942年,一首《哀樂》問世,聽著這悲傷的音樂,在場許多人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事業有所成,該是談婚論嫁的時候了,1950年,劉熾已經在沈陽的東北魯迅藝術學院工作。
后來他認識了同事柳春,柳春比他小9歲,青春靚麗的女孩和才華橫溢的劉熾非常般配,
他們興趣愛好相同,很快墜入愛河,結為百年之好。
劉熾(左一)跳秧歌舞
02 擊敗生活的終究是雞毛蒜皮
婚后柳春沒有放棄事業,她和劉熾很快就有了愛的結晶,劉熾兒女雙全,事業又步步高升,
最初這幾年,他真正體會到了愛情事業雙豐收的喜悅,
他們共同孕育4個孩子,大女兒名叫劉燕燕,兒子叫劉欣欣,二女兒叫劉云云,三女兒叫劉螢螢。
柳春跟著劉熾東奔西走,回到家還要照顧孩子,
家里的一切事情都由她來打理,劉熾才能有機會安心出去創作。
劉熾與柳春及女兒劉螢螢
婚后第一年劉熾就在北京中央戲劇學院歌舞團任作曲的工作,
盡管生活忙碌,他們也不曾放下對兒女的悉心栽培,
特別是柳春,她忍耐著家里大大小小幾個孩子的哭鬧追打,
左手懷里抱著小的,右手揮舞鍋鏟,身上背著小女兒,手里還在拿著拖把拖地,
出去買東西為了節省一分錢,她能和老板討價還價好半天。
作為一個女人,她盡到了母親和妻子的責任,
上班已經很忙碌了,回到家也喘不了一口氣,
這種生活逼迫的柳春像個機器人,她經常對著鏡子里的自己嘆氣,數著又多出來的幾根白頭發。
她心中的委屈擠壓久了,面對劉熾出去采風回來她忍不住抱怨,
劉熾是個藝術家,總有些不食人間煙火的想法在身上。
他哪里能接受每天回家面對的妻子是一個怨婦。
劉熾“你少說兩句吧”
柳春聽到這話更是生氣“家里里里外外都是我,只有你有工作?我也在上班啊,我抱怨幾句怎么了?”
劉熾只覺得煩不勝煩,他起身走進屋里,這樣的日子不是他想要的。
客廳里,柳春聽到關門聲,眼淚奪眶而出。
其實一開始柳春和他并不是只有爭吵。
柳春也很有才華,在被生活消磨掉耐心之前,他們也曾伉儷情深。
那時,長春電影制片廠籌拍《祖國的花朵》,得到邀請的劉熾譜正在專心創作插曲《讓我們蕩起雙槳》。
1955年7月,劉熾跟著導演外出采風,
劉熾怕水還暈船,見到水腳肚子都發軟,擔他還是強忍住心中的恐懼登上船,不到10分鐘,他就要求靠岸。
劉熾在采風
看著被小船劃開的水面,劉熾思如泉涌,
他就坐在頤和園的草地上,以腿為桌,
拿出煙盒上記載的筆記,三下五除二,一首《讓我們蕩起雙槳》就做好了。
他用手打著拍子唱給小朋友們聽,得到大家的夸贊,
回家后,劉熾把自己關在房間里,
柳春給他端來一杯熱茶,剛剛放下,就被劉熾拉著過來聽新曲子,柳春聽著聽著不由自主跟著打起節拍,僅僅聽過一遍就能哼唱出來,劉熾聽后連連夸贊“我妻真乃知音也!”
經過反復推敲,就成了我們現在聽到的這首耳熟能詳的“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
劉熾舊照
隨著這首歌的傳唱度越來越高,劉熾也聲名遠揚。
此時妻子柳春與他依然琴瑟和鳴,一個吹笛一個傾聽,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到了1956年,《上甘嶺》這部電影的導演沙蒙找到劉熾,請他為影片創作音樂,
經過反復修改歌詞,劉熾腦海中已經浮現出了漁舟唱晚,風吹稻香的畫面,
這首歌就是《我的祖國》,也是一首傳唱至今的經典名作。
包括后來的《英雄贊歌》,劉熾在歌曲中也充滿表達了自己的愛國情懷,
歌曲紅遍大江南北,劉熾卻依舊低調的過著自己的日子,并沒有因此而覺得自滿。
03 壓死駱駝的是最后一根稻草
可天不遂人愿,到了1966年,劉熾被不公正對待,他被下放勞動,懷著滿腔憤懣,他無可奈何的接受了現實。
家中還有四個孩子,妻子一個人操持,連個能分擔的人都沒有了,
柳春得知這個消息時,她掩面哭泣,撲在床上哭濕了枕頭,
孩子們圍過來安慰她,她只剩流著淚搖頭,
她不知如何告訴給孩子們“你們的父親要離開很久,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往后就只能咱們娘兒幾個相依為命了”
孩子們也很懂事“母親,我們都會陪著你”
那段歲月,柳春不知自己是如何熬過來的,她只記得那流不盡的眼淚和無數個輾轉反側的黑夜。
劉熾舊照
可這些還不足以擊垮她,因為劉熾落難,他和一位大一學生李容功的書信被查出,
此時李容功也已經結婚生子,這件事對兩個家庭都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
那是1961年,劉熾應邀來到遼寧大學講課,作為新生的李容功才18歲,比劉熾小了22歲。
李容功聽過劉熾很多作品,對他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而劉熾也對青春貌美的李容功動了心。
李容功
兩個人漸漸的開始書信往來,他們并沒有實際性的交往,屬于精神層面的交流。
李容功時常感嘆“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劉熾也覺得,錯誤的時間遇上了想愛的人。
一直到大學畢業,李容功結婚生子,兩個人漸漸減少了來往,沒想到這一次居然被人舊事重提。
原本只是互相愛慕互生情愫,
但是這些事情,放在旁觀者眼里就不一樣了,
為此,李容功被批評,她的丈夫更是與她產生隔閡,他們的生活陷入一片水深火熱之中。
大學時代的李容功
柳春這邊更是抬不起頭來,她在家中抱著孩子哭泣,
孩子們對于父親的精神出軌也有所耳聞,他們生氣父親讓母親如此傷心,
對父親劉熾有了心理芥蒂,幾個孩子一心陪伴母親,希望她早日走出傷痛。
后來,李容功不顧他人眼光來看望劉熾,
那時劉熾已經頹廢的和過街老鼠差不多,一副胡子拉碴的樣子,
李容功陪他剪了頭發,洗洗臉,換上干凈的衣服。
劉熾(前)與音樂人楊培彬
她對劉熾說“你堅持住,只要你好好活著,哪怕將來癱瘓了我也照顧你!”
聽到這些話,劉熾心里就像被人點燃了一把火焰,他對生活重新燃起希望,
他打定主意,不管再怎么難,一定要堅持下去,
就這樣1979年,劉熾重新回到北京工作,
李容功這時候已經恢復了單身,劉熾作為好友,偶爾與她書信往來,或者給她郵寄一些禮物,兩個人始終保持著禮貌的距離。
可這一切在柳春的眼里是無比刺眼,就算她再大度,也無法忍受丈夫和其它女人傳情,她和劉熾的矛盾也越來越大。
劉螢螢
女兒見父親不思悔改,她氣憤難當,可她也有些無力,因為父親與那個女人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她對劉熾說“媽媽為了咱們這個家操勞了一輩子,你還要如此傷她的心嗎?”
劉熾面對女兒的質問,他強調說“感情的事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的清的,我跟你母親已經沒有共同語言了”
聽到父親的回答,女兒更為母親感到悲哀,她說“那我們就當沒你這個父親!”
劉螢螢
劉熾以為孩子們說的是氣話,他依舊對柳春提出離婚,柳春悲從中來,
她辛辛苦苦一個人支撐著這個家,怎么就要給別人作嫁衣裳了?
她和孩子們堅決不同意,柳春聯合幾個孩子開始阻斷劉熾的經濟,
他們不給劉熾錢用,在劉熾去單位領工資的時候,女兒提前過去把他的工資領走了。
他們以為用這種方式會讓劉熾意識到家庭的重要性,沒想到劉熾根本不肯屈服,沒錢就過沒錢的日子,再窮,他也打定心思要離婚。
就這樣,兩個人僵持了很長時間,最后柳春也知道劉熾已經窮困潦倒了,李容功跟著他也不會享受什么好日子,她索性放手。
04 對簿公堂,兩個女人無辜又可悲
1989年,劉熾如愿與柳春離婚,同年,他就娶回李容功,兩個人過起了簡單的生活。
李容功和前夫有兩個女兒,劉熾對她們很好,幾乎是視如己出,
她們也非常開心媽媽能夠得到照顧,對劉熾以禮相待,只要有空就會提著大包小包的禮物上門,
他們對待劉熾的孝順之情并不比對待李容功的少,這讓劉熾心中非常溫暖,
反觀自己的四個孩子,在那次爭吵之后,幾乎消失的無影無蹤,偶爾劉熾主動聯系她們,也沒能得到好臉色。
劉熾夫婦接受媒體采訪
被自己孩子傷透了心后,他依然保持樂觀,
因為自知理虧,他沒有理由去抱怨前妻和孩子。
李容功也知道劉熾沒什么錢,他們得以再續前緣已經對生活充滿了感恩,
彼此都明白,得到一個互相扶持的伴侶,勝過物質上的滿足。
劉熾和李容功在一起9年的時間,他們就像一對普通的老夫少妻一般,低調的過著自己的日子,外面的紛紛擾擾不再能打擾他們。
李容功一直陪伴著劉熾,直到他于1998年病逝,享年77歲。
而李容功也已經55歲了,她不再年輕,又失去了精神依靠,年邁的老人獨自生活的非常艱難。
晚年劉熾與朋友
她一個人帶著女兒在北京日子并不好過,
每當想起劉熾在世的時候把她呵護的猶如掌上明珠,再想到現在自己凄涼的生活,她忍不住眼淚直流。
后來李容功的精神狀態越來越差,女兒擔心她的狀況,帶著母親出門,教她學開車,陪她玩電腦,
讓她學會這些東西和時代接軌,不至于整天胡思亂想,
李容功在女兒的帶領下逐漸走出傷痛,
可沒想到一向低調的李容功在接受了一次媒體采訪后,和劉熾的前妻竟然引起矛盾,一度鬧到了法庭上。
李容功與劉熾塑像
2001年,李容功接受媒體拜訪后,記者整理她的話,發表了一篇文章名為《音樂家劉熾與李容功38年婚外婚內情》。
柳春閱讀了文章后氣不打一出來,她直接將出版社告上法庭,認為文中有大量不實言論對她造成侮辱。
這些都嚴重損害了她和家人的聲譽,她要求賠償各項損失10萬元,并且要公開賠禮道歉。
2003年,法院根據李容功提供的劉熾親筆的信件證據,判定柳春敗訴。
恐怕劉熾也沒有想到,在自己離去后,前妻和現任妻子竟然會對簿公堂,
她們的目的都是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名譽,可是這一段婚姻本就無從說起孰是孰非。
在劉熾去世后,李容功就前往新加坡打工,一直到2008年65歲的她才正式回國生活。
這么多年來,李容功也一直沒有再婚,她心中摯愛仍舊是劉熾。
到今天,李容功已經79歲了,她頭發花白,牙齒稀疏,面上依然是和藹可親的。
而那個當年與她對簿公堂的柳春也92歲高齡了。
原本是兩個毫無關系的女人,因為深愛著同一個男人而有了交際,她們的生活圍繞著劉熾展開卻因為他都沒能得到善終,
如今這么多年過去,再聽《讓我們蕩起雙槳》腦海中浮現的還是劉熾那張熱情帶笑的面容,
他身后這段是非難斷的感情也隨著音符越飄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