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絕大多數沒有“主角運”的演員一樣。
張家輝的影路并不坦蕩。
甚至可謂一路掙扎。
在各個不同“山頭”間游走。
諧星、爛仔和小警察。
各種配戲。
出道十年才有真正意義上的主角電影。
其后投入杜琪峰手底。
到2009年。
憑《證人》一飛沖天。
如果將參演第一部電影到聲名鵲起的階段視作前奏期。
那么這個“前奏期”長達二十年。
而如果復盤影路,會發現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
其表演風格的轉變,始于2004年參演杜琪峰電影《大事件》,扔掉了此前在王晶電影中的扮痞耍賤,正經起來的張家輝,突然就有了一種硬漢的力場。
其后當然也并沒有資源如潮,仍然慣例配角居多,繼續配戲。
然后到了2008年,《證人》上映。
第二年,這部電影給他帶來至少七個影帝獎的殊榮,就像一個常年困頓、潦倒不堪的人,突然中了超級大獎一樣,似乎此前多年的的蟄伏、落魄、迷茫甚至痛苦都得到了補償。
當然用“中獎”來形容并不妥當,這個結果始終是努力而得。
拿獎的結果,是終于開始了主角星路。
這一天,他等了二十年。
翻看一下片單,就知道拿獎前后的差別。
在電影《證人》之前的二十年,大半電影都在為別人配戲,也幾乎都是小型制作,其中王晶的笑鬧劇占比不小,拿獎之后,幾乎部部主角或者多主角其一。
這是資源上的明顯變化。
其后陸續拍了《紅河》、《旺角監獄》、《線人》、《大追捕》、《激戰》和《掃毒》這幾部品質相對較佳的作品,也自導自演了《盂蘭神功》、《陀地驅魔人》和《低壓槽》,作為主要配角參演了《澳門風云2》和《澳門風云3》。
繼《證人》初奪影帝,又在六年后憑《激戰》二封金像影帝。
這個階段風頭很盛。
但在《掃毒》之后,戲路迅速固化。
基本不脫離本色和內收、外放三種模式,比如《魔警》、《陀地驅魔人》和《低壓槽:欲望之城》外放斗狠,《盂蘭神功》和《廉政風云》、《催眠·裁決》內收,《臨時同居》和《使徒行者》本色與戲謔,《赤道》、《沉默的證人》則內收與外放交雜。
2019年的《廉政風云》和《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
是截至目前為止,他的上兩部港片。
上一部是2018年自導自演的《低壓槽:欲望之城》,再上一部則是2016年與古天樂合作的《使徒行者》,頻次變得非常低,而最近期有數的幾部作品,包括《沉默的證人》、《催眠·裁決》以及撤檔的《新秩序》,皆不是港片。
此前他與古天樂、劉青云合作了《掃毒》,但其后已經上映的續作《掃毒2》和即將上映的《掃毒3》皆與他毫無關聯,第二部劉德華監制并主演,保留古天樂加入苗僑偉,第三部郭富城空降領銜,繼續沿用古天樂并召回劉青云。
而就《掃毒》來講,張家輝的表現其實是三個主演里面最亮眼的,但當年提名金像獎影帝的演員是劉青云和古天樂。
再從同時段情況分析,劉青云近年來有《拆彈專家2》、《神探大戰》和《明日戰記》三部電影上映,古天樂有《犯罪現場》、《追虎擒龍》、《梅艷芳》、《反貪風暴5》、《倚天屠龍記》和《明日戰記》,任達華參演《追龍2》、《七人樂隊》和《邊緣行者》。
梁朝偉手握多部大制作待映,郭富城全力在港式商業電影發力,劉德華游走在內地和香港之間,甄子丹潛心打造自己的大片,任達華、林家棟、吳鎮宇頻繁參演港片配戲。
更多演員情況不贅述。
據聞張家輝已申請到資金支持。
即將開拍自己第四部自導、自演的電影。
繼續導演夢自然不錯。
但不知道是他“放棄”了港片。
還是被香港電影所“拋棄”。
起碼相對其他演員的忙忙碌碌。
他更像一個“局外人”。
頗為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