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被譽為“中國搖滾之父”的崔健作為推薦官,聽譚維維唱《給你點顏色看看》。
“我只能說這首歌是到目前為止,將民謠音樂和搖滾樂相融合的最完美的,堪稱教科書級別的典范!”
“譚維維哪是讓我當推薦人來了,她就是讓我坐在這兒,用音樂告訴我——‘來,向我學習吧!’”
相較于崔健的興奮與語無倫次,譚維維淡定又鎮定。
很多人知道譚維維喜歡極了音樂,但如果回到她16歲的那個夏天。
她寧愿終生不碰音樂,也不讓父親為自己丟掉生命。
16歲,譚維維告訴母親:“從今天起,我會變成男人成為這個家的主人,我會像你的‘老公’一樣給你支撐和安康。相信我,一切有我!”
把自己活成一個男人,讓自己從里到外堅不可摧。
可面對母親的新戀情,她卻無法接受,最終導致母女決裂。
“嘴硬心軟愛流淚”,媽媽說:“這就是我家維維。”
“抱歉媽媽,我愛你!”十幾年后的維維終于說出了心中的話。
她還說:“如果可以,媽,我想跟你一起出嫁……”
堅定不移的音樂路
1982年出生在四川自貢永年鎮的譚維維,有個想起來就嘴角帶笑的童年。
“我爸有太多有意思的好笑的故事。每次講給我聽,我再到學校講給別的小朋友,都能收獲好多崇拜目光。”
“我媽是個老師,是那種比較傳統的女性,以夫為天,對我也很好很好。”
譚爸爸做文化宣傳類的工作,揚琴、笛子、二胡、嗩吶他都會用。
“我爸老想教我拉二胡,我那時候不喜歡,只想聽流行歌曲。”
沒有說一定要女兒聽自己的,譚爸爸隨著孩子的喜好,為其尋來Beyond樂隊的磁帶。
譚維維想長大后當歌手,但一直鼓勵女兒堅持音樂的父親卻出聲反對。
“你沒有他們長得好看,性子也太耿直了些,在那么大的圈子里混,不是唱好歌就可以了。你會碰壁的。”
當時年紀尚幼的譚維維不懂父親話里的意思,只知道自己的理想遭到了反對。
她流過眼淚也生過氣,但在后來真的成了歌手,她才知道父親是那個看得通透的人。
“我爸在我6歲那年被查出肝硬化。家里花了很多錢給他瞧病。好在他的身體一直維持很好,我以為他不會離開我。”
看著父親吃藥看病,看著母親為了家庭奔波。
譚維維從那時候開始學著做個懂事的小孩,不僅學著照顧好自己,也知道怎么照顧父親。
而在時間的催促下,小姑娘個子高了,五官張開了,要唱歌的心也更加堅定了。
15歲走上了省中小學生藝術節比賽。
舉著金獎喜笑顏開地回到家,她看見了父親笑容滿滿的臉。
這一年小姑娘正上高二,她想要考四川音樂學院。
用通俗唱法唱了一首西藏的民歌,現場不少專業學民族唱法的考生對譚維維報以嘲笑。
“這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民族唱法吧,真是不倫不類。”
這就是譚維維的音樂,她第一次真正將其展示出來,卻差點被打擊地體無完膚。
“我非常感謝蘭卡·卓瑪老師,沒有人肯收我入學,是她站出來說愿意教我。我是所有考生中,唯一一個差6分及格的最后一名……”
那個讓我痛到窒息的高三
成為“預錄取”的學生,譚維維要在高三參加完高考后才能入學。
因為是藝考最后一名,譚維維早就被告知入校后要教幾千塊錢的建校費。
那時候譚家是個什么光景?
用譚媽媽的話說:“我們兩口子的工資一個月刨開日常開支后只能買兩盒藥。吃完了就不吃了,等下個月發了工資再給他吃兩盒。”
但這些譚維維都不知道,她想上川音,所以在面對母親的眼淚時,她一言不發。
這時候是那個始終反對女兒當歌手的父親站出來,強行透支身體送女兒去上了學。
開長途車跑運輸,晚上拉鋁塊,凌晨趕到成都。略微休息后再裝車趕回來。
跟著父親在車上度過了兩個月,親眼看見父親從120多斤掉秤到80多斤。
那個夏天成了譚維維一生無法忘卻的痛。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寧愿這一輩子都不碰音樂。我爸太累了,我讓他別跑了,他根本不聽。我很后悔考學校,非常非常后悔……”
肝硬化患者不可以過度疲勞,否則危及生命。譚爸爸堅持小半年,之后住進瀘州的一家醫院。
1997年臘月29 ,別人家都在為第二天的團圓守歲做準備。
病房里的譚爸爸身體卻不堪重負了。
“我也不知道怎么了,心里有個聲音說一定要把他接回家過個年。我爸是在三十晚上走的,我們一起看春晚,一扭頭我就見他眼角有滴淚,任我怎么喊都他都沒再醒……”
丈夫的離世給了譚媽媽太大的打擊。
這個以夫為天的女人好像失去了生活的中心,對未來沒了希望。
譚維維也哭,整日整夜地哭。可在哭過之后,她就收起軟弱,立誓撐起一片天。
“媽,從今往后我就是你‘丈夫’,是這個家里的男人,一切有我,咱們好好活,別讓爸擔心。”
在女兒的支撐下,譚媽媽振作起來,也接過了為女兒掙學費的擔子。
在教書之余的周末再找一份零工,向親戚朋友彎腰借錢。
籌夠了建校費、學費,孩子第一年的生活費。
譚維維于1988年進入四川音樂學院聲樂系學習。
16歲的花季里滿是傷痛,以及來不及持續傷痛,便要努力撐起的一個家。
副教授蘭卡·卓瑪是譚維維的恩師,也是她的支撐。
“老師跟我說讓我保持自己的風格,這不是錯的,而是勇敢地嘗試,是我對音樂的態度。”
一邊學著民族唱法,一邊在校外找工作。
年少的成就與輕狂令人迷茫
當時川音不允許在校生到酒吧做駐唱歌手。
譚維維千求萬求,向校領導說明自身情況,并保證隔段時間報備一次自己的工作,這才得到允許。
4年的酒吧駐唱生涯讓譚維維變得果敢、堅強、敢對壞人說不,也能吞下委屈與不公。
用優異的成績獲得獎學金顧住了學費;用打工掙的錢不僅維持了自己在校的生活。
1999年,大二的譚維維一路唱到底,拿下了四川省“十佳歌手”的稱號。
之后被省人民藝術劇院接走開始演音樂劇,參演了我國第一部校園青春音樂劇《未來組合》。
2000年到成都軍區戰旗歌舞團唱歌,她比團里的正式演員演出還多。
同時還“抽空”拿了個五省市電視歌手大獎中的第一名。
那兩三年里,還不到20歲的女孩出現在四川各大晚會中,在當地小有名氣。
2001年被學校點名,成為出國參加東京國際音樂節隊伍中的一員。
2002年畢業舉辦自己的個人演唱會。
而2003年涂惠元和撈仔要做一張世界音樂唱片,譚維維是他們認為最合適的歌手。
于是和工作人員一起,他們到川藏去采風。
2004年錄制《高原之心》,2005年發布,她拿到法國唱片展“世界音樂大獎”。
還是這一年,才24歲的女孩已經到了維也納的金色大廳中國新春音樂會,參加中國大型音樂劇《金沙》的女主角。
如此年青獲得如此成績,譚維維后來的輕狂和驕傲,好像是因為有著自身實力做支撐。
2006年,譚維維去到了青歌賽的現場。
可面對韓紅等人給出的不錯成績,她卻流下眼淚。
“我覺得他們給我分數打低了。”就是她直接退出青歌賽。
之后在表妹的不停“安利”下,譚維維來到了《超級女聲》的現場。
打擊讓我真正認識自己
順利從成都賽區走到四川冠軍,之后參加全國賽。
想要證明自己是最好的,想要告訴所有人自己有實力。
可她輸給了做翻譯工作的音樂愛好者尚雯婕。
當時的譚維維不服氣,覺得憑什么自己不是冠軍,但她沒有仔細聽尚雯婕的音樂,里面有她沒融入進去的細膩感情。
“那場比賽讓我起碼成熟了10歲。06年的夏天我太不堪了,我沒有承受壓力的心胸,也沒有接受自己不足的勇氣,只覺得誰都不如我。幸好音樂狠狠地扇了我一巴掌,我才回頭找到了自己……”
《超女》之后譚維維開始做流行樂,也在公司的包裝下準備專輯的發行。
最后一個發行后的專輯,《耳界》并沒有激起太大的水花。
“那里面的歌我都不怎么喜歡,他們說我想做的音樂太理想化,不迎合市場,沒有銷量。我只能妥協,但《耳界》里面沒有我譚維維想要表達的態度。”
找不到宣泄口,譚維維陷在了自我與市場的夾縫中。
好在后來她遇到了汪峰和高曉松。
將自己錄的小樣給高曉松聽,她得到了一句:“你眼里東西太多,唱出的音樂不純粹,不能打動人。”
聽懂了這句話的意思,譚維維放下所有去青海,回來后就開始戒煙、戒酒、戒肉。
汪峰與高曉松很想幫助譚維維。
“她真是個天生的歌者,能把民族、流行、搖滾、抒情電子、嘻哈等都駕馭住。這樣的女孩兒一旦找到自我,她就快樂了!”
2010年,汪峰和高曉松當制片人,為譚維維打造并推行了專輯《譚某某》。
“《譚某某》這首歌里90%是我真實的過去。是我06年不懂事的驕傲,07年的盲目無知,08年的迷茫痛苦,09年的回歸。這就是真實的我,我知道自己在唱什么!”
但因為這首歌中的一些歌詞,一些譚維維對“06年的自己”的暗嘲,網友開大肆抨擊她。
大部分人只聽到了前面的“我站在冠軍左邊,陪她嬉皮笑臉,她樣樣都不如我……”
之后開始謾罵,大喊“譚維維滾出音樂圈”。
少部分人聽到了后面的“十分擰巴的譚某某,十分緩慢的譚某某,十分想家的譚某某,十分努力的譚某某……”
之后表示能如此剖析自己的內心,她是真的面對了過去。
而這張專輯中還有一首被《譚某某》掩蓋的歌《離去之前叫醒我》。
“除夕夜下著雨,你眼角有一滴淚,你再也不能說話,聽我再叫聲爸爸,你送我的吉他,多想再為你唱呀……”
邊哭邊唱,這是譚維維對離去的父親的懷念。
而專輯發完之后,譚維維決定要做自己,去尋找民族樂與搖滾樂的最佳契合點。
音樂圈子以外的人漸漸忘記了譚維維的名字,但音樂圈子內的人真切的知道,譚維維崛起了。
從傳統文化出發,從西部等地區偏僻的山寨中尋找搜集古老的樸素的中國聲音。
將其吸收,轉化,變成自己喜歡的,最讓自己自在的音樂。
我硬邦邦的心傷害了母親
音樂劇導演田沁鑫曾在采訪中主動提起譚維維:
“在我看來,一個譚維維,一個已經離去的姚貝娜,她們很要好的朋友,也是是唱音樂劇最好的兩個女孩子。姚貝娜細膩,譚維維獨立勇敢。譚維維現在在做自己的音樂,我有幸聽了,十分震撼。她的音樂是很多音樂人向往的,但沒有勇氣真正去追求的……”
2015年,譚維維爆發了。
在《我是歌手》第三季中大放異彩,獲得《蒙面歌王7》的冠軍稱號。
而這年的年底,她在《中國之星》上的一首《給你一點顏色》。
讓崔健與劉歡從目瞪口呆到激動無比,也讓自己獲得了中國錄音學會授予的“最火搖滾”稱號。
而在農歷除夕夜的央視春晚舞臺上,譚維維用《華陰老腔一聲喊》。
點燃了無數觀眾的熱情,也引發了年青一代對傳統音樂與流行音樂的討論熱潮。
而在2017年,譚維維出現在了《新聞聯播》中。
她的這個采訪長達三分鐘,出境4次,而央視給她的主題是:用作品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很多人看譚維維,只會說她桀驁不馴,太過自我,有著代表“叛逆”的大花臂。
但剖開這位音樂人的內在,她自信灑脫,敢面對曾經自己的“不堪”,也能勇敢追求自我。
而2022年出現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舞臺上。
人們發現曾經那個不可一世的譚維維似乎還有這另外的一面。
她溫柔爽朗,自信但又不張揚,更重要的是女王一樣的她私下卻是個哭包。
“維維打小就愛哭,經常抹淚疙瘩。只是后來家里出了事,她就逼著自己強大,把我們一家人都護在身后。我知道她難,也明白她對我的不理解……”
這是在節目中,譚維維的母親對記者說的話。
記者問譚維維這輩子在父親走后有做過什么讓她后悔終生的事情沒有。
她沉默片刻后紅了眼眶說:“我以前反對我母親再戀愛,是我這輩子做的最錯的事!”
爸爸離世后的幾年,在外地的譚維維聽說母親談戀愛了。
她氣急敗壞,甚至對母親破口大罵“你怎么對得起我爸”!
之后的很長一斷時間里,她都不能理解母親的感情。
“我后來對我媽不溫柔,我說過一些傷害她的話,每次說完我都很難受,但我心理上就是接受不了。”
“我爸的離世對我影響很大,我強行把自己放在一家之主的位置上去照顧家人。家里不管大小我都要管,只要出了問題,我第一時間就是去找最佳的解決辦法,我的心越來越硬。”
理解比愛更難得
譚維維很有“刺猬”的反射反應。
當受到傷害時亮出刺,用同等的傷害刺痛他人。
大學的時候在酒吧駐唱,有人拿煙吐她,她沒有制止也沒有大罵。
而是轉身拿起一包煙點燃,拿煙吐回去。
覺得媽媽忘記父親是不對的,所以譚維維用言語和行動上的不支持傷害媽媽。
知道媽媽并沒有因為自己的態度而放棄戀愛,之后譚維維便拒絕“媽媽”這個稱呼,之后近10年只管母親叫做“章老師”。
好在2012年譚維維遇到了“不老男神”陳亦飛,懂得愛情之后,她才知道母親的心。
“那時候我才知道,感情是不由人的。我說我不愛他,但我的心就是愛。我媽也一樣,是我錯了。”
不再有言語上的激烈反對,也能認認真真喊媽媽的戀人一聲“陳二叔”。
譚維維說不出貼心的話,卻開始用行動表達對母親的支持與關愛。
“維維有點擰巴。她對我好也要藏著,我有時候抱抱她,她是高興的但非要裝作不在意。”
“后來維維跟我說抱歉,我只想哭,她不用跟我抱歉,我理解的,我知道她這些年也不容易。”
年少的孩子有時候會粗暴地對待過父母。
但長大后自己也轉換了身份,就能理解父母的心。
對不起和我愛你是情意間最動人的和解。
而譚維維說:“如果可以,媽,我們一起出嫁。”
為媽媽創作并錄制出嫁曲《你呀》,“我想用這首歌抱抱她”。
2016年,陳亦飛在高原上向譚維維求婚成功。
而如今,兩人已經有了一子一女,生活美滿幸福。
從《浪姐》的舞臺,我們認識了純粹、強大掩映下的另一個譚維維。
她細膩,更懂得愛,更愿意傾聽,也知道了要理解他人的心情與感受。
在茫茫人海中,遇到真愛的幾率雖然沒有那么大,但遇到理解更為稀罕。
被世事磨礪的譚維維成為了一個溫柔而又有力量的人。
勇敢的姑娘,祝她一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