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卿心君悅
《玫瑰之戰》連刷30集,發現了一個關于中年未婚女人的真相。
終究,婚姻才是女人想要的歸宿。
當未婚被年齡綁架,將就還是堅持,已成為一個不愿去想,又必須要見面的問題。
縱然,有一往無前的孤勇,卻總是抵不過某一瞬間升騰而起的孤單、落寞。那一刻,是進,亦或是退,被逼著蜷縮在了一起,進退兩難。更別說,在進退的溝壑之間,還填充著無盡的不甘。
總以為下一刻就會遇到那個人,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抱著期待披荊斬棘地繼續前行,可最終等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玫瑰之戰》里的令儀就是如此。
令儀,冷厲風行的女強人,有自己的律所,做事有原則有底線,外貌出眾,舉止優雅,富有正義感且善良。
她有很多追求者,但年過40始終未婚。
至于背后原因,劇中通過她的三段“失敗戀情”,給出了真實答案。
花心男,上市公司老板
追求者1號:裘總,年齡50歲左右。
是某集團董事局主席,旗下有三家上市公司,典型的成功人士。
從經濟實力、人脈圈子、長相身形等外在條件來看,他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從性格人品角度來說,他不是一個好歸宿。
在令儀準備接受他的感情之前,出于謹慎,授意律所的一名年輕女律師葉勤勤去試探一下對方。
當一襲紅裙的葉勤勤,拿著酒杯走到裘總面前的時候,男人的眼睛就沒離開過葉勤勤那張漂亮的臉。不僅輕車熟路地主動提出互加聯系方式,還暗示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有這樣一種男人,他們的字典里從來就沒有過專一這個詞,最擅長的技能是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最大的特點是來者不拒,但概不負責。沉迷于花叢,卻始終片葉不沾身。與任何人結婚,都不會忠貞。
至于愛情與婚姻,在這類人的眼中,一個早已死去,一個就是個枷鎖。
裘總就是這樣的人。
這里需要補充一句:忠誠、專一,是愛情與婚姻中最基本的底線與死標準。不要妄想一個習慣性花心男人,在婚后會立馬變得忠貞不二。專一與忠誠,從來不是靠一紙婚書就能獲取的。
所以,在得到葉勤勤的回復之后,令儀毫不猶豫地與其斷絕了來往,這段“戀情”以告吹結束。
套路男,著名攝影師
追求者2號:白松愷
一個具有藝術氣息,溫文爾雅的攝影師。
從表面上看,白松愷是個極其細心且真誠的男人。
他通過借現金然后轉賬的方式,加了令儀的微信。之后,在朋友圈中看到令儀就餐的位置,遠程為令儀點了一份招牌甜品。
他們的走進很自然,沒有讓令儀感覺到任何不適。
而真正打動令儀的是白松愷的一段話。
在令儀卸下心防,問及白松愷為什么選擇成為一名攝影師的時候,他是這樣回答的:
“如果一般人問我,我絕對不會說的,但今天我愿意為你打開心扉……”
那一刻,令儀心動了。
對于大多數女人來說,都希望自己是被特殊對待的那一個,令儀也不例外。所以當白松愷表示,愿意為她破例去講述曾經經歷的時候,她是欣喜與滿足的。
只不過,她的欣喜與滿足很快被現實打臉了。
在令儀應邀出席白松愷的攝影展的時候,她看到白松愷被一群女人圍在展廳中間,侃侃而談地講述那段熟悉的話術——“如果一般人問我……”。
于是,令儀再一次迅速逃離開來。
事實上,白松愷表現出來的細心、真誠、特殊的對待,都是他精心設計的偽裝。他是個情場高手,不,或許更準確的說法是,他是個知道如何討女人歡心的情場老手。
如果令儀不是親眼所見,她根本想象不到這個文質彬彬的男人,是這樣的虛偽。
對于白松愷這種男人來說,女人是“獵物”,是可以通過偽裝與套路獲取信任和芳心的。他們喜歡這種游戲,更甚者他們也是為了利益。
畢竟令儀是那種一眼看去,就知道她是個有錢有條件的女人。如果能夠通過令儀獲取到好的資源、人脈來助力他的事業,這是白松愷最想看到的結果。
這里補充一點:懂得投其所好的男人,不一定都是渣男。但是,一個滿口謊言的男人,絕對不值得付出真心。
“普信男”,產科醫生
追求者3號:陳瑞麟
一個德國籍的私立醫院婦產科醫生。
陳瑞麟為人風趣幽默,善于講冷笑話,由于工作的關系,他自詡十分了解女人,包括生理與心理。
他對令儀的追求雖談不上熱烈浪漫,但進展十分迅速與精準。兩人只吃過幾次飯之后,陳瑞麟就向令儀求婚了。
面對陳瑞麟的求婚,令儀在驚訝之余,是存有一絲期待的。
雖然她不相信一見鐘情,但是一個男人如此短的時間里,就主動提出要娶她,且她沒有發現對方有任何不良動機,這對她來說,不僅是對她的認可,也是一種難以拒絕的誘惑。
畢竟這么多年以來,她的追求者有很多,但真正表達過想與她結婚的寥寥無幾。
看到這一幕時,我以為令儀這一次終于遇到了那個對的人,可陳瑞麟接下來的表現,再一次勸退了令儀。
求婚不久,陳瑞麟與令儀在一次吃飯時提到,他在國內的工作合同即將到期,希望令儀能夠跟隨他去德國。
在令儀問道,有沒有考慮過她的事業的時候,陳瑞麟說道:
“坦率地說,我認為一個女性,一旦結婚之后,事業就不應該是第一位的。”
也就是說,陳瑞德認為令儀應該為了他犧牲自己的事業,心甘情愿地成為一個全職太太,這是一個女人必須為婚姻做出的讓步,且是理所當然的。
面對陳瑞麟的要求,令儀留下了一句“我是覺得你太高看自己了”之后,優雅地轉身離去。
有一種男人,明明條件并不出眾,卻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已經優秀到了極致。他們的眼光很高,要求很高,但都是對別人而不是對自己。
同時,這樣的人通常會以自我為中心,完全忽略他人的想法與感受。在他們眼中,能夠得到他們的青睞,已經是恩賜。
就像陳瑞麟一樣,他以為令儀能夠跟他去德國,一定會欣喜若狂,迫不及待,甚至在他的潛意識里認為,令儀應該表現出感恩戴德的模樣。所以當令儀拒絕了他的提議時,他的第一反應是出乎意料。
事實上,陳瑞麟雖然條件不差,但是與令儀相比,沒有任何優勢。
人貴有自知之明。一個自負到如此地步,只考慮自己眼中沒有他人的男人,很難說是良配,至少他不會是令儀的良配。
愛難求
縱觀令儀這三段失敗的“戀情”,我突然意識到,中年未婚女人最大的隱痛,不是不想結婚,而是真愛難求。
令儀她想結婚,雖然她擁有足夠的資本繼續單身下去,可是,她還是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可以與她相伴一生的男人。
所以,她從來沒有一刀切地將追求者拒于門外,而是愿意給彼此一個互相了解的機會。
只不過,她的運氣看上去并沒那么好。
我曾認為越優秀的女性,對另一半的要求就會越高,這是令儀一直未婚的原因。
可從令儀的失敗經歷來看,我發現并不是我想的那樣。
就裘總、白松愷以及陳瑞麟這3個男人來說,一個太花心,一個滿嘴謊言,一個根本不懂得尊重,這不是令儀的問題,而是他們本身存在問題。
事實上,令儀的要求很簡單:專一、不欺騙、互相尊重。這幾個要求加到一起,不過就是一顆真心而已。
可就是看似簡單的一顆真心,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存在,這才是令儀始終未婚的原因。
這里還想補充最后一點:在令儀的身上,存在著很多值得大齡未婚女性深思與注意的問題。
其一,婚姻不該被年齡所綁架,結婚與否,是個人的選擇,不是他人偏見下的產物。
其二,年齡不是將就的理由,一段將就的婚姻,它的幸福指數或許還沒有單身時高。
其三,婚姻選擇要慎重。如果一個男人各方面條件都符合你的標準,唯獨一點你實在無法接受,那么請謹慎考慮,是否真的可以妥協,因為這個你無法接受的一點,很可能會伴隨你的整個婚姻,甚至后半生。
其四,任何時候,任何年齡,提高自立能力永遠不會錯。你的自立能力,不僅是你的底氣,也決定了你是否擁有更多選擇的機會。
婚姻不是一段感情的終點,而是一個全新的起點。好的婚姻,是歸宿,不好的婚姻,是墳墓,婚姻選擇,最忌盲目。
卿心君悅,一位情感觀察者,Ta說書評人、影評人。用文字溫暖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