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對一個綜藝節目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原因很簡單,大部分的綜藝節目都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鋼,而且一看就是好鋼,比如《中國好聲音》第一季,《樂隊的夏天》等。對于其品質和潛力是沒有疑問的。
另一類是鐵,就是好好地在它的類型內部打磨,干該干的事。做得好的話,也有成為鋼的潛力。
當然還有一種,是那種連鐵都不是的,就不在討論范圍之內了。并且大家都知道,自十年前《中國好聲音》開啟大綜藝時代以來(這句話我已經反復說過多遍),綜藝這條賽道上,幾乎已經沒有“入門玩家”了,大家起手都是在一個門檻線上。所以基本上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行或不行,第一季就能看出來,而且基本都是首季即巔峰。
而《五十公里桃花塢》,是那種少有的是鐵,卻具備成為鋼的潛質,卻最終仍然只是塊鐵的。
所以,我對這個節目確實有著某種“怨念”。
中國的綜藝節目在經過十年的大內卷后,基本上將各行各業、各個階層圈層領域都“卷”了一遍。時至今日,要說國綜還沒有什么沒有染指的領域,基本已經不可能了。
這也造成了一個契機,就是比如說一個對當下的中國不了解,或者不怎么深入社會的人,他要了解社會,了解當代,那么看綜藝就可以了。這就像九十年代陳丹青一直在國外,卻在2000年回國后聲稱對中國的了解并不遜色于國內的朋友,他的方法就是看電視劇。
而當下的電視劇領域雖然也“卷”,但還沒有達到國綜那種軍備競賽、無所不用其極的程度,因此開挖的潛力還是很大的。
說回綜藝,在卷了十年以后,要說整什么新的花活,基本上已經很困難了,甚至以往的捷徑:抄國外綜藝,也不好使了,國綜目前的創意甚至也有了反向輸出的例子。
所以《五十公里桃花塢》出現的時候,我是很有耳目一新之感的:一群各式各樣的文藝工作者,有閱歷,有人脈,有錢,有閑,到一個類似世外桃源的地方開展群居生活,創造一個心目中的理想社區。這一聽就包含著各種豐富的可能性和想象力。
是的,雖然類似的群居綜藝以前不是沒有過,雖然節目組定位自己是“社交觀察真人秀”,但《五十公里桃花塢》的出發點卻確實是這些年來綜藝的一股清流。原因就是它難得地脫離了“卷”的意味。
從《中國好聲音》開始,國綜一直彌漫著濃濃的硝煙味和競爭意識。當年《中國好聲音》火爆之后,隔壁的東方衛視馬上上《中國夢之聲》,還將中國臺灣的王偉忠請了過來。這位打造過《超級星光大道》的臺灣省“綜藝教父”盡管見多識廣,進了演播室還是被嚇到了,說“機器多到不像話。”
是的,雖然國綜也有《向往的生活》之類的慢綜藝,但這基本還是一個類似明星度假+藝術人生之郊外版的節目,提供的主要是情緒價值。
而《五十公里桃花塢》既然提出了“理想社區”這一理念,自然具有更多的建構性意味。而第一季又有蘇芒等具備商業經驗和視野的人坐陣,又有陳陳陳這樣的藝術家來提供“奇思妙想”,完全可以期望嘉賓們玩出些不一樣的東西來。
然而結果是令人失望的,這群嘉賓似乎仍然只是當來度假的。蘇芒作為在座最資深的人之一,居然只貢獻了“650不夠”的梗。
而張翰本來似乎是想有所建樹,但最終也是淺嘗輒止。最終,嘉賓們終于找到了一條不讓自己或節目顯得太無聊的賽道,那就是不停的整秀,搞派對。
這種將理想社區變成“鄉村大舞臺”的方式,當然是降了不止一個檔次。因此這個節目第一季在我這里就結束了。我沒有關心過后續的東西,也沒有想過去發掘其中有什么意義。
但是萬萬想不到,這節目居然還有第二季。而且還在首播時擺出一副非關注不可的架勢,上了那么多熱搜。
好吧,既然這么積極,那就看一下。結果仍然讓人大失所望,節目組整了一季度,居然還是宋丹丹出來當“惡人”,而提出的還是那個毫無新意的方案:晚會。
雖然王傳君出來唱黑臉也不讓人意外,但是也沒有提供更多的情緒價值,甚至現在“反人設”已經成了網友的一種習慣性反應,網絡上,批宋丹丹和批王傳君的居然旗鼓相當。
可那又如何呢?《五十公里桃花塢》的創作團隊是打造過爆款綜藝《爸爸去哪兒》的謝滌葵團隊,“理想社區”這個idea更是直達人們的痛點和癢點,我甚至認為嚴敏是受此啟發才做了《新游記》。因為一切的綜藝節目,本質上都在做兩件事:表達當下,表現未來。
所以,看到這么一盆本來可以做滿漢全席的食材做成了大排檔,而且不是第一次是第二次,確實讓我油然而生“恨鐵不成鋼”的心理。
不過,說實話節目組還是做出了一些改變的。比如上一季,本來是社交融合,結果因為各自分居,形成了小圈子,所以這一次搞全員大通鋪。
比如上一季因為沒有強規則限制,最后變成了party嘉年華一秀到底,這一次引入了“貢獻值”,強迫嘉賓主動參與勞動。
但這些依然是換湯不換藥的舊綜藝邏輯,類似的競技性、參與性我們在任何一個真人秀綜藝都不少見,又有什么新鮮呢?
于是,在第二集里終于放出了“大殺器”,就是讓所有成員內投出最不受歡迎的組員接受“懲罰”:獨自一人上荒島。
說實話,第一次看到這條規則引入的時候,我心里油然升起一股火。倒不是說這個“懲罰”有多離譜,畢竟以往的類似生存秀如《烏托邦》等里面也有這個環節。
這實際上是一個很典型的心理學實驗,有很多種版本,比如:你和你的朋友一起坐在一個小船上,小船正在漏水,為了大家必須要把某幾個人扔進水里。
這類測試,本質都是在測試個體與群體的相容性。簡單地說,如果在這類測試中,被投票投出去的,大多會受到極大的心理創傷,并且不問年齡、性別、職業等。
通常來說,作為群居動物的人類,從遠古開始,“被群體排斥”是一個離“死亡”非常接近的概念。接下來的就不必闡述了。
因此,這條“規則”最終開始生效的時候,首先受到了“大家長”宋丹丹的反對,在這點上,我認為她的反應是正確的,盡管是徒勞的。
最終,這條規則因為王傳君的“主動請纓”而得到了轉圜式的解決,并且因為武大靖等人后續趕來“陪伴”而得到了一個有人情味的收場。
但這仍然無法扭轉我對于節目組“恨鐵不成鋼”的心態和從第一季開始的“怨念”。
實際上,另一款以素人為主角的生活實驗節目《我們15個》早在2015年就出現在我們眼前,而且是以長達一年、24小時直播的方式呈現的。
這個節目的聲勢很大,但最終有點虎頭蛇尾,因為其復雜程度顯然超過了制作團隊的想象。其“建設理想社區”的實際效果也并不盡人意,據說一個廁所都建了大半年。
但這至少給我們積累了很多另類的經驗,有很多社會學家等也從中發掘出了很多意義。
而《桃花塢》的意義在于哪里?明星團建?社交觀察?從整個節目的進程看,除了一開始的幾個明顯的賣點創造了幾個熱搜,還有名不副實的“塢學”之外,幾無建樹。
其實另一個“本來可以成“鋼”,但最終成為了“鐵”的綜藝也是鵝出品的《我和我的經紀人》,前幾集以“楊天真綜藝首秀”、“大尺度”、“臺前幕后大曝光”等賣點而迅速出圈。
但等紅了以后,節目也迅速開始“擺爛”,當出現張雨綺給楊天真當助理這種情節后我就覺得完全可以不必看了。
我理解現在各個制作團隊為了“爆款”而絞盡腦汁、為了KPI無所不用其極的壓力。但我認為,如果有了好的idea,卻沒有能力或意愿去“打硬仗”,去消化其中的精髓,而是作為營銷的噱頭,那就不要碰。
比如《五十公里桃花塢》,明明有著很好的創意,卻最終只是讓嘉賓進入舒適區,除了“開party”就沒有其他的大事可干。在這點上,我甚至認為陳陳陳的那些個失敗的“行為藝術”實驗都比那些party更有價值。盡管嘉賓們“配合”的不多,但“不配合”也是一種態度的展現。
事實上,要求一群文藝工作者展現對“理想社區”、“美好生活”的想象和實踐能力,可能本來就是一個有點苛刻的任務。因為文藝工作者最重要的生存法寶就是他們的“藝術人格”,要求他們以折損“藝術人格”的方式去給理想社會、未來生活添磚加瓦,可能確實超綱了。
所以,我是不希望這個節目再有第三季,其實第二季都十分勉強。
從本質上,“綜藝”就不是一個適合與現實接軌的門類。人們看綜藝,其意義大多是“脫離現實”,而另一面,則是“極度拉近與夢想的距離”。
舉個例子,大家應該很熟悉這樣的橋段:某某嘉賓在臺上動情的說起很多年未謀面的某位朋友,然后主持人說,你看看他/她就在你身后。當然也有反套路的。第二季《樂隊的夏天》中馬賽克主唱夏穎曾在臺上說起初戀女友的事情,然后很“自然”地問馬東:那姑娘在哪呢?
馬東的反應是:一愣,然后忙不迭的說:別,你千萬別給我提這個要求。然后面對鏡頭說:那位姑娘,您隨意!
雖然我們大多時候都試圖在綜藝里尋找“甜點”,反映現實也并不是綜藝所長(那是紀錄片的責任),但問題一直是不變的:假如沒有理想,我們還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