飾演過“林彪”這一角色的演員有很多,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的演員也更加年輕化,在電影《古田軍號》中,張一山還飾演過22歲的“林彪”。
可最初的那些影視作品,想要飾演好這個復雜的角色,也確實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有一位名叫馬紹信的演員飾演的“林彪”,讓無數人都感慨不已,他就像是一桿標尺,也開創了熒幕上“林彪”形象。
馬紹信和《大決戰》
在20世紀中葉的人民解放戰爭當中,遼沈、淮海、平津這三大戰役共同被稱為最輝煌的篇章。
為了讓更多人詳細了解這段歷史,在新中國成立之后,黨史界和軍史界一直都想通過電影的方式將它表現出來,這也是三大戰役親歷者和軍隊指戰員的愿望。
很多電影工作者,也期待著這一天能夠早點到來。
特別是在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很多過去做不到的事情漸漸被提上日程,其中就包括“拍攝三大戰役”。
在這些新的變化當中,也離不開各位重要領導的親自關心和過問。
1982年,胡耀邦親自審查了電影《西安事變》,也對八一制片廠的《風雨下鐘山》提出了重要的意見。
他提到:“現在八一電影制片廠在拍攝反映1949年歷史的電影,這是很好的,1949年是中國歷史上偉大轉折的一年,也是震撼世界的一年。”
當時,他還說:“在拍攝這樣重大歷史題材的影片,涉及到黨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對內對外都可能產生重大的影響,宣傳部門一定要把好關,我們這些老同志也能夠幫忙出出主意。”
4年之后,八一廠根據部分首長的指示,組建了《三大戰役》劇本創作組,這部劇,楊尚昆一直都保持著極大的關注。
他還要求過,應該將片子拍攝地更加具有觀賞性,那么廣大群眾才會喜聞樂見。
甚至,對于影片的預算問題,楊尚昆都有過考慮,他說過:“拍攝三大戰役,就要舍得花錢,可能要一個億,就是要一個億也該花。”
這樣一來,對于拍攝初期的各種顧慮,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
劇本的創作者也突破了以往戰爭題材電影的一般模式,很好地達到了史和詩的相互結合,完全實現了楊尚昆對于劇本的要求,使得這部劇在最初的時候就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而在創作期和拍攝期當中,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楊白冰也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劇本一共改了8次,幾乎每一次楊白冰都會認真審閱,還會提出具體的要求。
其中,也不乏一些難以刻畫的人物角色。
三大戰役中,遼沈戰役和平津戰役都有林彪的參與,況且,林彪還是其中的重要指揮員之一。
那么若是要真正拍攝出一部反映歷史真實情況的電影,那就很難繞開這個重要人物。
在最初電影拍攝的過程中,有不少劇組成員都覺得反映林彪會產生些麻煩,主張不要拍攝林彪的部分。
還有人提出要對林彪“一筆帶過”,出現幾個側身的鏡頭也就算了。
基于這些,劇組成員們形成了一定的思想爭論,主要還是關于林彪的形象究竟如何塑造。
在這些分歧下,最終還是沒人能夠拍板,這個問題若是解決不好,那么就會直接影響到《大決戰》的創作和拍攝,看來,還必須得讓能夠拍板的人來做決定。
楊尚昆很快便知道了這些問題,他立即作了重要指示,表示一定要實事求是。
他的表態也極為重要,相當于“松綁”了林彪的形象,大家也可以實事求是地反映一些和林彪相關的場景和細節。
由于林彪在東北戰場上的重要作用,劇組在篩選角色演員的時候,也下了一番功夫。
他們對比了30多個“林彪”,經過了反復篩選,最終確定了讓黑龍江省雞西市人民藝術劇院演員馬紹信前來出演。
馬紹信得知了自己要出演林彪之后,也感覺事關重大,必須做萬全準備。
他除了在劇組的相關準備工作之外,還在其他地方下了一番苦功夫,先后拜訪了原四野高級將領羅榮桓夫人以及劉亞樓夫人,還采訪了林彪的秘書夏桐和四野作戰處處長蘇靜。
林彪的女兒林豆豆,也和馬紹信見過面。
經過馬紹信的大量走訪調查,再結合相關史料,他發現林彪是一個很少說話且性格內向的人,他的夫人一天說的話都能頂得上他一個月所說的話,也很少拋出什么手勢或大動作,總體比較沉默。
而從生活方面來看,林彪不抽煙也不喝酒,甚至連茶都不去喝,唯一的愛好就是研究地圖和吃黃豆。
在林彪的身邊,最常見的東西也就三樣:紅色的鉛筆、黃豆以及地圖。
在那些采訪的過程當中,馬紹信認真做了筆記,回到劇組之后又反復揣摩,從而精確把握住了林彪的性格特點,塑造出了林彪的形象。
在劇組拍攝的過程中,最難被塑造和拍攝的人物,同樣是林彪。
在馬紹信飾演林彪亮相的時候,鏡頭先是對準了他的背影,此后再慢慢拍攝他轉身的過程。
這個動作在設計方面非常出彩,“背影”可以表達出一個莊重的形象,而他轉過頭來后,觀眾們卻看到了一張陰沉著的臉,將這個歷史人物推向了一定的特殊位置上,還勾勒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
這個鏡頭,也成為了經典。
表演的過程中,馬紹信也充分掌握了“火候”。
在帶領“師級以上干部”在帽兒山看地形的時候,“林彪”則表現得干脆利落;布置了作戰任務之后,他甚至不會留大家吃飯,也展現出不近人情的那一面;后來在戰斗的過程中節節勝利,林彪的喜怒也完全表現不出來。
這種表演也代表著一種“還原”,讓人十分嘆服。
至此,馬紹信老師所飾演的林彪,已成為熒幕上的經典角色。
《大決戰》的幕后
《大決戰》這部劇所承載的期望實在太多,每一個角色都至關重要。
當時,《大決戰》在拍攝的過程中也是史無前例的,八一廠一千多個職工當中就有八百多人參與了拍攝,所用的各項物資,也堪稱是軍事片之最。
在精心編導之下,影片人物也徹底突破了臉譜化的俗套,采取了“精神上平民化,細節上生活化”的手法,在表現開國元勛們叱咤風云的過程中,還將更多的筆墨伸進了他們的內心世界,這些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馬紹信也是在這樣的總體要求下飾演林彪的,更是讓這個角色有了深刻的“歷史融入感”。
電影的拍攝一共進行了5年的時間,每一年都非常關鍵,里面的不確定因素實在太多。
時任主席還在看了樣片后高度評價說:“不少歷史人物,在一生當中都有許多變化,在描寫他們的形象時,要實事求是,按照歷史發展的最終結果,《大決戰》在這方面的創作就非常成功。”
剛剛公映之后,這部片子迅速獲得了普遍的歡迎,香港的《文匯報》、《大公報》等報紙也對此作了報道,稱贊它藝術感染力很大,是一部好電影,此外,這部劇在海外也產生了極為良好的反響,美國和日本方面都對這部劇作出了正面評價。
不少重要的領導人也都看過這部片子,對片子里面的角色也都有著印象。
鄧小平還評價過:“拍得很好,我每年都要看一遍。”
馬紹信也憑借著這部劇,成為了飾演林彪的“專業戶”,后來他又在《大進軍》等影片中繼續飾演了林彪的形象,至今都在很多觀眾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表演自然且純真,透露著一種讓人難以抗拒的藝術魅力。
“我不要他的傷亡數字,我只要塔山!”
這句話也同樣是電影《大決戰》當中的一段臺詞,冷漠且嚴肅的表情,成為了不可復制的經典片段。
他的表演力,還引起了楊尚昆的注意,能讓中央領導都嘆服的演員,恐怕也極為罕見。
馬紹信曾回憶過,當年在《大決戰》完成之后,楊尚昆接見了劇組的主要演員,剛看到大家,便急切地詢問“林彪”在哪里,有人便指著后面的馬紹信,楊尚昆同志立即走了過來,緊緊握住了馬紹信的手,還抖了抖,眼里充滿了溢于言表的復雜感情。
對于馬紹信而言,他最應該感謝的也是楊尚昆。
若不是楊尚昆那些至關重要的話語,恐怕電影就沒有辦法給大家呈現出如此成功的一個角色,那么《大決戰》就沒有真正做到還原歷史脈絡,在真實性和藝術性上都會大打折扣。
在馬紹信之后,也有多位演員飾演過林彪,包括德藝雙馨的李雪健老師和新生代張一山等,他們飾演的“林彪”形象也同樣很好,也得到了業內業外的普遍認可,不過,他們似乎還是沒有達到馬紹信的歷史高度。
通過網友們的評價來看,特別是年齡稍長的一代人,都對馬紹信老師飾演的林彪念念不忘,這是他取得的巨大成功。
從馬紹信的相關介紹來看,馬紹信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也是省、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在“林彪”之后,他又在《鐵血昆侖關》、《黃土嶺1939》、《林海雪原》等影視作品中飾演過角色,還曾飾演過中村正雄、座山雕等角色,在這些角色當中,他竟能奇跡般地跳出“林彪”的框架,這也是他本人的重大突破。
特別是在塑造“座山雕”這個角色的時候,馬紹信身著普通山民的衣服,走路也輕手輕腳的,給人最初的印象是一個普通老大爺,可透過他的眼神,總能讓人感覺到不寒而栗,暴露了他的土匪本性。
觀眾們都紛紛感受到:在整部劇中,“座山雕”的眼神是最有“戲份”的,也是最為精彩的。
在《界碑》等電視劇中,他還飾演過村支書的形象,在什么位置上就是什么模樣,這也使得他受到全國影視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他將“中國話劇藝術研究院金獅獎”、“第十二屆金雞電影獎最佳表演特別提名獎”等多個獎項紛紛攬下,這些榮譽,也足以讓他被載入文藝史冊。
在生活中,馬紹信也更是情系家鄉,始終都在關注著家鄉的影視表演發展。
令人遺憾的是,根據“雞西文聯”發布的唁電消息,馬紹信同志于2022年3月15日不幸因病逝世,享年86歲。
雞西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也表達了哀思之情:馬紹信的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敬仰的文藝界前輩、一位極為優秀的表演藝術家;謹此,我們表示深切地哀悼,并對其家屬表示深切的慰問。
他逝世的消息很快傳播開來,不少人都轉發了這則令人悲痛的消息,網友們也紛紛回憶起了馬紹信老師在熒幕上給大家留下的印象,他曾因極強的角色塑造能力還在網絡上走紅過一段時間,被大家形容為“不定型的特型演員”,這也是大家對他最好的肯定。
在馬紹信老師逝世5個月后,雞西市委、市文聯還聯合舉辦了一場“馬紹信德藝雙馨事跡座談會”,感受著他的精神。
參考
6歲演員馬紹信去世,曾在電影《大決戰》中飾演林彪 觀察者網
楊尚昆談《大決戰》劇本:寫林彪一定要實事求是 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