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文當年藝考時,碰到了只有20歲的吳彥祖。王志文媽媽在旁邊跟王志文說:“這男孩太帥了,他進去了沒你混的。”
1984年,18歲的王志文立志考北電,成為一名演員,但上海當時沒有考點,考生只能自費去成都參加初試。
于是王志文就拿著家里一個月的生活費去成都考試,初試很順利,王志文如愿取得了復試的機會,回家的途中卻遭遇車禍,腿部嚴重受傷。
就在所有人都建議王志文放棄考試,哪個藝校會錄取一個殘疾人呢?但王志文卻不甘心就這樣一生平庸,他說:“就算是爬,我也要爬進北電的大門”
在親友的幫助下,王志文被擔架抬進了考場,躺著參加了高考,最終,依舊以“文化課第一名”的成績被北京電影學院錄取。考進北電后,王志文卻并沒有在表演方面有多大的建樹。有老師對他說:“我們招你進來,是為了讓你學習當老師的!”
一次,王志文被導演張軍釗,邀請出演電視劇《弧光》,在拍了1個月后,導演就要求換人。張軍釗嚴肅地對王志文說:“你不會演戲,我要換人!”之后的2部戲,也都反響平平,這讓心高氣傲的王志文十分郁悶!
直至1993年,王志文憑借著8集的電視劇《過把癮》成功走紅,成為了當時許多女孩子心中的“男神”。在短短的8集電視劇中,王志文將男女相識、相戀、結婚、離婚、復婚的復雜情緒,演繹得淋漓盡致,劇中男女主的愛恨糾葛,也讓觀眾直呼過癮!
王志文的演藝之路,自此開啟,爆紅后的王志文片約不斷,王志文也以百分百的敬業精神對待每1個作品。《天道》中的丁元英,《手機》中的嚴守一,以及《黑冰》中的郭小鵬,無一不讓人印象深刻。
王志文在《黑冰》結尾處,12分鐘長達1700字的個人獨白,更是被稱為“教科書般的演技”。老戲骨王勁松這樣評價王志文:“他的戲可以不用看,用聽的就可以!”2006年,王志文用《天道》,向觀眾們展現出了“沉浸式”表演的真諦。
王志文也算是年少成名,他的《南行記》《皇城根兒》《黃金時代》《黑冰》《天道》,每一部都讓人印象深刻,不管角色怎么變化,他都應對自如。
拍了這么多年的電視劇,其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角色,還是要屬《天道》里的丁元英,當初導演本來看好李幼斌,可試鏡后發現李幼斌的氣質與丁元英不符。導演翻了圈內很多男演員的資料,最后才決定叫王志文來演。
王志文看過原著后,立刻就被內容吸引住了。為了走進主角丁元英的內心,深刻理解臺詞表達的思想和內涵,王志文推掉了所有的劇本,專心致志在家里研究了半年。
在電視劇《天道》中,丁元英就是一個這樣不遵從傳統文化的特殊存在,把社會規則看得透亮的高人,他可以放棄幾千萬的資金,回國過上隱居的生活。也能在喜歡的女人面前,選擇退后。他的一切都遠遠超出了人類的認知。
“《天道》這部劇,它和其他的劇不同,其他的劇,要么商戰,要么破案,要么懸疑,要么喜劇,要么情感,要么勵志,而《天道》這部劇,可以說它什么都不是,也什么都是。”
2008年《天道》一開播就被譽為是國產商業劇的“天花板”,深受觀眾追捧!至今這部劇在豆瓣上仍然是9.2的超高評分!
可惜的是,在2008年電視劇播出后,因劇中人物刻畫過于真實,并且因為涉及太多“商業潛規則”因此被禁播。直到十年后的2018年才重新修改上架。因此,現在看到的《天道》電視劇已經是被刪減過的,看起來總是不夠連貫!
好在《天道》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逃過一劫,內容全是未刪減,非常值得一看!
《天道》改編自豆豆原著作品《遙遠的救世主》,劇中做了不少刪減和回避,想要了解精髓內容,最好還是看原著。除了《遙遠的救世主》,豆豆還有另外兩部經典作品:《天幕紅塵》、《背叛》,這三部作品一起被稱為“豆豆三部曲”,分別代表三個境界:
《背叛》講的是生存哲學,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遙遠的救世主》講的是思想覺悟,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天幕紅塵》講的是紅塵修行,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這部書的作者豆豆,也非常傳奇和神秘,高中學歷、工人出身、長居海外,卻一口氣寫了三本書,內容涉及文學、歷史、宗教、哲學、政治、經濟、數學等,一本比一本精彩,一本比一本深刻!
人這一輩,活的就是認知,認知水平在什么層級,就會活成什么樣子。你永遠過不上和自己認知不符的生活,也永遠賺不到超越自己認知的財富,想要突破和改變自己,從提升認知開始。
如果能參透一點,就絕對能跑贏了絕大部分人的認知,從此打開人生覺醒的大門,做一個少數清醒的現代人。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救世主,真正的救世主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