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流浪地球》后劉慈欣面對記者的采訪,他提到了庫布里克的電影《2001太空漫游》。于是小編抓緊時間看了這部電影。這部電影1968年拍攝,那個時候美國還沒有登上月球,可以說是科幻片的鼻祖。這部被稱為太空歌劇的電影,配音十分宏大,再加上一些莊嚴肅穆的太空場景,讓人體會到1968年那個年代教科書式空前的科幻感和視覺特效。除此之外,更能讓人體會到的是人類在宇宙面前的渺小和對宇宙未知的恐懼感。
宇航員們站在月球基地的黑石碑面前
電影中提到了高緯度文明‘’黑石碑‘’,人類在月球發現了一處石碑并且進行了絞盡腦汁的研究,石碑仍然紋絲不動,石碑的表面超級光滑,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中的水滴也是這種類似的超級光滑形態。決定一個文明的高級程度的,不是宇宙飛船做的多大,有多么強大的毀滅性武器,而是這個文明在微觀上的精細程度,像‘黑石碑’這種能把飛船表面做的超級光滑,刀槍不入的水平,正是對這個高級文明的科技水平的真實體現。
劉慈欣曾自嘲,”我所有的小說都是對《2001太空漫游》這部小說的抄襲。‘’不難看出,《2001太空漫游》這部電影在科幻片影史上奠定了其之后五十年至今的科幻電影標桿。像好萊塢《星際穿越》這部硬科幻,男主角最后進入高緯度生命構建的‘超立方體’時的場景,也是對《2001太空漫游》這部電影最后主角進入黑石碑所經歷場景的模仿和借鑒。
《2001太空漫游》這部電影讓人感覺有些壓抑,它同時也給我們帶來思考,人類在接觸高緯度文明時,高緯度文明究竟是如何跟我們交流的?就像人類幫助螞蟻認識三維,人類會用一個中介給螞蟻搭建進入三維空間的渠道,這樣才能順理成章的使螞蟻進入三維并在現有知識水平的程度上理解三維。同理,高維生命幫助人類理解四維或者更高緯度,也是利用類似的原理,為人類搭建一個‘超立方體’或者《2001太空漫游》中主角進入的高維生命打造的歐式宮殿,都可以看做是高維生命為人類建造的中介,幫助人類理解‘平行宇宙’,‘四維空間’等概念。
飛船通過黑石碑穿越歐式宮殿
《2001 太空漫游》這部電影最后,男主在高維度生命構建的歐式宮殿里看到了平行宇宙里的自己,或者說迅速的過完了自己的一生。最后黑石碑出現,躺在床上即將死去的男主化作一個發光的孩子,進入了黑石碑,黑石碑將他帶回了地球,這個孩子被叫做‘星孩’,星孩的體積看上去比地球要大得多,這是因為,男主在進入黑石碑后看到的高維度生命體是以一種團狀能量體的形式存在,他們擺脫了肉體束縛,不受時空的限制,星孩正是他們利用人類的軀體制造的地球‘超級人類’,而這個孩子,承擔著人類文明進步的任務,重新回到地球,為地球帶來改變。
作為科幻片的業界鼻祖,庫布里克當年是花費了4年時間拍攝,那個時候的技術水平做出來的特效,我們今天重看這部電影,仍然覺得很不可思議。甚至,這部電影的小說原作者克拉克曾預言,中國將在21世紀崛起,現在來看他確實是對的。同時,1968年的這部電影中竟然出現了平板電腦、AI人工智能等科技產品。更神奇的是,在一間月球艙的墻上竟然貼著一張2008北京奧運會的海報,難道克拉克是穿越時空到未來后又回去寫的這部小說嗎?不知道大家怎么認為的呢?大家可以在評論下方留言,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