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純翻車的事,發酵了好幾天。
駕車逆行、丟垃圾,素質堪憂。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件事的后續走向。
在馬思純的道歉微博下方,熱評第一竟是在勸她別再戀愛腦。
不僅如此。
《斷·橋》中的無病呻吟式表演,也被說成是戀愛耽誤了演技。
連帶抑郁癥病情,也被質疑真實性。
甚至一度發展成退圈警告。
這樣的指控并不只針對馬思純。
前陣子,張子楓在《天才基本法》中的演技被指滑坡。
就有人歸因于戀愛腦。
甚至余秀華被家暴后,也有不少人認同「戀愛腦活該」的論調。
「戀愛腦」仿佛已經成了當代絕癥、萬惡之源。
但,真是這樣嗎?
人人都罵戀愛腦,那到底什么是戀愛腦?
這個詞誕生之時,諷刺的是一種愛情至上的思維。
戀愛腦們一旦陷入愛情,就拎不清輕重是非,甚至會為親密關系扭曲底線。
就像《惡作劇之吻》中的袁湘琴。
她所有的生活重心,都在男神直樹身上。
工作選擇、人生規劃全數圍繞直樹展開。
不斷承受對方沒來由的冷暴力,還能無底線地原諒一切。
種種表現,讓袁湘琴這一角色的口碑在當下180度大反轉。
從惹人憐愛的小白兔,變成了人人喊打的「愚蠢」代表。
還有《夢華錄》中林允飾演的宋引章。
她不顧勸阻,放棄一切與渣男私奔。
結果被騙財騙色,遭到暴打后栓在后院。
此后仍不吸取教訓,時隔不久再次戀愛腦上頭,踏進相似的陷阱。
觀眾還未等到反轉就已氣到棄劇。
衍生出了#油爆琵琶#等一系列針對該角色的吐槽熱搜。
人們對戀愛腦的反感,本身是出于對女性獨立自強的期盼。
希望女性能夠不依附于他人,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但隨著這種思潮的愈演愈烈。
事情也開始變味了。
只要是談戀愛,就會被蓋章成戀愛腦。
而此后發生的所有壞事,都成了戀愛腦的鍋。
正如馬思純,與樂手男友的戀情一直不被看好。
因為男方在網絡上聲名狼藉,疑似渣男。
勸分之聲經久不息。
而與此同時,馬思純在《七月與安生》的事業高峰后就開始走下坡路。
演技不見長進,還幾度中斷演戲。
兩件事被網友們聯系到一起,「戀愛腦」的罵聲鋪天蓋地。
大家不愿看到一位拿過金馬影后的女演員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這樣的擔憂可以理解。
但,馬思純的事業啞火,真的和戀愛有關系嗎?
據她所言,中斷拍戲是因抑郁癥病情嚴重不得已為之。
而如今在《斷·橋》中的演技固化,暴露的是早已存在的問題。
從馬思純對張愛玲小說的讀后感中可以看出。
她對戲劇矛盾的理解總是容易停留在淺層,簡化為青春傷痛文學。
結果就是把本應復雜的心理活動,統統轉化為自我沉溺的虛無痛苦。
仰頭,苦笑,眼神放空,肢體扭動……
套路化的演繹,只有情緒而沒有思考,難以引人共情。
之前被群嘲的抑郁癥表演片段,以及《第一爐香》中都是如此。
至于逆行扔垃圾,明顯是素質問題。
與戀愛腦沒有直接關系。
而用戀愛腦去質疑抑郁癥的真實性,更是荒謬。
同理,把張子楓蓋章成戀愛腦,把演技問題歸咎于談戀愛,也是過于簡單粗暴。
新生代演員礙于年齡限制,缺乏生活閱歷。
再有天賦的演員,也不可能全憑想象塑造角色。
所以感受派的張子楓,走出童星階段后在演技上的局限性也暴露了出來。
可見,戀愛腦耽誤演技,就是個偽命題。
那么為什么許多人深信不疑呢?
本質上還是一種二極管思維。
為了勸女性獨立,就把戀愛塑造成洪水猛獸。
為了論證戀愛腦的不可取,就無限夸大談戀愛的殺傷力。
不分青紅皂白地把所有問題都歸咎于它。
仿佛在說:看吧,這就是戀愛的后果。
而這不可避免地導致,親密關系被妖魔化。
所有陷入愛情的女性,都難逃審判。
人們對戀愛腦女主罵得有多狠。
就把事業型女主捧得有多高。
許多昔日不溫不火的角色,都乘上了這股東風。
被打上了「人間清醒」的標簽,重新贏得青睞。
比如曾經火爆內地的臺偶劇《放羊的星星》。
女二號歐雅若為了擺脫家暴父親的陰影。
努力進入最大的珠寶公司,還一路拼到首席設計師的位置。
為了獲得更好的人生,她幾次三番利用自己的感情。
當時歐雅若一角得到的觀眾評價十分負面。
現在卻反倒多了些肯定與理解之聲。
而《小魚兒與花無缺》中的大反派江玉燕,一躍成為翻紅人氣角色。
她雖然一直喜歡花無缺,卻從不戀愛腦。
一路專注搞事業,殺到只剩劇名。
「縱有三千面首我也一定不會虧待你」的發言十分女王。
讓她成了目前最「實至名歸」的美強慘大女主。
不難看出,對戀愛腦的標準已經極端化。
形成了一條針對影視劇女主的三觀審判紅線。
只要女主全情投入談戀愛,觀眾心里就開始亮紅燈。
《夢華錄》此前口碑翻車,一度被認為是「雙潔」人設爭議所致。
但其實,也與反戀愛腦思潮不無關系。
前期女主清醒洽談分手費,不自命清高。
甚至還主動與男主避嫌,不事事求取庇護,與姐妹們自己搞事業。
十分符合現代獨立女性的標準。
因此博得好評一片,一度在豆瓣拿下報復性的8.8高分。
但后期角色就回歸到傳統女性形象上。
依附于男主,把男主掛在嘴邊。
于是,輿論又出現了逆轉,諷刺其為「嬌妻文學代言人」。
觀眾在古偶劇中過度投射了對于現代女性的獨立要求。
曖昧可以,依附不行,戀愛腦更是罪上一等。
但其實,這種絕對獨立的要求已經與故事背景割離,變成另一種懸浮。
戲里戲外,戀愛腦幾乎成為一個女性的絕對黑點。
人們對獨立女性的標準越來越高。
不僅要經濟獨立、人格獨立,還得心無旁騖地搞事業。
最好再斷情絕愛,和親密關系劃清界限。
按照這樣的標準。
最完美的大女主,大概是滅絕師太。
顯然,這已經是一種矯枉過正。
投入親密關系,就一定會失去自我嗎?
其實不然。
韓劇《柔美的細胞小將》系列的女主柔美,看上去也十分戀愛腦。
她一直執著于尋找生命中的Mr. Right,在戀愛中不停患得患失。
但實際上,每一段戀愛對于她來說反而是成長。
本身不夠大膽的她,雖然有著文學才華,卻甘于做一個普通的職員。
直到在與一任男友的交往中,得到欣賞和鼓勵,才決心辭職追夢。
可最后,她依然對這個看上去完美的男友提出了分手。
將自己作為人生的唯一主角,如愿以償成為了小說家。
把戀愛等同于不夠獨立,何嘗不是一種偏見。
而現實中,這樣的偏見已經深入人心。
以至于人們紛紛追捧它的對立面,把不戀愛等同于獨立。
「智者不入愛河」之類的金句風靡社交平臺。
女明星的離婚分手常常博得滿堂喝彩。
不久前,孫怡董子健發布離婚聲明。
孫怡手持「遠離男人」手機殼自拍,被夸「美女清醒」。
毛曉彤也因與陳翔果斷分手,贏下了極好的路人緣。
女性在非良性的關系中及時止損,本是好事。
可現實生活并非爽劇,切斷一段感情絕非易事。
大多數女性遠遠沒有女明星們那般的經濟實力和抗風險能力。
許多遭遇家暴,卻因復雜現實沒辦法干脆離婚的女性。
在當下常常會被看作是戀愛腦,而被祝福「與渣男鎖死」。
這何嘗不是一種針對女性的冷漠和傷害?
就像昨日網紅卡琳娜的丈夫仲尼被曝出軌。
網友紛紛勸卡琳娜離婚單飛。
因卡琳娜為丈夫解釋,隨即被網友罵戀愛腦。
本是男方的過錯,戀愛腦指控卻讓女方為其埋單。
詩人余秀華被渣男家暴,在直播中受辱。
卻被說成是因戀愛腦自作自受,根本不值得同情。
家暴是人品問題,更是法律問題。
一句戀愛腦活該,卻將責任全數推至受害者身上。
同時,男方的惡劣暴行也因此被合理化,變得情有可原。
這難道不是新型的受害者有罪論嗎?
如今的戀愛腦指控,已經遠遠超出了好意提醒。
人們太想拯救戀愛腦了。
但現實卻是人各有選擇。
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添上一抹戾氣之后,就變成了攻擊與詛咒。
打著正義旗號的暴力之下,「好意」所剩無幾。
拳拳助人之心固然可貴。
但過猶不及,真的會變成落在女性身上無形的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