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蝶曉夢/透過故事看本質
一個值得你關注的原創情感號
插圖/來源于網絡
人生就像一輛永遠向前行駛的列車,一路上我們會遇到各不相同的風景,經歷截然不同的路況。
為了能夠更加平坦的到達目的地,在每一個階段我們都會樹立不同的目標,并隨之調整合適的心態。
人生初期,我們依附于父母,在學習中拼搏。
成年以后我們開始在職場上拼殺,努力為自己搏出一條光明大道。
而中年以后,我們要拼的是家庭。
人生不過是在合適的年紀做合適的事,如此這般才能獲得幸福美滿的結局。
上半場拼物質
林徽因的女兒梁再冰在回憶起母親的時候曾說過這樣一段故事,他們的母親林徽因常年奔波于建筑研究工作,后來不幸患上了癌癥。
身體本就不好,再加上那時候家里經濟條件差,他們的日子就顯得愈加艱難起來。
那段時間,他們只有等父親梁思成從外面拿回糧食,他們的生活才能得以改善。
兒子梁從誡也曾說過,在傳說中,他的母親是一位美麗的詩人,可他從來沒有見過那位美麗的詩人,他見到的只是一個黑黑瘦瘦的女子。
一代才女竟然因為生活的窘迫而吃了那么多苦頭,這一點不得不讓人嘆息。
物質條件對于一個人而言到底意味著什么?關于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回答。
對于從來沒有吃過苦頭的人而言,物質條件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東西,他們不在乎錢,更不會為錢而拼搏。
但對于為柴米油鹽和衣食住行而煩憂的人而言,物質基礎就是走向幸福生活的必要條件。
一個人想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想擁有輕松的人生,首先就得奠定一定的物質基礎。
人活著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柴米油鹽,衣食住行皆需要物質條件的支撐。
如果沒有足夠的物質條件,大家必然會吃盡苦頭,在艱難中度日。
為了自己的后半輩子不受苦受累,前半生就得努力打拼,否則必然會嘗盡“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苦處。
一個人可以用來奮斗的時間是有限的,從人生的發展史來說,20歲到40歲之間是最適合奮斗的,這個時候的大家年輕力壯,精神飽滿,可以為了將來而拼搏。
下半場拼婚姻
霍建華曾在節目中說過這樣一番話:“在看到女兒的那一刻,我的心微微顫了一下,那是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就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屬于過我,包括我自己,但在那一刻我突然覺得終于有一樣東西是屬于我的了?!?/p>
霍建華與林心如結婚的時候已經快40歲,人至中年,他終于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家庭,并且很快做了父親,這對于他來說是人生當中的重大轉折點。
曾經的霍建華也是娛樂圈人氣很高的男生,他的女友粉不計其數,這也是為什么他們結婚時妻子會被罵得一塌糊涂的主要原因所在。
可他根本就不管這些,他知道結婚會對他的事業造成很大的影響,他也知道沒有了粉絲的支持,他以后的路會很難走,可他已經到了中年,他不想再為所謂的前途而奔波,他只想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于是結婚以后他就一直處于隱退狀態,他沒有了事業心,而是一直在家帶女兒。
別人覺得他可惜了,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有多幸福。
人到中年,生活趨于穩定,物質基礎也不再薄弱,家庭就是人生當中最重要的部分。
這個時候拼事業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只要能夠將其保持穩定就行,大家真正應該拼的是家庭。
沒有家庭的人應該在這個時候多為這方面打算,努力創建一個家庭,而有家庭的人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在家人身上,多陪陪他們,多享受一下家庭的溫馨感。
后半生過得好不好,婚姻就是答案
中年是人生的轉折點,你的選擇將直接決定你后半生的幸福,而對于后半生來說,婚姻就是決定你人生走向的關鍵。
一、夫妻恩愛,老來有伴
夫妻的意義是什么?關于這個問題,民間早就給出了最好的回答——少年夫妻,老來伴兒。
大家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老來有伴的老人通常會過得更好,兩個老人在一起相互陪伴,說說話就不會覺得無聊,有人依靠晚年就不會覺得孤獨。
這種感情是任何一種情感都替代不了的,夫妻相伴到老的情誼勝過兒女。
二、兒女孝順,老有所依
夫妻相伴到老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兩個人終究無法同時離去,留下來的那個人會獨自一個人過完剩下的光陰。
如果沒有兒女,他就會過得非常孤單,甚至承受老無所依的痛苦。
對于留在最后的人而言,子女是心靈的寄托,也是未來的依靠。
有子女作為后盾,后面的日子就不會過得太差。
莊蝶曉夢/情感專欄原創作者
愿你的生活充滿驚喜,愿你的幸福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