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有這么一檔節目,已經播出四季,每季都是9分以上的評分。
在這檔節目里,沒有撕逼,沒有噴子,更沒有刻意煽情露點講故事,也沒有炫麗的燈光、吸睛的后期。
有的只是騷斷腿的他們和想要同款朋友的我們,他們分別是:
美食誘惑——安東尼,美食與美酒擔當。
美發屆“碧昂絲”——喬納森,美容與美發擔當。
時尚“女魔頭”——譚,時尚與潮流擔當。
設計“甜心”——鮑比,設計與裝潢擔當。
靈魂導師——卡拉莫,文化與禮儀擔當。
他們五個人所在的節目叫做《粉雄救兵》,如今已經播到第四季,而且網飛還預定了第五季,只是還要再等一段時間才可以看到。
他們的宗旨很簡單,用一周的時間在保持其原有的個性和風格的情況下改變普通人,從飲食起居、生活習慣、文化觀念、為人處世和工作技巧等方面入手。
四季中,他們改造的人有邋遢的中年大叔,被性取向困擾的年輕小伙,和兒子產生隔閡的母親以及不懂如何表達愛的戀人……
在之前最新一季中,他們的改造對象不僅僅局限于性取向上,而是面對更多的普通人,既與人群拉近了距離也讓屏幕外的觀眾學會如何打造自己。
他們在節目中設計的改造計劃絕對不是假大空,只為了追求節目效果;而是針對個人做出最適合他們的改變,如購物、飲食、健身、出行……
他們不過分強調付出,也不過分著重自私,而是在尋求兩者之間的平衡點。
工作和生活分不清是大多數人的通病,顧及了一個必然會舍棄另一個,所以幸福指數往往很低。
這里的幸福指數不單單是指自己,還有周圍的朋友、家人,在事業上拼命并有所成,在外人看是成功的。
可是,在家人眼里卻是整天見不到人,沒有一點家的溫馨。
他們很懂禮貌,會尊重別人的隱私,在改造之前都會詢問意見,得到允許后才著手實施。
看起來好像把《粉雄救兵》吹得天花亂墜,其實它完全值得這份贊譽,它受到全世界的追捧。
它讓所有人知道一條真理:誰都是人間煙火,誰都有漫天燦爛的時候。
而這檔節目為什么好的原因,從節目中和他們自身上就可以得出答案。
一、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絕不是生活的全部。
凱利是昆西市一所藝術類高中任職30年的老師,她桃李滿天下,在她的指導下這里的孩子們得以獲得藝術的熏陶。
也是因為她的堅持和付出,昆西市才能成為美國著名的藝術類城市。
她教導的學生,有著名的歌舞藝術家,有百老匯歌劇院的當家小生,也有普普通通的藝術愛好者,喬納森就是其中之一。
她沒有孩子,每天工作超過15個小時,把學校當做第二個家,學生們就是她的孩子,這里的其他老師和學生都很尊敬她。
因為從來不會因為外在原因放棄每一位學生,在她的眼里,孩子們就是平等、自由的,應該獲得一樣的教育資源。
只是總想著無私奉獻的她卻沒有給自己留一點私人空間,沒有逛過商超,沒有出去旅過游,沒有時間打扮自己。
一切都在圍繞學生們轉,就連僅有的娛樂活動也是看她的學生演出。
在她們這一輩人的觀念和教育里,總想著自己是自私的表現,作為有能力的人就應該對社會、國家做出相應的貢獻。
閃耀五人組在了解了凱利老師的情況后,并沒有盲目地帶著她去各地玩,讓她好好地放松自己。
而是從她的愛好出發,她喜歡看學生的演出就給她聯系她學生演出的門票,她希望一直成為學生們的榜樣,就從她的發型、服裝改變。
尤其在她的認知里,他們讓凱利慢慢接受“自私”一點,不是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工作當中就是好的,而是要懂得平衡。
這樣做不僅自己可以更高效的工作,周圍關心自己的人也能獲得慰藉。
二、人性化不應該是口號,而是行動。
曾經的衛斯理吸毒、販毒,混黑幫,幾乎沒有他不做的壞事,在經歷過一次槍擊后,他的下半身徹底癱瘓,只能坐在輪椅上行動。
有兩年的時間,他不肯接受自己,每天只醒來兩個小時,其余的時間就是攤在床上睡覺,不說話也不笑。
但是他的母親并沒有放棄他,用七年照顧衛斯理,而他也沒有辜負母親的付出,重新振作起來,變得開朗,不再渾噩度日。
衛斯理還創辦了基金會,去幫助更多的殘疾人,在社區里面,他就是個溫暖的大哥,樂于助人,不求回報。
只是身為殘疾人,他的生活有很多不便。
不能自如的進出廚房做飯,因為坐在輪椅上夠不著天然氣開關;不能照鏡子,因為洗漱臺太高;不能再家里自由穿梭,因為空間有限。
不能穿長袖,因為下雨天會被輪椅弄臟;不能洗衣服,因為洗衣機的蓋他夠不著;不能去超市購買更多的東西,因為很多東西都放得太高。
但是他從來沒有抱怨,而是慢慢學會接受,并在現有的情況下去改變自己。
我們來看看閃耀五人組為衛斯理做了什么。
鮑比看到這一切后,重新為他打早了家里的結構,把廚房的灶臺調低以便讓衛斯理做飯時不會燙到。
把衛生間的空間擴大,梳妝臺設計成適合殘疾人的尺寸,家里的空間以簡化為主,這樣衛斯理就不會因輪椅而受限。
譚結合衛斯理的身材和輪椅,幫他裁剪了他所有的衣服,這樣衛斯理既可以滿足自己穿外套的心愿,也不必擔心衣服會因輪椅而弄臟。
而且在鮑比的幫助下,他再也不用為掛不上衣服而煩惱,因為衣柜都調到了適合他的高低。
這些對于正常人都屬稀松平常的改變,但是在身為殘疾人衛斯理這樣卻是最讓他暖心的舉動。
三、無論在什么時候都不應該失去目標。
在外人眼里斯托納是個成功人士,很早就完成了結婚生子買房買車的人生目標。
作為顧問,他有著超高的薪水和自由的工作時間,然而因為這些他也失去了動力,成了中年油膩男。
每天的生活像極了三和大神,睡到日曬三竿才醒,喜歡穿連體貓咪衣,不修邊幅,不鍛煉,身材臃腫。
對于生活,得過且過;對于未來,拉幾把倒;對于夢想,關我屁事;對于家庭,不懂相處;對于自己,早就絕望。
這個看似無可救藥的男人,在五姐妹的幫助下,正視了自己憂郁的內心,懂得了與女兒相處,也知道了家不只是單純住的地方。
四、肯定別人,認同自己。
肯尼照顧了別人一輩子,在外人口中對他盡是贊美沒有一句詆毀,但是他卻總覺得自己是個一事無成的人。
因為他認為自己的姐妹們獨立后都過得比以前好,只有自己維持在一個水平線停滯不前,哪怕他已經做得足夠優秀。
這樣的他需要的是別人的肯定,心靈的關懷,安東尼他們也是這樣做的,在心理和物質,由內而外的引導肯尼正確地對待生活。
五、反歧視,同對待,包容文化的多元性。
迪安娜是在美國生活的墨西哥移民,她努力工作,與人為善,但是由于身份問題,她不被美國文化接受。
她嘗試打破這種偏見,向美國人傳達墨西哥文化,不是偷雞摸狗的工人,也是無所事事的賤民。
她舉辦墨西哥文化節,創辦藝術基金會,讓更多人參與其中,讓文化具有包容性,五美幫她聯系當地政府,租賃辦公場地,做著所有能夠讓人摒棄偏見的事情。
六、我們是風景,但我們不是“風景”。
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有時候,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一不小心會成為別人的風景。
喬納森在高中時就公開了自己的性取向,遭到周圍同學們的嘲笑與譏諷,他們把他當成異類對待。
如果在當時喬納森忍受不了別人的差別對待,選擇消沉或暴力反擊,都會對造成部分人傷害。
幸運的是他碰見了待人待物視如己出的高中老師杜利,在老師的幫助和鼓勵下,喬納森走出了陰霾,成為了如今開朗的小天使。
卡拉莫是第一位公開自己是同性戀的美國黑人藝人,即使在強調人權和崇尚自由的美利堅,他也遇到諸多惡意的謾罵、詆毀。
一方面因為他是黑人,種族歧視已然產生,而且殺人誅心的往往是同類人,他們太懂得摧垮你的心理防線。
另一方面因為他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他之前沒有任何可以參考的方式方法,他只能自己摸索。
因為愛他決定公開,也是因為愛他決定堅守,好在卡拉莫挺了過來,成為了現在的“知心姐姐”。
譚是來自中東的穆斯林,雙重的身份讓他再努力,再勤勉,再與人友好都會被莫須有的罪責所厭惡。
安東尼是波蘭移民家庭,在文化和原生家庭都對他不友好的情況下,他的成長軌跡不同于一般人。
鮑比是被收養的孩子且在一個宗教社區長大,他的半輩子大都是風雨飄搖,沒有感受過真正的愛。
因為身份的問題,他們比常人經受了更多的歧視,所以他們看問題時會比常人看的遠、想得多,心思也極其細膩。
但是他們有錯嗎?
他們沒有做任何危害社會,違法亂紀的事,也沒有對他人造成傷害,更沒有反人類。
這個社會給予他們的大都是傷害,他們反饋給社會的卻是滿滿的愛與包容,光是這一層面五位小天使就足以讓節目的立意升華。
就算節目的劇本痕跡比較明顯,也無妨《粉雄救兵》成為我們的精神鴉片,還是看了會上癮而且很難戒掉的那種。
除非它自己作死,慢慢爛尾。
其實一切的元兇都是因為偏見,偏見是殺死他們的武器,也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偏見的認知里,他們覺得我與你不同,你就該死,你就該受到輿論的譴責,你就該被霸凌,也不應獲得公眾的認可。
哪怕偏見見過很多因偏見造成的悲劇,他們依舊我行我素,敵對他們道:“上帝給了你一根棍子,你卻用它去攪屎?!?/p>
王小波說過:“尊嚴就是你走在任何地方,都被當作一個人物而不是一個東西來看待。”
所以流言蜚語從來都不是最可怕的東西,可怕的是人心。
《素媛》里有這么一句臺詞可以很好的概括以上喜歡《粉雄救兵》的理由:
“最孤獨的人最親切,受過傷的人總是笑的最燦爛,因為他們不愿讓身邊的人承受一樣的痛苦?!?/p>
總能帶給人歡樂的人,怎么會不被人喜歡,況且他們還受過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