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連他都翻車了。
前幾天,向往的生活節目組突然發文稱——
「以這樣的形式上熱搜,是觀眾的悲哀。」
這份申明,乍一看是節目組受到委屈而被迫發聲。
但當姑娘點開評論后發現,沒有人給節目組說話,反而批評的話一句比一句難聽——
聲音大抵分為三種:
龔俊,真慘;
張藝興,真慘;
向往的生活,真茶。
#向往的生活內涵觀眾#的熱搜立馬登頂,對于一個吃觀眾飯的節目,《向往的生活》攤上事情了,這是得罪「金主」。
于是節目組再次發文道歉,但是已經沒有觀眾買賬了。
這次翻車的起源,有點離譜,因為一則謠言——
有傳言稱龔俊在節目中不能和彩燈(節目組常駐鴨子)這類動物同框。
巧的是,龔俊來的那期,他和彩燈的鏡頭都少了,直接上了文娛榜第一。
本來事情發酵到這種地步也就不了了之了,但這時候有人發現,發布該詞條的人是張藝興的粉絲。
于是兩家粉絲撕起來了,撕得越來越烈。
節目組這才發聲,表示自己討厭以這種方式上熱搜,希望大家更關注節目內容。
他們原本以為會平息輿論,結果卻火上澆油,因為觀眾憤怒的點只有一個——
且不說兩家粉絲扯頭花這件事情,就單論《向往的生活》發表的聲明,都足以說明國綜一直以來的問題——
很少有人關注節目內容在傳遞什么,流言和八卦更能讓人興奮。
這的確是一種悲哀,但這種悲哀不是觀眾的,而是國綜的悲哀。《向往的生活》應該反思一下——
現在的綜藝,怎么會變成這樣?
國綜一直以來有個很無恥的行為:
制造矛盾,引爆輿論,溜觀眾玩,最后給節目炒熱度。
在國綜的魅力(下頭)時刻大賞中,「惡意剪輯」一定拔得頭籌,因為有它,諸多惡臭事件在互聯網上引發輿論。
賈玲早些年錄制綜藝的時候,來到貧困山區做節目,當時村里的孩子都灰頭土臉,賈玲便問奶奶:“多久沒洗澡了。”
奶奶說:“大概七十多年了。”
在后面節目播出的時候,賈玲笑嘻嘻地說:“棒棒的,奶奶!”
當時這個畫面立馬火遍全網,賈玲也被罵壞了,一向樂觀豁達的諧星賈玲都不敢看網友的私信,里面充斥著各種辱罵,但基本都是一個論調——
你不尊重農村老人。
這真是天大的委屈,賈玲在另一檔節目上澄清了,她當時怕奶奶尷尬,說:“我也還沒洗澡呢,等會帶奶奶去洗澡。”
但是節目特意將這一段剪掉,推賈玲出去制造矛盾,讓輿論發酵,哪怕賈玲被全網嘲,節目組也沒站出來澄清。
不得不說,挺惡毒的,為了自己節目那點熱度和流量,獻祭一個藝人的名聲。
這樣的操作屢禁不止。
當時伊能靜和秦昊參加綜藝節目,其中有一幕是秦昊一直玩游戲,對伊能靜沒有多少耐心。
果不其然,秦昊被罵了。
節目組引爆的這個點簡直精確無比——
女性、婚戀、兩性、冷暴力,每一個都精準拿捏互聯網的敏感點。
但伊能靜混圈那么久,功利心早淡了,現在家庭才是底線,所以她才會正面硬剛,手撕節目組。
「惡意剪輯」是綜藝常用的一種手法,通過錯位剪輯,制造一個原本不存在的矛盾,好來吸引觀眾。
甚至有時候,節目組不用惡意剪輯,寫劇本也要寫出輿論引爆點。
比如之前因為過于尷尬而上熱搜的#宋丹丹 令人窒息#。
「尷尬九分鐘」讓各大網友都玩上了梗,從B站到微博,這個話題熱度很高,不少博主甚至從中分析家庭、教育、職場等話題。
那一場輿論風波,讓剛開播的節目賺夠了流量,但宋丹丹和辣目被罵了。
結果就在大家上頭的時候,宋丹丹又跑去道歉,幾個人火速恢復到「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狀態,劍拔弩張的氣氛莫名消失了。
后知后覺的網友頓時感到自己被耍了——
他們就像是在合伙演戲,專門拿捏我的情緒。
諸如此類刻意制造話題的操作在國綜屢見不鮮。
有些電視臺和平臺,他們總是將自制劇拍成傻白甜談戀愛,強行降智;但又把綜藝剪成《甄嬛傳》,請來的嘉賓「明爭暗斗」,讓觀眾成為「微表情觀察大師」。
這對綜藝節目來說,是一種危險行為。
因為大部分觀眾的審美、品味、興趣其實是被引導的,尤其是像綜藝這種傳播面很廣的節目。
觀眾看的流言八卦越多,情緒便會越來越興奮,而閾值也會提高——
一個節目必須提供越來越狗血勁爆的劇情,才能點燃觀眾的激情,否則就會無聊。
這種負循環一旦開始就很難收手,創新的空間越來越小,觀眾的情緒閾值越來越高,節目組不得不一直制造更快更新的爆點,最終自己卷死自己。
而觀眾永遠有下一個情緒引爆點,信息時代更新速度太快,沒人等你東山再起。
比如最新一季的《花兒與少年》被嘲無聊,竟然有1.1億的熱度,這真是黑色幽默——
節目沒熱度,罵節目無聊反而熱度高漲。
《花兒與少年》這次不過是打了一個頭陣,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綜藝陷入「無聊」,盡管他們已經很努力討好觀眾了。
“沒人關心節目內容傳遞的是什么,只關心流言八卦”,這批觀眾,從一開始就是綜藝自己培養出來的觀眾。
現在,自己遭遇綜藝轉型之難,姑娘只能說:活該,這叫做反噬。
當然,并不是所有綜藝節目都會玩死自己,也有一心一意做好內容的綜藝,他們或許是國綜的未來。
我國的綜藝大概分為兩類,一是正統綜藝——
諸如《國家寶藏》《假如國寶會說話》《朗讀者》等節目。他們往往以科學知識、歷史文學等為主要內容,質量很硬,思想深刻,不僅在國內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還以中國原創節目的身份亮相戛納電視節。
這一類的綜藝節目無論是內容、形式、立意都屬于天花板級別,要硬說缺點,可能只有一個——
不夠娛樂化,粉絲受眾有限。
第二類即娛樂綜藝,它們的出現彌補了正統綜藝的缺點,讓市場變得多元化。
與此同時,它們的缺點是娛樂至死,懸浮過度,追逐流量。
但這是娛樂綜藝本身的錯嗎?
不,問題出在了“只要曝光”的心態上,急功近利地趨附流量,糟蹋IP也要撈一筆快錢。
好在也有人在虛假繁榮的國綜里,愿意沉下心認真做綜藝。
近期播出的《快樂再出發》,是典型的娛樂綜藝,它沒有洋洋灑灑的狗血撕逼,就是幾個男人的日常罷了。
觀眾不在乎流言八卦,更在乎它在這個千變萬化的失落世界里,讓我們找到了快樂。
這個分數,除卻《極限挑戰》《明偵探》等大IP,其他娛樂綜藝很難達到這個評分。
甚至就連《極限挑戰》現在都面臨著「走向死路」的困境。
綜藝在我們國家,屬于舶來物,它先天不足,但后天發展,又似乎跑偏了——
流量熱度>內容立意。
有些人喜歡抱怨創作環境差,誠然,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我們的圈內人是不是也要反思一下自己——
同樣的環境下,有的作品就非常討大眾喜歡,而有的,只是圖一時快餐罷了。
至于國綜的未來,一直都在自己手里,而不在任何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