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電影《我是山姆》,山姆的智商雖然只有七歲,但是他的愛不止七歲。山姆確實沒有能力撫養(yǎng)露西,但是山姆給予了露西很多家庭都缺少的但又是最基本的——愛。在山姆和露西的身上我看到了角色的互換,山姆的愛很直接但又充滿孩子氣,當露西年滿七歲時,山姆越來越承受不住一些問題了,反而露西表現(xiàn)得比山姆成熟。
影片中有許多幫助山姆的好人,比如那位雖想過要放棄但是一次又一次幫助山姆的律師,露西的養(yǎng)母,山姆的朋友們。律師作為一個母親,她有孩子,但是和山姆不同的是:她做不到,他得不到。律師焦慮情緒很嚴重因而常常狂吃甜食,兒子對她的反應常常讓她手足無措,但又努力地靠近。律師后來去找山姆情緒爆發(fā)的那一段,我看到的是自我的突破,他們本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但是因為工作和需求聯(lián)系在一起,又因為親情而共情。
他們不是愛人,但又心心相惜。我沒有哭不代表不感人,與其說感人,不如說治愈,父親笨拙而又強烈的愛是晃晃悠悠的歲月里一抹亮麗的紅。可以說故事是美好而幸運的,雖然父親智力障礙但有強大的愛的能力,女兒聰慧,朋友們心地善良,律師良心,即使福利機構,領養(yǎng)家庭也都是真心為了女孩。
理性的看待福利機構并非是對立的惡的,因為現(xiàn)實就是沒法保證所有的家庭都能如主角這般,我們該如何衡定全體的保障與具體的關懷。結尾讓我產(chǎn)生一絲“社會化撫養(yǎng)”的理想,我們關于家庭的困惑一定程度在于私有制式的占有與爭奪,孩子應只屬于孩子他們自己,屬于全體社會,我們只需把各自的愛投入給需要的她,智力低下卻單純善良的父親和他的朋友們,鄰居教母,女律師,寄養(yǎng)家庭的母親,福利院的負責人……
都可以是她的家人,可以分別給她知識的教育,愛的關懷,游戲的陪伴。不要急著批評烏托邦,先設想一下如此,想想為何在觀影中被觸動流淚,主角在聽證席上難過不知如何表達時心情的矛盾,為什么而掙扎難過。想想我們雖然真心地愛孩子但也往往視其為獨我所有,從而耗盡超出自己的一切來支撐,而在孩子的心里也會帶有除愛之外的負擔。影片之讓我落淚即是這種錯位的無奈、不幸與自然,且幸運的愛之間的拉扯。
所謂社會化撫養(yǎng)應是讓孩子們可以更自由更純粹的得到應有的照顧與愛。就像我一開始最喜歡的一個段落,叔叔們一起湊錢給露西買鞋子,一起拿著氣球過馬路。彼此相互地共同地將愛將力量聚攏。讓每一個具體而微的感性,與社會架構保障的理性共同發(fā)揮起作用,老吾老,幼吾幼。既同情山姆也關照露西,結尾片中大家一起陪伴露西游戲成長的畫面,孩子自由地接受著彼此的愛的陪伴,是多么的美好。
電影最出色的不止有演員的演技,還有功力極深的攝影,攝影真的非常厲害,和故事情節(jié)以及人物情感完美融合。其次就是配樂,每首插曲都非常的好聽,感覺風格類似于《奇跡男孩》和《我家買了動物園》的插曲,輕柔而不失張力。總的來說,非常好的電影,無論在情節(jié)、演員、配樂以及拍攝,都是一流水準,個人感覺可以和《雨人》一起食用,體驗更佳,希望以后能像山姆一樣愛自己的孩子,不論有多大困難,都無法割裂親情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