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是一門傳統的曲藝藝術,傳承至今已經許多年歷史了,并且一直以來都是大眾喜愛的娛樂項目。
相聲藝人最初就是四處跑江湖的江湖藝人,甚至于撂地賣藝,所以也因此在過去一些相聲藝人在表演過程中存在著問題,那就是低俗問題。后來建國后相聲藝人也是積極改良,最終使得相聲藝術變得文明了。
劉寶瑞著名的相聲大師,其師承第五代相聲掌門人張壽臣。他的相聲作品借鑒吸收了獨角戲、評話、電影、戲劇等姐妹藝術的優點,大膽革新創造,形成了聲、容、情、神兼備的獨特藝術風格。尤以單口相聲見長,被譽為“單口大王”。
劉寶瑞大師的相聲堪稱經典,尤其是單口相聲。像我們熟知的《化蠟仟》、《官場斗》、《珍珠翡翠白玉湯》、《斗法》、《解學士》等等都是精品,在這些劇目的表演中劉先生的語言風趣幽默,并且善于運用不同地域的方言。
然而在“文革”這一時期劉寶瑞大師也受到了沖擊,當時他和侯寶林、馬連登、白鳳鳴等曲藝名家一樣都是屬于需要進步的老藝人,他們離開了舞臺,而是參與勞動。而反之正得志的就是他們的學生,他們屬于是進步青年,他們經常改造自己的老師。
后來劉寶瑞先生確實在這一時期離開了,當然了這是他身體的原因,再加之這一時期超負荷的勞動,以及一些人對他的沖擊。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離世后的劉寶瑞先生尸骨無存,曲藝名家馬岐曾經在直播中表示是一些人商量之后將劉先生拋尸了。
只是可惜了,特殊時期一代相聲大師就此隕落,從此相聲界再無單口大王!
(聲明:此文章內容文字系愛傳統的少年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