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法院布告震驚了全網。
一名33歲的罪犯張科,殘忍殺害了年僅10歲的親生兒子。隨后將尸體推下崖壁,制造意外墜亡假象。其目的,居然是為了騙取保險金,去打賞女主播。
如今,罪犯張科本人已經于7月27日被押赴刑場,執行死刑。但,此案引起的討論依然沒有停息。常言道,虎毒不食子。沒想到,人類社會卻能發生如此違背人倫的暴行。人性的淪喪何以至此。今天,魚叔也想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張科案中,有兩個令人細思恐極的細節。一個,是手段極其殘忍。注意,他是用雙手捂壓口鼻的方式,致使兒子窒息死亡。什么概念?捂死一個人,至少需要數分鐘的持續用力,并釋放惡意。整個過程中,孩子必然會死命掙扎。父親但凡閃過任何一絲的憐憫和松懈,都不可能致對方死亡。可見,此人已經殘忍到了何種地步。
日本著名推理作家松本清張,就寫過一篇小說《鬼畜》,并多次搬上過熒屏。講述的就是試圖害死自己孩子的殘忍父親。以比較近的2017年版本為例。主人公宗吉,先是將親生女兒,丟棄在游樂園。后又將親生兒子,拋下懸崖。
在作家的想象中,作為生父,至少會在動手前有一些猶豫和掙扎。或者,不會直接動手,而是用一種「撒手」的方式,去減輕自己的良心責備。
然而,即便是這部狠狠刺探渣父的電影,也遠不如現實案件讓人感到魔幻、可怕。張科直接用手捂死自己的兒子,顯然是為了確保「孩子必須死」。我們雖然無法看到現場的真實情形,但只需透過這一明確的犯罪行為,足以感受到他身上的歹毒與冰冷。另一個細節,是其動機極其卑劣。張科殺子的目的是騙取保險金,也就是為了騙錢。而騙錢的目的,一方面是還債,另一方面則是取悅網絡女主播。為了取悅女主播,而無止境地花錢打賞,不惜負債累累,甚至走上殺子騙保之路。這個動機聽上去匪夷所思。但事實上,近些年來的類似案件并不少見。
比如,前幾年震驚全網的泰國殺妻騙保案。男子張某凡將妻子帶到泰國普吉島旅游,尋找機會,將她強摁在泳池里溺水而死。后假稱是妻子自己去游泳,意外溺亡,以騙得高額保險金。
在之后的調查中發現,此男子之前給一個直播小姐打賞了40多萬元。給她買了各種奢侈品,還答應要和對方結婚。
除了殺妻(子)騙保的,也有侵吞公款的。前兩年,一男子以會計職務之便,挪用了930萬公款,給心儀的女主播打賞。最終無力退賠,被判處7年有期徒刑。
還有入室盜竊的。今年,一位男子通過盜竊手段,每晚打賞女主播上萬元。他連自己的生活都入不敷出,卻為了爭奪直播間的「榜一大哥」,選擇連續作案。甚至「饑不擇食」。除了偷手機、偷現金外,連電瓶、衣服、被子也不放過。
僅僅是為了在直播間那里獲得一點點虛假的「愛意」,在打賞榜上獲得一點點無意義的「榮耀」。他們不惜走上犯罪道路,甚至連妻子、兒女的命都不放過。這份可憐的虛榮心和占有欲,只讓人感到深深的惡心。
因為如此一個可笑的理由,而不惜殺死親生兒女。這一切,都說明了作案者是多么的自私與歹毒。可以說,這樣的父母根本就沒有把孩子當做一條生命去對待。而是當做自己的所有物,加以利用、剝削。在成為累贅之后,便輕易地想方設法擺脫。這份累贅,無外乎經濟和情感。日劇《母親》中,小憐南的媽媽為了討好男友,也曾想殺死女兒。
起初她也曾疼愛過女兒。許下誓言,要用一生去照顧。即使女兒淘氣,她也從不忍心體罰。甚至,不忍心看到虐待兒童的新聞。
然而,隨著丈夫去世,她承擔起了單親媽媽的重任。為了賺錢,她不惜干起危險的跑腿工作。工作的苦悶,加上獨自撫養女兒的辛酸,她內心的黑暗逐漸被激發了出來。她開始視女兒為生活的累贅。當遇見新男友之后,她更加嫌棄女兒的存在。為了討好男友,她和對方外出旅行,將女兒丟在家里整整一個星期。甚至,將其裝進垃圾袋,丟棄在寒冷的街道。
小憐南儼然成為了母親的出氣筒,被恣意虐待,不顧死活。「虐兒壞嗎?那是自己生的孩子。」
當小憐南失蹤,被認為失足死亡時,母親也并沒有太多的悲傷。每天依然去男友那里喝酒,約會。甚至想盡快解決這件事,徹底擺脫這個負擔。前面提到的《鬼畜》男主角宗吉,殺害兒女的原因,也是為了擺脫負擔。他原本經營一家印刷公司,生意還不錯。養活家里的同時,還包養了一個情人。生下了三個私生子。
沒想到,生意遭遇變故,家里一下子變得拮據起來。宗吉也無法為情婦,拿出撫養費。直到一天,情婦帶上三個孩子找上了門。眼看要不到錢,女人索性將孩子丟下,一走了之。妻子得知丈夫的背叛,又怨又恨。家中自個兒都揭不開鍋,還突然多了三個孩子要養。而且還是情婦的孩子,每看一眼,就發一回火。
兩人的心態逐漸失衡。生出了讓孩子消失的想法。在妻子和宗吉的輪番動手下,家里的孩子一個又一個的消失。還想偽裝成一次又一次意外,試圖蒙混過關。
現實中,殺子的父母也同樣出于這樣的原因。如前年發生的重慶兩幼童墜亡事件。警方趕到現場時,孩子們的生父張波一臉懊悔,不住用頭撞墻。他聲稱是自己一時疏忽,導致孩子失足墜樓。然而,經過警方證實,是張波親手將孩子推下樓。他因為小三女友「接受不了愛人有孩子」,覺得兩個親生孩子累贅,于是便起了殺心。警方經過調查發現,窗框下方有大女兒的指紋。這意味著,在被推下去前,女兒曾試著抓住窗框。這足以窺探出,這生父的心是有多么狠毒。最終,兩個兇手沒有逃脫法律的制裁,由法院一審判決死刑。
孩子本是鮮活的生命,但在一些父母眼中卻是自己的所有品。仿佛自己有了生殺予奪的權力。2020年,一個名叫楊某發的男子報案,稱「智障兒子意外墜海」。然而,警方在搜尋過程中發現,楊某發是預謀作案。由于兒子患有智力殘障,沒有工作能力。楊某發無法忍受照顧兒子。于是,他將親生兒子推下海,并偽造意外死亡現場,以騙取保險賠償金。殺人者,用短短一句話,概括了自己的親生兒子。「他不應該活在這個世界上」
父母殺子,有違人倫。而這一出出悲劇,也反映出了社會中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許多父母缺乏足夠的監護能力和責任心。日本著名小說家伊坂幸太郎曾說過:「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很多父母,其實并不具備監護的能力和責任感。比如張科。他好逸惡勞,沉迷于打賞主播,還欠了一屁股債。讓這樣的父母繼續監護孩子,只會為孩子帶來更多的不幸。《小偷家族》其次,社會保障機制也不夠完善。在將智障兒子推下海的楊某發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出底層悲劇。他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無力照料兒子,妻子生病也看不起。在38年的苦苦支撐后,終于崩了弦。麻繩專挑細處斷。生存的艱難,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生而不養、甚至殺子的現象。
《何以為家》最后,國內近幾年屢次發生殺子騙保事件,也敲響了警鐘——保險行業,需要更加規范化。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護能力,極易成為騙保工具。所以,我國對未成年人的身故保額都有著嚴格規定:未成年的投保年齡,不能低于10周歲。騙保屢禁不止,要想解決,需要完善法律制度、加強對犯罪者的懲罰力度。同時,更需要推進相關教育,消除大眾對保險認知的誤區。社會的問題,家庭的問題……最后遭受不幸的,都是孩子。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這些遭受虐待、拋棄的孩子,甚至還會為父母求情、包庇。在《母親》中,無論遭到親生母親和男友的如何虐待和捉弄,小憐南依舊佯裝一副燦爛的笑臉。
面對其他人問起喜不喜歡媽媽時,她也總會撐起笑容,說:「很喜歡哦,肯定這樣回答呀」
眼睛被打受傷,面對來家訪的老師,也會撒謊。這么做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一種簡單而純粹的求生欲。孩子們知道自己一個人是無法生活的,所以他們必須想辦法贏得父母的歡心,來繼續生存。
《鬼畜》中也一樣,兒子一次次被拋棄,甚至被父親丟下懸崖。好在,摔落過程中被樹掛住,撿回了一條命。然而,當他被警方帶去指認父親時,卻主動撒謊了。說了父親很多好話,承認是自己不小心掉落懸崖的。
他知道殺人是重罪,他想保全父親。見此,宗吉和妻子再也無法掩蓋內心的愧疚。直到這一刻,他們才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多么的喪心病狂、豬狗不如。
總有人憎恨命運,厭惡千瘡百孔的貧苦生活。可不論如何,孩子是無罪的。也不是每個父母,都能給孩子優越的生活,富足的條件。但,孩子一旦降生,就應當珍惜與善待。盡管生活不易,但誰也不應該淪為禽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