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兩日,《明日戰記》豆瓣開出了6.6的評分,雖然不高,但是總歸是及格的。
不過如今又下降至6.5分。
五星占比9.5%,
四星占比28.3%,
三星占比42.1%,
所以這樣來看大部分觀眾對該片還是基本認可的,可是即使如此,并不能改變票房慘淡的態勢。上映兩日以來,收獲票房1.5億,與3.9億的投資相比,可謂慘淡不堪。
又一部科幻巨制撲街血虧了。
上一部還是《外太空的莫扎特》,不過這部影片豆瓣評分才4.7分,與《明日戰記》相差甚遠,可是即使評分及格,票房并不沒有好轉。
那么票房慘淡的《明日戰記》做錯了什么?
首先要肯定的是特效,畢竟耗費巨資打造,讓該片的特效已經與國際接軌,也充分展現出了國產科幻大片的硬實力。
從場景到外星生物,再到各種重型機械,諸如空中戰艦“巨鯨”、護衛機“飛魚”、機械猛獸“窮奇”、重型殺器“刑天”等,都讓人看得直呼過癮,特效和實體的結合沒有絲毫違和感,足以可見國內電影工業水平的進步。
當然作為國產首部機甲大片,也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如影片中擁有頂級殺傷力的機甲“刑天”“窮奇”命名取自上古神話,這也是古天樂從《山海經》獲取靈感,最終用到了這部影片中,可以說誠意滿滿,真的是極具中國本土色彩的科幻大片。
可是特效再好,機甲再酷炫,最終還是要服務于劇情內容,在這一點上,《明日戰記》就是標準的網大水平。
這兩年網絡電影的發展可謂迅速,但是整體上質量依然是不容樂觀,沒有好的劇本,最終導致劇情故事寡淡無味,都是老生常談,俗套無聊的。對于《明日戰記》,真的和這些網大一模一樣,簡單直白,毫不拖泥帶水,一切都是直給,一條線從頭到尾,看了個開頭就知道了結尾。
如果網絡上線播出,不去了解,還真的會將它劃入網大范疇,可是看到演員陣容,看到特效,又是科幻大片范疇,所以對于這部影片來說真的是既愛又恨。
如今的科幻片,大多數都離不開災難,災難與科幻基本上都掛鉤了。
《明日戰記》同樣如此,人類的高速發展,進入了人工智能階段,導致地球的破壞,又加上外星生物的入侵,地球的毀滅只在頃刻之間,最終機甲戰隊臨危受命,拯救地球于危亡之間。
該片最為關鍵的是對外星生物潘多拉的雙重設定,既有害處,也有益處,也正是如此讓整個拯救團隊出現了分歧,當然分歧還在于外在的一些影響因素,但歸根結底都是人性作祟。
所以就出現了兩套方案,A+B計劃,A計劃是與潘多拉共存,B計劃是徹底毀滅,但是會造成高達16萬人的受災,基本上就是毀滅性的。
對于機甲戰隊來說顯然是要全力以赴完成A計劃,但是內部高層卻為了一己私利,肆意阻撓,想要實施B計劃。
結果自然是機甲戰隊拼盡全力,歷經生死,完成了A計劃。
整個故事層面極為老套,而在敘事上也并沒有新意,如網大般平鋪直敘,一直到結束,雖然故事緊湊,高潮迭起,但是又不夠刺激,作為災難片又是司空見慣的,而最為外星怪獸片,更是再熟悉不過,甚至有種游戲風。
在角色人物塑造上,每一個人物雖然特點鮮明,但是又不夠豐富飽滿,太過單薄,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反派張家輝飾演的總指揮李升,沒有任何懸念設計,雖然有著一定前因,但是依然細節不夠,最終就是工具人。
當然,該片中的工具人太多,即使像幾個主要男性角色,也是如此,在這些個角色人物身上,我們看到的只是情緒表達,或者說教式的臺詞呈現,無法讓人共情。
另外劉嘉玲的臺詞令人尷尬,年輕演員的表演也是生硬。
整體上文戲上一塌糊涂,沒有什么亮點。
動作戲上也有出彩的地方,尤其最后機器人的追逐打戲,可謂全片的高光時刻,但是顯然是有限的,有爽感可是深度不夠,最終還是無法挽救該片。在主題的表達上也是老套的,而且深意不夠。
《明日戰記》將如今國產科幻片的現狀徹底暴露了出來,也就是在技術水平日漸提高的情況下,劇本故事上并沒有達到與之相匹配的程度,甚至還落后個十幾年,當然特效技術進步了,而在整個視聽語言的把控上還是顯得落后陳舊。
一切還是經驗不足,人才匱乏導致的,國產科幻片的發展任重而道遠,且行且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