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很多人都思考過一個問題。
有些時候諸多藝術都會在某一時間段集中出現,卻很難解釋其中緣由,因而一個普通的年份因此有了分量。
如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14到16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如果這些過于遠古,距離我們最近的1994年肯定被全世界的影迷所銘記。
這一年,世界各地都出現了后來名垂影史的經典影片。
有一種說法是,從盧米埃兄弟發明電影到1994年剛好是100年,所以所有電影人都趕著獻上大禮。
另一種說法是,當時的電影更注重劇本的構思,著重于故事情節,而非特效技術,商業氣息也不濃,所以才有了那么多雅俗共賞的佳片。
不過不論是哪種說法,對愛看電影的人來說,是極好的,畢竟能夠在同一時間看到這么多大師之作,十分難得。
首先要提的自然是好萊塢。
九十年代的好萊塢,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當屬1994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這一年奧斯卡入圍的影片大都在后來的豆瓣TOP250之列。
尤其是最后角逐的四部入圍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低俗小說》、《四個婚禮一個葬禮》,平均評分高達8.8分。
時至今日,全世界的影迷仍在討論,到底該把最佳影片給《阿甘正傳》,還是《肖生克的救贖》。
雖有爭議,但不容置否的是,那個年代美國人民需要《阿甘正傳》式的電影。
阿甘是一個有著成年人軀體的小孩,一個圣賢級的傻子,一個超越真實的普通人,一個代表著民族個性的小人物。
他的故事是“美國夢”的代名詞,承載著道德、文化以及社會階層的重任,就像巧克力一樣,永遠不知下一塊是什么口味,卻令人神往。
既然說到了《阿甘正傳》,遺珠《肖申克的救贖》自然不能落下。
在票房上,這部電影絕對不受投資者喜歡,盡管得到奧斯卡七項提名,仍舊無法挽回慘淡的票房。
可在音像市場,《肖申克的救贖》卻是家庭影院歷史上最著名的案例,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就。
據《紐約時報》統計,直到近兩年,美國的電視臺還在重播,去年一年,光是TNT就重播了大約60次。
而在中外的評分網站上,如IMDb和豆瓣電影,一個是超200萬人評價,評分是9.2分,另一個是超190萬人評價,評分是9.7分。
兩強之斗,底下的圍觀者沒有成為炮灰,反而更加堅挺,其中就有在這一年橫空出世的昆汀·塔倫蒂諾。
由《落水狗》在影壇展露頭角之后,帶著《低俗小說》開啟了他的電影風格,即叨逼、足控、配樂叼。
在電影中,圍繞著洛杉磯黑幫、拳擊手、神秘手提箱、意外走火和搶劫案等事件多線敘事,搭以精巧的構思將故事娓娓道來。
大量有意味的臺詞,既推動著劇情發展和人物關系,又體現出角色的幽默風趣與辯證哲學,可謂吸睛。
動畫片方面,《獅子王》不遑多讓。
這是一代人好萊塢動畫大片的啟蒙之作,其哈姆雷特式的劇情設定有別于傳統的童話故事類的動畫,增添了厚重感。
自此之后,辛巴成了王的代名詞,哈庫吶瑪塔塔成了人間天堂的昵稱,彭彭和丁滿成了好朋友的稱謂。
其次是歐洲電影。
在1994年的戛納電影節上,波蘭電影大師克里斯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紅》是最亮眼的“仔”
作為《藍白紅》三部曲的完結篇,《紅》以詩畫一般的語言和畫面探討人性的話題,借此沉淀出生命的飽經風霜。
唯一遺憾的是《紅》后,基耶斯洛夫斯基就永遠退出了世界影壇。
可在法國,另一位大師出現,他的名字是呂克·貝松,攜《這個殺手不太冷》而來。
他一改法國的文藝氣息,以一股肅殺的浪漫之氣譜寫了一首殺手悲歌,用里昂的自我救贖將溫情注入暴力當中。
娜塔莉·波特曼在《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表演最具靈性,而殺手里昂與孤女瑪蒂爾達之間那若有似無的感情打動了無數觀眾的心。
雖是套用好萊塢的類型片敘事風格,卻從頭到尾都充滿了法國影片的細節魅力。
最后是華語電影。
這一年,中國對外開放了電影市場。
雖然有了好萊塢大片的攻勢,但華語電影并未迷失自我或在沖擊下悄無影蹤,反而奮力起追。
姜文拍出了自己的處女座《陽光燦爛的日子》技驚四座,夏雨也憑借此片成為威尼斯最年輕的影帝。
第五代導演中的張藝謀有了其被公認的最好的電影——《活著》。
張藝謀在2個小時里用鏡頭表現原著中幾十年的更迭,絲毫不遜于原著對人性和人生的探索,體現出了一位大師級導演的功力。
只不過因某些問題《活著》始終未被獲準在國內公映,但這不妨礙其成為最經典的華語電影之一。
香港電影方面,王家衛給出了《重慶森林》,好多個鳳梨罐頭的故事。
其實《重慶森林》墨鏡王導演生涯中拍的最快的作品,僅僅用時兩個月就拍攝完成,但影片的誕生還是與他的拖拉有關。
因《東邪西毒》一時拍不完嚴重跳水,除了劉鎮偉拉原班人馬拍了《東成西就》外,王家衛需要再拍一部作品來完成制片公司的合同,便有了《重慶森林》。
影片上映后很多大導演都對《重慶森林》表達了敬仰之情。
昆汀:“這部電影竟然讓我哭了,不是因為這部片多么傷感,我一向可是把悲劇當笑話看的人。我哭的原因是因為這部電影怎么這么好,這世上怎么會有這么好的電影。”
索菲亞科波拉看完之后,直接給王家衛寫了封信,告訴他感謝他讓自己看到了這么好的電影。
臺灣電影方面,李安以《飲食男女》共襄盛舉。
《飲食男女》是李安“父親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李安用父女這種中國社會里的傳統家庭關系來探討中國社會當中的隱性倫理問題。
同時,借由片中無處不在的中華美食,觀眾嗅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在現代中國人社會的另類解釋。
不說別的,單電影開篇的做飯鏡頭就足以讓國內所有的美食紀錄片和電影電視相形見絀。
電影是商品與藝術的結合體,一件商品是有系統性方法和手段讓它暢銷的。
但成為藝術品,要的除了天分,還需要“匠人精神”,真不是貼拿幾張臉上去,就一定能名垂千史的。
1994年為何會出現這么多好片,已無從知曉,但1994年肯定是上帝最想看電影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