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底,筆者曾撰一文《知情人透露德云社尋求“招安”,有現實可能,也有三大難題》。
文中說了一個相聲圈里公開的秘密:郭德綱到處托人傳話,希望能和同行和解。這件事被相聲界人士戲稱為“郭公明盼招安”。
該文發出后,有不少讀者給出了這樣一句評論:你想多了。大概意思是,郭德綱不可能尋求和解甚至“招安”,這都是筆者臆想的。
沒想到,2022年過去半年后,《人物》雜志在他們發表的《姜昆:誤解的總和》一文中明確了一件事:郭德綱托人尋求和姜昆和解。
文章寫道:曾有很多人力圖在姜昆和郭德綱之間搭橋,其中不乏說得上話的權威人士,也包括姜昆的搭檔戴志誠。有個節目還曾策劃過一場“世紀大和解”,邀請姜郭二人同臺。而且郭德綱本人也曾托相聲演員陳印泉給姜昆帶話,希望能和姜昆一起坐坐,一起做做飯。
姜昆,對此不置可否。
一、是否有此事?
郭德綱曾多次尋求姜昆“世紀和解”這件事是否真實存在呢?
筆者認為,結合多方面的情況,基本可以確定存在。
《人物》雜志對姜昆、陳印泉、戴志誠等人的采訪發生在2021年底到2022年初,也就是說,郭德綱托人尋求和解的事情大概率就發生在2021年這一年。
在這一年里,圍繞著郭德綱,出現了這么幾件有些“不同尋?!钡氖虑?。
1、轉發曲協倡議書
2021年4月底,郭德綱轉發了中國曲協發布的《關于加強相聲界行風建設自覺踐行崇德尚藝的倡議書》。
這封倡議書的發布單位是中國曲藝家協會行風建設委員會和中國曲藝家協會相聲藝術委員會,其內容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
抵制“倫理哏”和“臟臭葷活”等惡俗粗劣表演。
抵制“三年學藝兩年效力”和“清理門戶”等封建行幫陋習。
抵制“打擦邊球”和“詆毀同行”等歪曲事實惡意炒作行為。
咱們實打實說,這三個“抵制”看起來都和德云社郭德綱有著相當大的聯系,因此倡議書剛發出來就在網上被熱議,一些德云社粉絲紛紛指責曲協“打壓德云社”。
但是,這一次郭德綱不僅沒有在社交平臺上冷嘲熱諷,也沒有在相聲里編排,反而主動轉發并響應倡議,比起之前那段《我要反三俗》來簡直是180度大轉彎。
2、主動探班
2021年5月初,就在郭德綱轉發曲協倡議書后不到十天,他又出現在了北京曲藝團大樓里,此行目的雖然看起來是探班正在排練相聲劇的于謙,但郭德綱的表現卻比平時謙虛很多。
一進大門,郭德綱立刻取下了自己的帽子,他身后的助理王楠都沒有這個動作。見到北京曲協主席李偉健后,郭德綱更是和李偉健緊緊抱住,宛如失散多年的親兄弟一般。
實際上,李偉健和武賓是多年搭檔,而武賓又經常給何云偉捧哏,此外,何云偉是劉洪沂的干兒子,李偉健則是劉洪沂的徒弟。而武賓曾在接受采訪時對德云社相聲被粉絲津津樂道的所謂“現掛”表示過不屑。
此外,李偉健和姜昆的關系也不錯,他和武賓在春晚上的成名作就是姜昆主動讓位并大力推薦的,可以說姜昆在一定程度上對李偉健有提攜之恩,李偉健收徒時姜昆則到現場為他站臺。
這么一看,李偉健似乎就是幫姜昆郭德綱搭橋的“權威人士”,可能有他,但還有比他更權威的。
3、共同朋友
2021年中德云社天津分社開業,到場祝賀的嘉賓里有一位名人有點兒特殊,他就是著名畫家、學者吳歡。
吳歡是吳祖光和新鳳霞的兒子,他們家族和曲藝界交往甚密,馬三立、侯寶林都曾是吳家的座上客。姜昆和吳歡的關系相當于發小,姜昆在吳家直接以“老媽”稱呼新鳳霞,關系之密切可見一斑。
吳歡和郭德綱的關系也不錯,他曾公開表揚郭德綱的京劇,能在天津分社開業時送上一份大禮,足見兩人交情不淺。
作為姜昆和郭德綱的共同朋友,吳歡先生也是非常希望能夠實現“和為貴”,他肯定算是參與搭橋的權威人士。
至于陳印泉,姜昆曾多次提攜他和侯振鵬的組合,帶他們倆前往各地演出,算是陳印泉侯振鵬組合的伯樂。而陳印泉侯振鵬還參加過郭德綱主導的綜藝節目《相聲有新人》,并且獲得了獎項。
陳印泉雖然談不上是權威人士,但他也確實能和姜昆、郭德綱說上話,擔任傳話的信使也是很合適的。
此外,權威人士里似乎還包括郭德綱從小就認識的天津老鄉汪洋,他是半個侯家人,和侯耀文關系極深,他曾在2021年底在直播中透露,郭德綱正在托人尋求和相聲同行達成和解。
綜合來看,《人物》雜志所說的郭德綱尋求“世紀和解”的事情基本上可以確定存在,并無虛言。
二、郭德綱為何尋求和解
《人物》雜志對姜昆的專訪發表后,有網友認為,郭德綱尋求和解是從他有兩臺節目被兩個地方春晚下架開始的,或者是從第十一次文代會旗幟鮮明強調文藝界“反三俗”開始的。
實則不然,郭德綱兩臺節目被下架已經是2022年的事情了,文代會召開也是2021年年12月的事情,郭德綱轉發曲協倡議書、探班李偉健這些事都發生在2021年5月份左右,汪洋對外界透露郭德綱正在尋求“招安”也是在文代會之前。
筆者認為,郭德綱之所以尋求和解并不是因為某一件事,還是出于一個更大的趨勢性的考慮。
首先,德云社面臨著不小的經濟壓力,商演和小劇場演出時有時無對德云社造成的影響不小。
其次,德云社還面臨著企業做大了之后的社會責任問題,在德云社還是小作坊時,郭德綱可以放開了折騰,可一旦德云社成了大企業,他就必須擔負起大企業的社會責任,文化產業公司更是如此。
此外,德云社還面臨著相聲業務水平下降的問題,缺乏創作人才是一個極大的瓶頸,這也導致德云社的整體相聲水平不進反退,隔絕同行其實也是在封閉自己。
還有,德云社風光的同時也面臨著口碑下滑的問題,如果一意孤行就把路走窄了。
可見,郭德綱不論是從經濟上、口碑上還是業務上都面臨著風險,需要改變也需要突破,其中,與同行和解重新融入相聲行業大家庭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而相聲行業的領頭羊正是姜昆。
關鍵是,隨著文化戰略的調整,各地文工團和曲藝團的日子越過越好,連一些頂流明星都熱衷于“考編”,德云社和郭德綱尋求“招安”在性質上和頂流明星考編也有相似之處。
三、姜昆為何“不置可否”?
首先可以明確一點的是,不論是姜昆還是曲協,他們對民營相聲團體一向持歡迎、合作和提攜的態度,青曲社、嘻哈包袱鋪以及星夜相聲會館就是其中的代表。
當然,這些民營相聲團體也為文工團和曲藝團提供了一個人才庫,典型的代表就是陳印泉侯振鵬、金霏陳曦當然還有賈旭明等人。
專業相聲團體和民營相聲團體合作可以在演員、作品上互補,覆蓋更多的觀眾人群,比如每年匯聚各地相聲人才的非遺相聲大會就是合作效果的集中展現。
因此,不論是姜昆、曲協還是專業團體和民營團體,他們對相聲界的“頂流”德云社和郭德綱肯定是持歡迎態度的。
但是,就像酒店餐廳也不是所有顧客都歡迎一樣,衣冠不整、言語粗俗的顧客有些酒店和餐廳也會“恕不接待”,姜昆對郭德綱尋求和解的“不置可否”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德云社人員組成有些混亂,團體成員素質良莠不齊,張云雷等人在之前連續出現爭議性事件就是例子,在這種情況下,其他同行很難接納這樣一個團隊。
結果到了2022年,德云社陳霄華、張九南和郭德綱助理王楠等人連續出現的爭議性事件無疑再一次證明了這個擔心。
其次,德云社相聲作品風格轉換需要時間,如果德云社不能徹底肅清相聲表演中存在的“三俗”內容,姜昆自然不能選擇和解,畢竟一旦接受和解,德云社演出再出現三俗內容,那就是整個相聲界的問題了。
再次,德云社粉絲的問題同樣需要解決,說句不客氣的話,郭德綱需要為近些年相聲界的不團結承擔很大一部分責任,但更多的責任則需要由德云社那些不冷靜、不客觀更不理智的粉絲承擔。
郭德綱自己反省是不夠的,他必須在事實上對粉絲進行引導和教育,極端情況下必須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畢竟飯圈經濟給德云社創造了很大的收益。
最后,郭德綱在過去的十幾年里曾有過不少爭議性的話題,最核心的兩件事就是“反反三俗”和“攻擊同行”,這兩個問題一個是方向性問題,一個是現實性問題,如果他沒有在這兩個關鍵問題上做深刻反省和誠懇道歉,這一篇就很難翻過去。
所以,郭德綱想實現“世紀和解”的障礙并不是姜昆,而是他自己。俗話說,覆水難收,說出去的話如同潑出去的水,不是那么好收回來的。
當然,姜昆的態度是“不置可否”,這中間有“否”,但也有“可”。
作為相聲界和曲藝界的領頭羊,姜昆從八十年代到現在幫助提攜了很多人,少一個不算什么,多一個當然最好。
如果郭德綱能夠解決好自己的問題,姜昆的“否”隨時可以變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