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8月3日中午,上映4天的《獨行月球》票房已超過12.6億,確實是這個暑期檔最成功的的電影,很快就會超過《人生大事》。
但和逐步走高的票房成反比,《獨行月球》的豆瓣評分卻遭遇四連降,電影最初開分7.3,幾乎每天降0.1分,截止到發稿已經連降四次到了6.9,從打分比例來看,打四星和五星好評的占比40%多,打三星一般的也超過40%,其余的觀眾打出了一星和兩星差評。
首頁顯示的五條熱評中,有兩條好評和三條差評,有觀眾寫道“我非常討厭往喜劇片里塞煽情的部分,導致我從后半段就幾乎笑不出來了,煽情塞進喜劇片里適配度很差?!?/p>
另外兩條差評都是吐槽劇情簡單且有些幼稚,其中一條寫的是“對我六歲表弟來說剛剛好”,另外一條則指責“國產電影真的把觀眾當傻子了。”
開心麻花出品,沈騰和馬麗主演,袋鼠的特效做得非常不錯。此外還有辣目洋子、黃才倫、黃子韜等演員加盟,可以說《獨行月球》這個項目一開始就已經穩賺不賠,也基本能保證電影品質。但為什么有這么強悍的資源、這么得天獨厚的陣容,卻換來評分四連降呢?下面就來分析一下這部電影的三個缺點和兩個遺憾。
缺點1:以為是爆笑喜劇,結果只笑兩三聲
開心麻花的電影,加上沈騰和馬麗的“沈馬組合”,電影最開始宣傳打的就是爆笑喜劇,預告片里也重點突出沈騰搞笑、耍寶的本領。
這種對電影喜劇元素的高預期,導致觀眾觀影過程中有很大的心理落差,《獨行月球》的喜劇元素表達靠的都是沈騰的肢體語言,一些不入流的搞笑梗,還有角色的自我矮化完成。
比如暗戀對方的獨孤月,在抱枕上舔番茄醬的橋段,真的挺惡俗的。還有“下落特煩惱”這樣脫口秀演員李誕都看不上的諧音梗也用在了電影里;沈騰飾演的獨孤月想和袋鼠擊掌,結果挨了對方一拳,這樣自我矮化的手法,用一次還行,在電影里反復用就完全不好笑了。
缺點2:結尾強行煽情,臺詞太尷尬
不少觀眾吐槽的一點,是作為一部喜劇片,結尾卻強行煽情,安排這樣一個不圓滿的結局,而且也讓“沈馬組合”告吹,確實讓人意難平。
而且,縱觀電影,兩個人的感情線本身就很尷尬,換位思考,如果你是馬麗那個角色,看到自己完全不認識、從來沒留意過的中年油膩男,在舔印有自己頭像的抱枕,還被全世界的人看到,會氣死吧?怎么可能后續還會對他心生好感?
而且煽情高潮部分,那句“我不允許你為我守寡”也太尷尬了,確實是電影的敗筆。
缺點3:戲份分配不均
觀眾一直擔心地“含騰量”的問題,《獨行月球》徹底解決了,差不多一半的戲份都是沈騰一個人撐住,確實戲份多。
但相應的,女主角馬麗的戲份也太少了,還沒有袋鼠多,“沈馬組合”反倒像假的,兩個人對手戲加起來也就幾分鐘?此外,其他配角的戲份也分配不均,比如很多人看好的黃子韜,過氣明星的身份本來笑點很多,但后面就沒了,不知道是不是刪了很多,反倒是觀眾緣沒那么好的黃才倫和辣目洋子搞出來不少戲份,而且還生硬的加了一段感情線。
遺憾1:沈騰要是減減肥多好
可以說,14億的票房,有10億都是靠沈騰撐起來的,大家對他的期待太高了。但是電影開場第一個鏡頭我就有點失望了,沈騰那個面部特寫,也太胖了吧?幾乎是他從業以來最胖的一個特寫。
正常來說,要演這部電影、這個角色,沈騰應該減減肥的,畢竟你要登月球,維修工也屬于航天員吧!對體重沒有求嗎?這么胖會不會有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體檢能不能過?
而且,回想阿米爾·汗的《摔跤吧!爸爸》,他為了塑造角色胖了又瘦、瘦了又胖,這才是演員努力的表現。
反觀《獨行月球》,電影中有個橋段是,基地里的食物夠獨孤月吃一輩子,所以他每天吃了睡、睡了吃,頂著大肚子。如果沈騰先減肥拍其他戲份,再增肥拍這一段的戲份,會更真實,也能讓觀眾看到他的努力。
遺憾2:科幻只是工具,沒有電影人的責任心
另外一個遺憾,是《獨行月球》作為一部科幻片,科幻元素的呈現不足,給人的感覺只是將科幻作為工具、作為電影的外殼,里面的核心還是開心麻花的那一套,沒有任何驚喜。
眾所周知,近幾年電影行業很難,科幻題材很少,確實需要電影人積極探索,開心麻花擁有沈騰、馬麗這樣的“王炸”,吸引到了這么多投資,找了墨VFX這樣的優秀后期公司,用了最先進的動作捕捉技術制作袋鼠,如果要是在科幻元素上再多下點功夫該有多好??!
因為種種缺點,導致《獨行月球》口碑沒那么理想,而專業票房軟件對總票房的預測也從開始的43.47億,降到了目前的42.08億,難免遺憾,對于我指出的缺點,你們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