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納取消了《蝙蝠少女》的上映計劃,大家支持華納的做法嗎?很多人覺得老牌影業只會審時度勢,他們注重口碑和商業價值,然而華納忽視了導演組和演員的付出。《THR》的影評人韋普林支持華納,大公司為了DC電影能夠長遠發展,他們舍棄《蝙蝠少女》的操作非常正確。韋普林也承認,電影人與演員白忙活了一場,畢竟這些人拍攝《蝙蝠少女》也很辛苦。不過他們的損失不會很大,為普林相信華納的合約很嚴謹,演員與創作者可以得到合理的報酬。如果《蝙蝠少女》上映之后的口碑不好,他們的演藝生涯也會受到影響,這是韋普林支持華納的主要原因。阿迪爾是這部系列的導演,韋普林評價了他的風格——阿迪爾的影片富有涵養。
在阿迪爾執導《蝙蝠少女》之前,《疾速追擊》與《比弗利山警探4》是他的代表作。從這些作品可以看出,阿迪爾的風格不是很激烈,他不擅長制造矛盾和戲劇沖突,不過他的電影內涵相當豐富,這種富有涵養的影片通常后勁十足,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疾速追擊》在上映初期的票房不怎么突出,后續票房開始扶搖直上,這些都是阿迪爾富有涵養的體現,這種涵養也會出現在他的作品當中。此外,阿迪爾在創作方面的核心力量不足,這也是《蝙蝠少女》消失的另外一大原因,在核心力量方面,韋普林認為馬特·里夫斯是這方面的行家:《新蝙》擁有核心力量,即便這部電影的口碑也很一般,但是華納就要迫不及待推出該片的續集。
在韋普林看來,在《新蝙》上映的前期,也就是從這部電影在試映會的效果來看,并沒有比《蝙蝠少女》好多少。然而《新蝙》在影院的票房相當出色,初期的各項數據直追《阿凡達》,這也是外界對華納做法不滿的證據——老牌影業應該給阿迪爾的作品更多機會,而不是只推崇里夫斯的影片。韋普林表示,很多人忽略了《新蝙》受到重視的原因,該片的核心力量充足,作品具有向心力,即便大家對《新蝙》的評價不一,尤其是外界對帕丁森出演布魯斯·韋恩仍舊有爭議,這也不會影響該片的整體票房。《新蝙》在DC這一階段的中期上映,說明了沃爾特·浜田早就料到了該片擁有核心力量。
筆者(沾沾自喜看電影)認為,電影的核心力量實際上就是向心力,一旦作品的核心力量強,該片的凝聚力自然也就很好,這些都是影響收視率和票房的關鍵因素。通常核心力量強大的影片或者劇集,都會放在該階段計劃的中間上映。在漫威第四階段的計劃之中,《英雄無歸》就在中期出爐。MCU的粉絲們也承認,荷蘭弟版本的《蜘蛛俠》排到第三部系列的時候,喬沃茨的創造力已經下滑,而且影片的動力性很成問題,《英雄遠征》就出現了此類難題。在核心力量方面,DC與漫威的要求大致相同。由此可見,男版和女版的《蝙蝠俠》根本不是一回事,《新蝙》的成功與口碑沒有多少關系。
所以韋普林認為,《新蝙》擁有核心力量,華納的做法在整體性方面沒有問題,這位影評人支持華納。一直關注漫改電影領域的影迷們清楚,很多DC老粉擁有這樣一種怨念——如果DC影業的大部分作品,可以與華納脫離關系就好了。漫威在大熒幕的初期就能取得領先地位,那是因為他們合作的迪士尼具有新鮮的思維理念,反觀華納還是老牌影業的作風,包括在宣傳以及周邊商業價值的開放方面,華納的保守思路飽受詬病。這回他們取消《蝙蝠少女》,也被人們認為是守舊的思維作怪。然而在韋普林的眼中,不冒險加上堅守原則,恰好是華納的優勢,擁有此類優點的電影制片廠已經越來越少了。
由此可見,華納的打算更加具有大局觀,所以韋普林支持華納。同理,《蝙蝠少女》實際上也有這種涵養。韋普林也承認華納的做法有些爭議,這部系列在試映會的效果非常失敗,充其量說明了該片在上映初期的收視率可能不佳,但是這并不能代表該片在后期的收視率不會提升。那么華納的計劃是不是太過武斷呢?韋普林表示自己談論這個話題的時候,本人也非常矛盾,阿迪爾的影片富有涵養,這是事實。至于取消上映流程之后的安排,大家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