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軍旅劇題材電視劇自1983的《高山下的花環》起步至今,已經走過了近三十年的發展,期間創作出了許許多多的優秀作品。結合現實軍事領域和中國軍隊及其環境以全景式的觀照與審視,具有令人警醒的思想深度和感人至深的藝術魅力。
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這近三十年里,10部好看的軍旅電視劇排名,對比一下現在流量小生拍的軍旅劇到底有何不同之處。
第十名:《DA師》
2003年,豆瓣6.9分
《DA》師是王志文第一部演“軍人”身份的作品,是2003年的開年巨獻,由央電影視部和南京前線話劇團聯合制作。
王志文在劇中飾演一位“王牌師”的代理師長,講述了他在競爭激烈的環境成為了da師的代師長的故事。
這部劇的演員陣容星光閃爍,除王志文之外,還有許晴、巍子、陶慧敏、侯勇等人加盟。
當時選角頗費一番周折,本來最先考慮濮存昕、張豐毅兩人為男主候選人,但是為了讓觀眾耳目一新,最后鎖定了從未演過“軍人”的王志文。
這部的拍攝過程都是真槍實彈,能亮相的武器裝備都在劇中展示,而且還花費百萬做了個仿真數字化指揮中心,大手筆大場面。畢竟有南京軍區政治部做后盾,能協調到的資源都安排上。
這部劇制作好,但是缺點也挺明顯,過多去渲染了龍凱鋒的“四角戀”,沖淡了科技強軍的主題。雖然“無愛不成片”,但是在劇中過分強調“情愛”,反而讓大家很反感。
《DA師》這般“金戈鐵馬”的作品,不必非要放點“愛情”作調劑,更不必在“四角戀”上多花筆墨。
第九名:《導彈旅長》
2002年播出 豆瓣7.4分
在喜迎建軍75周年之際,一部18集電視劇《導彈旅長》播出,由云南電視劇和第二炮兵電視藝術中心聯合制作,主要講述了一支蟄伏于群山之中的導彈勁旅,有著壯國威、振軍威多次完成導彈發射任務的光榮歷史。
該劇以強烈的時代精神和藝術律動,通過對一支導彈旅跨越式發展的生動描繪。藝術地展現了人物,關系中的矛盾沖突,故事曲折,生動感人。
知名編劇張悅、徐劍緊緊抓住高科技部隊,高素質人才的特點,從一個新穎的角度編織了一個個鮮活感人的故事。匯集了陸劍民、儲智博、馮國慶、廖京生、王志飛等擔任主演。
當時陸劍民為了演好“博士旅長”這個形象,他直接下基層連隊體驗,從一點一點小細節開始學起還和二炮導彈旅長交朋友,去揣摩旅長的氣質。當他第一次穿上“兩杠三星”軍裝的時候,骨子里就透著威武、陽剛、儒雅氣質。
還有儲智博和馮國慶這兩位億萬觀眾耳熟的軍中“大碗”的坐鎮,為了這部劇增加了不少看點。
宋雨生在劇中有句這樣的口頭禪:“一旦當了導彈兵,往那一站就像一顆導彈,一旦點燃了火,就升騰不息,向前向前,永遠向前。”儲智博把宋雨生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把導演都看哭了。這句話也激勵了多少人,不論在何處都要發光放彩。
最后,這部劇在同類軍事題材作品中有新的突破,具有填補空白的意義,將軍旅劇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第八名:《沙場點兵》
2006年播出,豆瓣7.6分
《沙場點兵》是2006年央視的開年檔,一如既往的大投入和大場面,由文工團臺柱子侯勇和任程偉主演,也是講得紅藍軍對抗演習,進行訓練改革。
這部劇整體質量很高,除了女人戲之外沒有什么硬傷,臺詞挺鏗鏘有力,敢講敢說,再加上軍改、士兵專業、裁軍,看得讓人熱血沸騰。
本劇主要講了兩個矛盾,第一個是謀戰與謀官之爭。典型代表魏嵩平為升官為前程,而康凱和龐承功等人,是實實在在為了提高部隊戰斗力。第二個是龐承功以西方軍事理念與康凱以自主強軍理念之爭。揭示了他們的豐富多彩內心獨白。
該劇的軍旅特色突出,是部鼓舞士氣、引人深思的軍旅佳作,而且大部分的軍事變革措施都在10后得到了驗證。
第七名:《長空鑄劍》
2004年播出,豆瓣7.7分
2004年,建軍節前夕,一部投資了3000萬打造的“大制作”《長空鑄劍》面向大家了。這部劇根據空軍伉儷王玉彬、王蘇紅的獲獎小說《驚蟄》改編而成,兩位作者數易其稿,傾注心血于其中。
作為第一部反映空軍新裝備部隊的影視作品,該劇以空軍轉型建設和跨越式發展為背景,通過率先裝備了最新型戰機,號稱王牌師的航空兵107師,在新任師長蕭廣隸,政委季浩蘇率部參加一場聯合軍演的事件為切入點,濃墨重彩地描述了一列驚心動魄的故事,讓觀眾感受到了航空兵107師艱難的鑄劍之路。
雖然《長空鑄劍》并沒有直接描寫戰爭,但全劇的戰爭氣息撲面而來,無論是層云密布中新型戰機的翻轉升騰,聯合對抗演習中不動聲色的兩軍對壘,還是海上超低空訓練的驚險飛行,觀眾都能從中感覺到悄然臨近的勢在必得的戰爭腳步。這種將戰爭隱于鏡頭背后,讓思考穿透劇情的手法,增加了軍旅劇的藝術色彩。
此外這部劇是一部貨真價實的“空軍制造”,吳京安、楊樹泉、牛莉、胡亞捷等都是空政文工團演員,這些演員聯合組成了強大的“明星團”。
第六名:《突出重圍》
2000年播出,豆瓣7.9分
2000年初,根據柳建偉的長篇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突出重圍》播出了,一播出在軍內外引起強烈反響,連南京軍區政治部的首長都夸贊,而且還下任務要做一部題材一樣的軍旅劇。
該劇由舒崇福執導,杜雨露、張志忠兩人主演,主要講的是經過兩次軍演,老牌A師因為作戰觀念落后輸給了C師,最后軍區首長對此進行大改革的故事。
劇中A師代表傳統勢力,C師代表新銳思想。整個電視劇就是C師一次又一次擊敗A師的過程。
這部劇中塑造了一批性格鮮明的人物,方英達、范英明、朱海鵬、常少樂、唐龍都讓人過目難忘。
如范英明,鮮明的“不英明”性格。有才華卻優柔寡斷、暮氣沉沉。對A師司令的壓制不敢反抗。
朱海鵬,新時代軍人的理想化代表。溫文爾雅,軍事才能與科技思想兼備。
還有張志忠與鄭曉寧的幾場對手戲透著男人間的較勁、競爭,也頗具可看性。
劇中對演習場面、高科技武器做了初級的展示,詮釋著要科技強軍、科技強國的思想。這種展示在國產電視劇中也是鮮見的,因而是值得喝彩的。
第五名:《和平年代》
1996年播出,豆瓣7.9分
1996年,一部正面描寫邊境輪訓、百萬大裁軍、準備進駐香港的電視劇播出,它就是《和平年代》。
這部劇由張豐毅、林永健、吳越、尤勇等一批人演出,這是張豐毅為數不多的幾部軍人形象的電視劇。
這部劇展示了在改革開放年代,一代軍人的選擇,當外部環境變化能否走到一條自強的道路,如何增強軍事實力和保持國家自信心。
這部劇可以說每個人都是主角,塑造人物這塊特別成功,人物個性鮮明,所代表的人群各有特色。如有軍事才能又大男子主義的秦子雄,忠厚善良又固執的章大軍,愛慕虛榮又控制欲強的聞勇,不甘穩定追求新生的聞璐,還有飛上枝頭變鳳凰的杜鵑女。
本劇聚焦了幾個當時社會背景下軍隊發展的核心問題:改革開放時代背景下部隊如何改變;部隊有償服務于地方的界線;特種部隊這一集合兵種在新形勢下出現的必要等等,也同樣關注了大裁軍這一話題,也值得我們深思這些問題。
第四名:《軍港之夜》
2002年播出,豆瓣8.0分
《軍港之夜》是一部反映海軍現代生活題材的青春軍旅劇,現在可能你記不起劇情,但是同名片尾曲依舊可以哼唱起來。
該劇主要反映了兩代海軍軍人命運和情感生活及現代青年的多元選擇,全劇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真切感人,既有大海的驚濤駭浪,又有水兵的瀟灑浪漫。
這部劇也匯聚了當時一批正紅的青年演員,俞飛鴻、董勇、聶遠。在《重案六組》、《黑洞》中扮演刑警的董勇改行當上了驅逐艦的艦長,而在《天下糧倉》有出色表現的英俊小生聶遠一同登上“艦長”寶座。
有趣的是,一黑一白膚色差異明顯的兩位艦長,這回一同愛上了俞飛鴻扮演的女一號夏海云,展開了精彩的“三角戀”大戲。
雖然在劇中兩人在事業、愛情上斗了個不亦樂乎,但是兩個的私交關系很好,有空時就一起討論“當艦長”的心得。
《軍港之夜》雖說一部青春劇,但它全方位展示我國海軍的現代建設,從艦艇學院到導彈驅逐艦,從女子陸戰隊到女水手,從海島觀通站到潛艇,層層的演變升級,再加上都市的浪漫,演員們激情的表演,勾勒出了一幅動人的海軍青春風景線。
第三名:《歸途如虹》
2003年播出 豆瓣8.4分
為了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六6周年和駐港部隊組建10周年,一部充滿時代氣息軍旅力作《歸途如虹》隆重播出。
主要講述了為完成“和平進駐”的歷史任務,駐港部隊時濤、何志遠等一批優秀軍人面對巨大壓力,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出色完成任務,演繹了“香港回歸”的世紀故事。
據了解,該片劇本創作花費3年事件,劇本也幾易其稿,而本次的主創人員的陣容非常強大,著名詩人唐躍生出任文學統籌,著名作家鄧一光任劇本總撰稿,著名導演荷夢凡任藝術總監,新銳導演劉巖掛帥導演。
光看創作團隊這排面,就可以斷定這部劇的下限不會低,而且演員陣容都是實力派。演員的演技顏值都很吸睛。
當年的李若彤一頭咖啡色頭發美得跟洋娃娃似的,曾黎的女軍官完全沒有一點脂粉氣,王學圻演了個鐵面軍中教父,跟英軍交接時喊出那句“你們可以下崗,我們上崗,祝你們一路平安”好威武霸氣。
另外最讓人喜歡還是王斑的時濤和羅剛的常凱平,王斑那種英姿颯爽的氣質,讓人著迷,而羅剛的常凱平堪稱完美了,不管是性格還能力都沒任何缺點。可惜的是,最后編劇把他寫死了。
看完這部劇國家榮譽感自豪感蹭蹭的往上漲,還有兩首主題曲和片尾曲好聽大氣,氣勢如虹。
第二名:《紅十字方隊》
1997年播出,豆瓣8.6分
《紅十字方隊》是一部講軍醫的軍旅劇,也是國內第一部全景反映軍醫大學生活的連續劇。當時一播出便引發了收視狂潮,這群五湖四海的青春男女成為無數人心中美好回憶。
這部劇主要講述了十幾個青春男女在軍醫大學中的成長時光,從青澀的學生成長為醫學界的人才,也在性格上從單純轉變到成熟。
肖虹是出身在軍人家庭的女孩,為了自己的理想,選擇了軍醫大學這塊神圣的凈土,卻總在沖動與穩重中徘徊。
江男是女生班班長,有極強的責任感和同情心,用自己的言行默默地感染著周圍的人。
司琪是來自農村的女孩,在同學與教官的幫助下,逐漸建立自信,消除自卑,完全融入集體并最終成為他們中最優秀的一員。
多年以后,這支紅十字方隊畢業了,在夢想飛動的大江南北,他們用知識回報社會,也用自立成熟為人生佐證。
這部電視劇在激勵了一代人投身軍校、報效國家的同時,也教會了大家如何讓年輕的身軀中充滿正能。
這部劇也讓大家認識了,顏丙燕、劉威葳,羅剛等一些出演者,有他們的傾情演繹,促成了這部好劇。
第一名:《士兵突擊》
2006年播出,豆瓣9.5分
《士兵突擊》是軍旅劇中經典之作,至今都是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山,它的豆瓣評分高達9.5分,獨一檔的存在。
《士兵突擊》記載了一幫糟老爺們在部隊摸爬滾打的歷程,劇中的每個人物都刻畫的有血有肉。
以樸實無華的敘事方式,講述了許三多、成才、史今、伍六一、袁朗、吳哲、高城等人鮮活形象,人性與人心的種種被淋漓盡致的放大與還原,使得整劇有極強的感染力和代入感。
這樣一部沒有美女、沒有愛情、沒有大牌明星的“三無”電視劇,靠著這群奮勇向前的士兵的真實和血性,圈粉無數,讓觀眾們熱淚盈眶。
這部劇走紅的同時,也讓草根演員王寶強走向大眾,通過這部作品獎項拿到手軟。更厲害的地方是,這部劇的主角們都走紅了。
當時《士兵突擊》還掀起了當兵熱潮,可想而知這部劇影響多少熱血青年。《士兵突擊》之美在于溫情,“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朵一朵的花兒,開得可美了。”《士兵突擊》之美在于希望:面對困難甚至絕境的時候,永遠“不拋棄,不放棄”。
以上就是10部好看的軍旅劇,這些不比那些加濾鏡、劇情浮夸的“花架子”軍旅劇好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