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和李現主演的《人生若如初見》,突然停播。人們還沒反應過來,《少年派2》就緊急提檔救火。
可奇怪的是,這部劇貌似也沒那么“保險”。
劇中一些情節,直接映照了現實中某頂流的考話劇院事件。
這個片段,來自衛視播出版。
眼尖的網友,拍下來發到網上,再次激化輿論。
然而網播版本,則把這個情節完全刪除。
可以預見,這部劇提檔補位,是多么著急忙慌的一件事。
這個片段播出后,有人說該劇是不是故意搞諷刺?
其實不然。
它2021年開機,2022年初就殺青了,還做不到未卜先知。
芒果拿它來補位,主要是鑒于該劇第一季的口碑和關注度,它確實擁有大批忠實粉絲。
但該劇開播后,討論度卻非常弱,甚至有不少人說它變味了。
這是咋回事?
《少年派》是2019年話題劇。
劇情以四個家庭為切入點,聚焦孩子的高中教育。
起初,該劇備受好評。
因為它反應了高中教育的多個面相,并且以此延伸出觀念差異、代際沖突等社會議題。
后來,因為劇情發展急轉直下、編劇跟觀眾互撕,導致口碑和評分持續下滑。
最終以豆瓣6.5分收官。
3年后,續集開播。
觀眾反饋最多的意見,就是風格變了、跟預期有差距。
這是為啥呢?
第二季不再走都市輕喜劇的風格,情節更加寫實,看起來比第一季沉悶和壓抑。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
畢竟3年過去,第一季里的高中生也要大學畢業走入社會,劇情確實不能再像以往那樣嘻嘻哈哈、打打鬧鬧了。
所以,兩季風格變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物成長了,他們面臨的是邁入社會后的抉擇和變化。
具體來說,編劇用四個主角的經歷,分別呈現了這些不同的變化。
林妙妙(趙今麥飾)。
大四來到了江州電視臺實習。
她本來以為能跑深度調查欄目,沒想到實習工作就是天天街采,逮著路人就問:“你幸福嗎?”
在某次街采過程中,她開玩笑式地傾訴了一肚子抱怨。
沒想到,被不懷好意的同事偷偷拍下,發回臺里播了出去。
這下可好,她不僅惹怒導師和電視臺領導,連轉正的機會也沒了。
這就是她邁入社會學到的第一堂課。
原來職場跟學校不一樣。
這里不能亂說話、亂交心,這里有綠茶等著看笑話。
錢三一(郭俊辰飾)。
第二季變化最大的角色。
他原本是校園風云人物,按照計劃出國深造。
結果,因為導師自殺身亡,而出現了抑郁癥。
回國后,在家閉門不出,跟林妙妙的關系也出現裂痕。
編劇用他的遭遇,意在呼吁留學生家庭,要多多關心孩子的情緒和心態健康。
孤身在外,難免會遇到自己無法難以處理的問題。
如果意外發生,該怎么辦?
求助朋友、同學、老師,還是及時去看心理醫生?
編劇用錢三一這個極端化案例,展示了心理疾病的嚴重性,給留學家庭一些警惕。
鄧小琪(韓沛穎飾)。
她就是引言中提到的那位。
出身中產家庭,母親關系甚廣、家底豐厚,隨便就能給孩子安排當地話劇院工作。
但資質平平的她,偏偏擁有一個話劇演員夢,希望能在北京圓夢,結果卻與心儀劇院失之交臂。
扒姐認為,編劇這么寫鄧小琪,主要是用來隱喻現實與夢想的距離。
夢碎后,該繼續堅持還是轉換賽道重新出發,這是她留給觀眾的反思議題。
鄧小琪身上還有一個隱藏話題。
即,孩子要不要動用父母的社會資源。
明明靠著母親的人脈關系,她就可以過上衣食無憂、輕輕松松的生活。
放著別人“可望而不可及”的資源不利用,到底是浪費還是正直呢?
這個話題,編劇講的很隱晦,但也非常現實。
江天昊(姜冠南飾)。
他的處境,跟以上三位都不同。
早早知道不是讀書料,轉而開店自己當老板。
不料,因為經營問題和市場環境,導致咖啡店被迫轉手。
他面臨的問題,更多來自于創業挫折和迷茫的人生方向。
說到這里,你就能明白,第二季為啥換風格了。
它要講的是主角大學畢業后的就業抉擇、心態轉變以及情感關系的微妙變化
四個角色,代表了四種不同的人生際遇。
除了抑郁癥和演員夢之外,主角遭遇的其他狀況,大多數畢業生也都會經歷到。
這也是第二季,為啥看起來會更壓抑和沉悶的原因。
而且,邁入社會后的變數,也沖擊著四人之間的友情。
他們的關系,還能完好如初嗎?
這個問題,成為了第二季最牽動人心的地方。
前八集看下來,這劇80%的時間都在講四位主角的心態變化。
其余的20%,用來提了一嘴林妙妙母親的中年危機。
51歲的職場女性,工作不受重視、身體也出現更年期信號,脾氣暴躁、易怒。
她試圖找到方法破局,收獲健康穩定的心態。
這條線出發點不錯,但編劇講的比較潦草,鋪墊了大量對于更年期的刻板印象。效果牽強,不如不講。
整體看下來,《少年派2》算中規中矩的作品。
優點在于,編劇觸及的社會議題,相對具有寫實性。
缺點在于,該劇節奏既慢又散,敘事重點模糊不清晰。
別看扒姐寫得有條有理,那都是看完8集后列羅了各種線索,仔細梳理后的結論。
除此之外,該劇還有一個問題。
即鄧小琪的演員夢。
在一部號稱接地氣的現實劇集里,花那么大篇幅,去講述一個不愁吃喝與退路的中產子女,如何執著演員夢,并以此來展示年輕人對夢想的堅守和付出。
這種刻畫,真的具備普世性和代表性嗎?
它足以代表,當代年輕人追夢的群像嗎?
進一步來說,中產子女闖娛樂圈的角色設定,已經是國產奮斗劇的老套路了。
是不是中產家庭的孩子,不出國留學、不當演員、不做歌手、不成為導演就沒退路了?
這種帶有階級色彩的設定,在當下的社會語境里,還有必要去剖析和稱贊嗎?
再進一步來說,娛樂圈早就跟老百姓的認識,形成了一種割裂感。
微博熱搜上,動不動就是明星丑聞。
電視劇里,又都在講述成名的美好與勵志。
為什么現實與影視作品,會有這種割裂感?根源在哪兒?
編劇敢把割裂感交代清楚,再去寫逐夢演藝圈的少男少女也不遲。
說到底,鄧小琪這個角色,拉低了整部劇的現實質感,把劇情變得沒那么真實可信。
而且,這個問題并不是國產劇首次出現了。
它不是《少年派2》的問題,也不是這一個編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