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語恐怖電影《咒》因上線流媒體平臺再次受到了影迷們的關注,而影片也憑借其質量和一些頗具爭議的創意在恐怖電影粉絲群體之外也引發了討論。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部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
又一部偽紀錄片
第一部影響廣泛的偽紀錄片式恐怖片可以追溯到 1999 年大名鼎鼎的《女巫布萊爾》。經歷了 20 余年的探索,偽紀錄片式恐怖片在傳統恐怖電影中開辟了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道路,成為了一種專門的細分品類,在各國電影市場都誕生出一些優秀的作品。而像《奪魂連線》等作品更是結合時代背景將拍攝手段從 DV 進化到在線會議使用的電腦攝像頭和線上會議軟件,呈現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咒》本身在拍攝手段上并未作出什么重大革新,以手持拍攝設備為主,結合電腦攝像頭、固定攝像頭以及行車記錄儀等錄像設備。本片的畫面同樣會有畫面搖晃不清晰、構圖相對隨意、偶爾懟臉的情況出現,而以這一切為代價換來的就是這類非專業錄像設備所獨具的臨場感和真實感。(不過畫面搖晃不清晰的問題在本片中不算太明顯,因此不會看著頭暈。)
但是這也對導演的拍攝和剪輯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畢竟畫面構圖看似隨意但仍然需要經過設計,以表達影片的信息。對于偽紀錄片恐怖片,經常會有觀眾吐槽「為什么這個時候還在拍」、以及「為什么要拍或者不拍那個地方」等。雖然現在影迷們似乎已經習慣了這類 Bug,但仍然沒有太多作品能夠完美自然地解決這個問題,《咒》中部分錄像器材機位的設置和運動也會稍顯刻意。
偽紀錄片電影是一系列視頻拍攝素材的拼合。本片將許多日常鏡頭與恐怖懸疑的橋段進行了拼接,大量采用了插敘、倒敘的手法,一邊揭露恐怖的超自然事件,一邊又在描繪母女之間的親情發展,在情緒上形成了對比,同時也對故事發展進行鋪墊。本片部分剪輯片段的拼接相對有些零碎突兀,使得某些部分的節奏有些違和,細節和時間線上偶爾有些交代不清晰。另外從宣傳影片來看,片子有部分內容被刪減,對于敘事也稍有影響。不過整體上本片的脈絡還是清楚的。而雖然是偽紀錄片,但影片還是加入了一些后期的音樂音效來營造氛圍,這可能有點作弊了。熟悉的生活場景與文化語境
恐怖電影很挑觀眾,這并不是指恐怖片的觀影門檻高,而是說一部優秀的恐怖作品對于特定的觀影群體會產生其他人難以感受的觀影體驗。對于華語觀眾來說,相較于歐美恐怖片,日韓泰的恐怖電影更能產生共鳴,而優秀的華語電影則更容易產生暴擊。這是生活成長的環境和文化語境潛移默化、日積月累所帶來的獨特優勢。
本片講述了女主角因為數年前與友人誤入邪教禁地而身陷詛咒,并在后來危及到女兒后嘗試找到出路的故事。故事發生的場景,包括建筑和室內裝修的風格非常接地氣,與大家周遭的環境十分相似,再加上中文語言的加持,就會有其他國家恐怖電影不具備的全方位沉浸體驗。
宗教和民俗文化在中文恐怖電影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無論你在生活中是否有相關信仰,你都無法否認這些傳統文化中的特殊部分有著一股獨特的吸引力。片中的儀式部分既有熟悉感又有陌生感,而無論是人物的詭異聲音動作還是滲人的環境和道具都在撩撥著觀眾的那股好奇心與獵奇心,兼具視與聽沖擊力。
導演也沒有將過多的宗教民俗元素塞到觀眾眼前,點到為止,將其他的交給觀眾自己的聯想,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部分內容有些交代不清、沒頭沒尾。鬼怪的出現并不頻繁,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壓迫感。但是在具體元素的呈現上也不會遮遮掩掩,比如最后雕塑頭部的揭露,就直接給了巨大特寫,效果拔群。
不過整體來看,影片大部分驚嚇手段還算比較常規,有許多橋段都是可以提前預感到的。影片也不缺一些恐怖片中可能會被吐槽的降智設計。而像前面提到的,剪輯上的小問題也會影響觀影過程中恐懼感的累積。
這里也非常懷疑導演曾受過「蓮蓬乳」、「空手指」的「迫害」,網齡稍長的朋友看過電影很容易就能明白為什么這么說。如果不知道這里說的是什么,那就請忽略吧!
打破第四面墻的「惡意」盡管在上文已經盡量避免劇透,但是接下來的部分將不得不直接討論本片觀影過程中最核心的要素。如果你想要看這部電影且需要保證導演想要給你的觀感,那請看完電影后再來看接下來的內容。
根據上述的評價,《咒》其實只能算得上是一部水準之上的偽紀錄片恐怖電影。但真正讓其能在一眾同類影片中脫穎而出的是其互動創意。「打破第四面墻」這一概念并不新鮮,但在恐怖片中仍稱得上創新。簡單地說,《午夜兇鈴》是告訴觀眾故事中有一段帶著詛咒的影像,而《咒》則是告訴觀眾剛剛看完的就是一段帶著詛咒的影像。
影片片頭就用兩張大家可能都在網絡上看過的動圖來進行對「信念」、「希望」、「祝福」等概念的闡述,而結合后續的女主角與女兒的互動鏡頭,會讓人先入為主地產生一種「這可能是一部講述用愛打破詛咒」的有著圓滿結局的故事。這樣的鋪墊讓觀眾消除了戒心,更專注地投入到人物的處境中。
片中有兩個重要線索,一個是咒語,一個是咒符。從頭到尾,影片都在直接或間接地讓觀眾重復接觸這兩個線索,不斷加深印象。而影片中也有不少片段是女主角對著鏡頭與觀眾進行對話,引導觀眾念咒和結手印。即使不去做,女主角也會強調「在心里念也一樣」,強迫觀眾被動地參與互動。影片也加入了視覺殘留的手法,讓咒符的形狀停留在觀眾的視網膜上。即使預判了這一招數,導演也在后期使出了一個除了閉眼避無可避的手段,讓觀眾不得不參與進來。這也讓人想起 1973 年的電影《驅魔人》,電影時不時在普通的場景中插入幾幀一閃而過的惡魔圖像,也讓觀眾受到驚嚇,一方面又懷疑是不是真的看到了奇怪的東西,也是視覺上的詭計。
還有一個細節不知道是否是片方或是平臺故意,那就是片中的咒文也時不時會在屏幕上出現,如果你前面避開了沒看到,后面還有一小段蒙太奇,咒文字幕位置會上下變化,哪怕你嘗試躲避,第一次看時也會遭到突襲。
而當結尾的真相終于揭示,則會發現這所謂的互動并非「祝福」,女主角做的一切細思極恐,反倒是從一開始就充滿了「惡意」,連開頭的動圖深究原理也是視覺上的欺騙。而當這種「惡意」揭露時,會對毫無防備的觀眾產生極強的心理沖擊。而這也是本片讓部分觀眾感到不適的原因之一。
1903 的《火車大劫案》結尾演員特寫對著觀眾開槍的拍攝手法影響深遠,也有傳聞當時有觀眾拔槍與屏幕互射。而恐怖片原本就是一種充滿惡意與冒犯的創作,因為其目的就是要采取一切手段讓觀眾深陷恐懼之中。好的恐怖片在觀影結束后通常也都能引發觀眾的恐怖聯想,但是像本片這樣主動施加的手段確實可以稱之為創新。只是對于部分觀眾來說,這種體驗可能還是會有些過了,但這或許也恰恰說明導演實現了其目的。而未來的恐怖片想繼續使用這一手法,可能觀眾就會有所防備了。
總結
雖然偽紀錄片式的恐怖片在當下已經不算新鮮,但《咒》仍然通過創意的手段帶來了獨特的觀影體驗。意料之外的故事轉折結合熟悉的文化語境讓觀眾獲得了不錯的沉浸感。盡管有些爭議,但不得不承認,當恐怖片打破了第四面墻,暴擊效果確實會更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