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樂隊》上映之初,料到票房不理想,卻沒想到如此之差,首日票房不到100萬(加點映票房),預測總票房也只有500多萬。
《七人樂隊》的陣容不說空前,也是絕后,畢竟林嶺東導演已不在,票房失利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沈騰和馬麗的《獨行月球》威力太強,排片占比高達60%,其他影片基本上都是炮灰選手。
第二,電影本身是拼盤形式,很多觀眾容易當成《我和我的》系列,可能有點審美疲勞了。
第三,《七人樂隊》粉絲向太強,7位導演都有自我表達,沒有顧慮太多觀眾的感受。
第四,很多影院不排粵語原聲,而國語配音嚴重拉胯,影響觀影體驗。
《七人樂隊》原名《八部半》,早在2014年就開始籌備和拍攝,由杜琪峰牽頭,以香港為背景,由1950年代作為起點,八位導演抽簽選擇其中一個年代,然后用“菲林”拍攝十幾分鐘的短片。
后來吳宇森因身體原因退出,1970年代“空出”,并改名《七人樂隊》,由洪金寶、許鞍華、譚家明、袁和平、杜琪峰、林嶺東和徐克共同奏出樂曲,7位導演用不同樂器,奏出七個并無關系的故事對過去做一個告別。
杜琪峰為什么要牽頭做這個事情呢,他一直到2010年才開始用數碼相機拍攝電影,原本他是想繼續用“菲林”的,但是制片告訴他沒有菲林,就算有,也要到其他地方沖印。
此時杜琪峰才意識到原來“菲林”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有點傷感,再加上自己的成名,正是因為“菲林”,于是有了本片的構思,決定邀請一幫老友,一起致敬“菲林”。
一者是致敬“菲林”,二者杜琪峰也是想表達出團結就是力量,展現香港導演的團結精神,也希望年輕的電影人也可以這樣。
杜琪峰邀請的幾位導演也很有意思,他們都是在七八十年代交替期間成名,洪金寶和袁和平,由龍虎武師到導演,杜琪峰和林嶺東師承王天林,許鞍華、徐克和譚家明,早期都是電視臺起家,然后轉到電影圈發展,是香港電影新浪潮的旗手。
杜sir對幾位導演,除了限制投資成本和拍攝時間,其他一概不管,每一個導演都有自己的一種表達。至于觀眾理解多少,也不強求。
01、洪金寶《練功》1950年代
有網友評價洪金寶拿出了自己的小學筆記,言下之意他太敷衍了。
《練功》確實簡單,但卻是洪金寶最真摯的表達,80年代的《七小福》由羅啟銳執導,他出演師傅于占元一角;到了《練功》,由他兒子洪天明飾演師傅,這也是一種傳承。
在洪金寶的記憶中,小時候學藝過程是痛苦的,每天就是練功和被師傅打,甚至想等到自己長大的時候,揍師傅一回。但等到真正長大,他才明白師傅的偉大,不收費的情況下,培養弟子成長,傳播京劇藝術。
于占元培養的弟子,雖然很少走上京劇這行,但他們卻占據了香港電影半壁江山,“七小?!钡拿^響徹香江。
洪金寶拍這段故事,不僅是致敬師傅,也是想給一群師兄弟帶來回憶,也希望觀眾可以看出他們的情感。
02、許鞍華《校長》1960年代
許鞍華是香港最細膩的導演,沒有之一,60年代,她剛好是青少年時期,學校對她影響很大,后來她還當過老師,教過一段時間小學。
《校長》主要講述了吳鎮宇飾演的校長,他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以及和一個女老師之間沒有捅破的朦朧愛意,那種煙火氣息的市井生活和人與人之間的細膩溫馨,標準的許鞍華風格,這次屬于穩定發揮。
“校長”一角,年齡跨度比較大,大概從30多歲到70歲左右,吳鎮宇的演技完美駕馭,無論是表情還是動作,都令人信服。
03、譚家明《別夜》1980年代
譚家明,許多人可能陌生一點,他曾是王家衛的師傅,香港電影新浪潮代表人物。
從武俠片《名劍》,到林青霞的《愛殺》和張國榮夏文汐的《烈火青春》,作品極具風格化和先鋒性,從剪輯手法到色彩運用,都很新浪潮。
從90年代開始,譚家明基本上就不當導演了,開始為大導演剪輯,比如王家衛的《阿飛正傳》《東邪西毒》,杜琪峰的《黑社會》等。
中間執導過一部《父子》,再后來就是這部《別夜》,啟用的演員也是《父子》里的童星吳澋滔。
《別夜》主要講述一對戀人,因女方移民而離別的故事,故事雖然沒有新意,但譚家明卻用新浪潮的手法去拍攝,致敬自己曾經當導演的歲月。
但兩位年輕演員,表演拖累了這個短片,假如換上以前的林青霞、張國榮、夏文汐她們,相信會是另外一番風景。
04、袁和平《回歸》1990年代
八爺袁和平做了一個新嘗試,沒有執導動作片,而是一部親情片,探討了東西文化差異以及祖孫之間的不同生活方式。
這類影片,其實許鞍華之前拍過一部《上海假期》,內地也有一部《孫子從美國來》,由“許三多”老爹羅京民主演。
爺爺喜歡吃缽仔糕,孫女喜歡吃漢堡包,雖有不同,但兩人相互彌補,爺爺教孫女打拳,孫女教爺爺學英語,一來二去之余,感情更加深厚了。
在結尾,英國孫女的回家,也緊扣了主題“回歸”,表達了親情的溫暖。
05、杜琪峰《遍地黃金》2000年代
杜琪峰根據自己的親身感受而拍攝,因為他在兩次金融危機中,都是輸了錢的。
《遍地黃金》可以算是微縮版的《奪命金》,影片以小見大,拍出了世事的無常,以及小人物在無法預料的歷史洪流中,永遠擺脫不了貪婪和恐懼。
每逢金融危機或者大事件,有人輸光家產,有人賺得盆滿缽滿,其實這就非??简炄诵裕湍霉善眮碚f吧,很少有人能在恰當的時機買進或賣出,總會有貪婪和恐懼的心態影響自己。
杜琪峰發揮出色,重現杜氏經典站位,用一種荒誕的方式解構著現實,讓我們度過了一個亦真亦幻的“遍地黃金”年代。
06、林嶺東《迷路》2010年代
本片是林嶺東的遺作,也是他過往作品中最溫柔的一次,表達憤怒的方式變了,不再像“風云”三部曲中那么凌厲和直接,跳出了他一貫的暴力美學。
《迷路》中,用一種溫柔的筆觸,寫出了自己對香港幾十年滄海桑田的感慨。
杜琪峰和林嶺東是最好的哥們,杜Sir說很懷念他,因為阿東欺騙了自己兩件事,以前他和周潤發一直以為林嶺東年紀最大,幾十年來都喊他大佬,直到阿東去世,他才知道阿東是三人年紀中最小的。
第二是看了《迷路》,他發現林嶺東變了許鞍華,他的電影世界變了,柔軟了很多,假如一直這樣發展的話,他的電影肯定有所不同,可惜,他走了。
07、徐克《深度對話》2020年代
徐克和老搭檔司徒慧焯再合作,一如既往的天馬行空和荒誕不經,這非常徐克。
“精神病人”和“醫生”對話,一會許鞍華,一會張曼玉,一會又是杜琪峰、徐克的,反轉再反轉的故事很有趣味性,徐克這個收尾再合適不過了。
到底誰是病人,誰是醫生,誰是看客,沒有統一的答案,正如未來的不確定性一樣,引人深思。
能在大銀幕上看到七位導演的作品,意義大于一切,假如你喜歡香港電影的話,《七人樂隊》不容錯過,一定能勾起你心中的那份最美好的回憶。
看過的同學,話說你們最喜歡哪一個片段,或者說你認為缺失的1970年代,哪一位導演可以補上呢?(撰文: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