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內娛明星翻車了。
賈乃亮、傅首爾被全網罵了幾天。
終于發微博致歉。
起因是兩人都在直播間為某預制菜品牌站臺。
賈乃亮更是聲情并茂地夸贊品牌創始人。
稱其「努力」「真誠」,創業打拼十分不容易。
然而,互聯網是有記憶的。
賈乃亮口中這位老板,就是曾經靠校園貸起家的羅敏。
當年,校園貸席卷全國。
讓無數大學生過早負債,甚至被逼上絕路。
而幕后推手羅敏,則靠這門生意登上了富豪榜。
如今轉行做起預制菜,邀請明星帶貨。
還去董宇輝的直播間砸錢刷榜,變相給自己打廣告。
后被導演拉黑。
對此,董宇輝評價「很合理」。
網友們更是對羅敏齊聲討伐。
對明星的致歉并不買賬。
「直播間的時候說認識了好多年,現在又說沒調查清楚。」
原因一目了然。
人們對校園貸深惡痛絕。
無數學生深受其害,多少青春付之一炬。
今天,不妨借機扒一扒校園貸的黑歷史。
裸貸、暴力催收、自殺……
那些因校園貸而起的悲劇,時隔數年,依然觸目驚心。
國劇《掃黑風暴》中的徐英子,就為了幫弟弟解決麻煩而貸了「裸條」。
誰知裸照落入罪犯之手,開啟了她悲劇般的命運。
慘遭強奸,最后被逼自殺。
現實中這樣的受害者還有許多。
她們為了償還債務,以貸養貸,走上「援貸」「裸貸」的歧路。
直到裸照流出,東窗事發,被迫中止學業。
一邊承受外界的指指點點。
一邊遭到暴力催收的恐嚇威脅。
物質和精神的雙重負擔下,許多人不堪重負,選擇自殺。
無數家庭就此破碎。
但那些債務卻沒有因此消失。
許多人至今還活在校園貸的陰影里。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之一,正是今天在直播間被夸「格局大」「牛X」的羅敏。
2014年,「賣腎換iPhone」還是網絡熱梗時。
羅敏就看出商機,利用群體性消費焦慮,創立了面向大學生的「分期購物平臺」趣分期。
宣傳語正是「零首付」「不用賣腎就能買iPhone」。
他招募大量學生代理,甚至有很多學生會主席,指導他們地毯式推廣。
短短一年間,業務從一開始的10個城市,擴展到了全國300個城市。
徹底占領大學生市場后,創立趣店集團,擴展公司規模。
成為當年發展最快的創業公司之一。
這也引起了不少同行的效仿。
2015年這一年,殺入校園金融市場的,有上百家創業團隊。
無處不在的誘惑,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掉進了陷阱。
2016年,銀監會和教育部聯合叫停校園貸款業務。
嚴禁機構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
警方也深入調查。
很多貸款公司因非法牟利,負責人被逮捕。
但也有很多公司反應迅速,迅速轉型其他領域。
羅敏就是后者。
校園貸亂象整頓中,獲益最多的趣店反而全身而退。
第一時間宣布退出校園,轉型為面向全社會的金融公司。
說是退出。
但實際上,以前的大量學生用戶仍在。
學生雖然不能直接借貸,但仍能購買趣店中的現金貸產品。
而且,依靠之前的校園貸業務,羅敏已經積攢了豐厚的財富。
2017年9月,趣店在美國上市,市值最高時曾達百億。
年僅34歲的他,就以125億身家登上富豪榜。
雖說后來,趣店已經幾次轉型,羅敏也早已不再做校園貸。
但就像不接受道歉的網友,拉黑羅敏的導演,認同拉黑行為的董宇輝。
很多人依然對羅敏嗤之以鼻。
正是因為深知校園貸之害。
校園貸最惡劣的地方在于。
一開始就以牟取暴利而非建立良性信貸關系為目的。
早在21世紀初時,一些銀行就因向大學生開放開放信貸業務,出現了高逾期率等問題。
相關部門也明確出臺政策,限制大學生的信用卡發放。
網貸平臺卻無視前車之鑒,只顧爭搶市場的處女地。
如同聞見血腥味的鯊魚,把大學生視作絕佳的「獵物」。
他們半只腳踏入社會,有充分的消費欲求。
更重要的是,有背靠父母的償還能力。
用《正在連接》主人公的話來說:放貸者正是認定了,你的父母不會不管你。
《正在連接》
平臺打著助學、扶助學生創業、建立學生征信體系的名義。
煽動學生超前消費、過度消費。
再從天價滯留金中猛撈一筆。
羅敏還在節目上自稱這是「非常有價值的事情 」。
因為放貸門檻低,手續便捷,學生也極易上鉤。
不像銀行信用借款,需要評估信用數值,財產狀況。
網貸平臺僅需提供身份證、姓名、電話,就能借到幾千乃至上萬。
給人一種天上掉餡餅的錯覺。
《正在連接》
借貸往往用途廣泛。
但大多并非用于前期宣傳的助學、扶助創業。
據高校調查顯示,63%的人都是消費性借貸,即購買手機、服飾、電腦等非生活必須品。
平臺助長了年輕人膨脹的欲望,也誤導了年輕人的消費觀。
許多借貸學生體會到消費的快感后,就像染上毒癮一般沉迷其中。
借一次后,往往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最后越陷越深,利息越滾越多,直至完全超出了償還能力。
這才是校園貸平臺的絕大部分收益來源。
《正在連接》
《圓桌派》中,蔣方舟講道,曾有一個粉絲向她私信求助,說自己還不上校園貸,走投無路了,求她借一筆錢。
數額并不算多,蔣方舟就轉給了她。
但過了很久,她也沒有收到消息,點開女生的主頁,發現曬的全部是奢侈品。
對于沖動消費,卻無力償還的學生,平臺往往建議拆東墻補西墻,在別的平臺借貸還錢。
以貸養貸,債務滾雪球一般增大。
結果就是,身在校園,卻再無心學習。
紀錄片中,原本成績優秀的學生被迫提前退學,整日打工還貸。
《正在連接》
很多影視作品中,都可見高利貸公司討債的可怖。
上門恐嚇、潑油漆、樓道貼大字報……
《烏海》
針對學生的網貸催債,更多采取信息轟炸、精神施壓,效果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僅會不斷發消息,以各種方式威脅。
還會發消息給周遭同學、朋友,試圖讓其大范圍社死。
從而摧殘尊嚴,導致精神崩潰,失去生活下去的信心。
《正在連接》
等到家長發現,警方介入的時候,往往已經很晚了。
家庭條件尚可的人,姑且可以當作花錢買教訓。
紀錄片中的何同學,為了避開他人的目光,大學畢業就去偏遠的地方教書。
依靠家里的生活費,自己賺的微薄的工資,節衣縮食,一點點償還債務。
順利的話,30歲才能真正過上自己的生活。
雖然辛苦,一切姑且還有重新開始的希望。
《正在連接》
但對于那些家庭貧困者,甚至沒有糾正錯誤的機會。
全家人都不得不繼續四處借款、賣房。
最終面臨的是傾家蕩產,無處容身。
校園貸,成了校園害。
助學,成了助奢。
2016年,經過大規模整治后,類似情況看似已經大大變少。
但實際上依然陰魂不散,且常有死灰復燃的跡象。
「整容貸」「模特貸」「求職貸」……
套路如出一轍,都是先給甜頭,再一榔頭。
今年還有新聞曝出,又有以注銷校園貸為幌子的新型詐騙手段出現。
古人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商人逐利,本無可厚非。
但將鐮刀伸向心智不成熟的學生,利用人性的弱點撈錢,賺的實屬不義之財。
多年前,羅敏帶著趣店登上節目《非你莫屬》時,就遭到嘉賓現場開懟。
稱他的項目看不到任何社會價值,純粹是對學生的一種剝削。
日劇《半澤直樹》中,怒斥這種不良放貸方的工作是「晴天送傘,雨天收傘」。
雖然男主作為泡沫經濟時代的銀行職員,日常也是討債。
但卻始終秉持正義的信條,拒絕借貸給不良企業,熱心扶持底層人創業。
比起錢,更關心人。
如今其實也有很多不排除大學生的金融借貸平臺。
但正規平臺往往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核,有額度限制和細致的風險評估,相對可靠。
看上去越慷慨無私的,越是暗藏風險。
《暗金丑島君》中,游走在法律邊緣的借貸公司,總是有求必應。
不管是走投無路、急需用錢的人,還是虛榮心驅使下想買包的人,都無條件接納。
只因他們的利息遠遠高于法定利率,還有極為強勢的討債手段。
最近,很多人扒出,羅敏當下宣傳的預制菜,也不過是校園貸的借尸還魂。
宣傳加盟免費,還提供一年免息貸款。
美其名曰,給寶媽工作機會。
實際上還是寄希望于后期滯留金的收益。
這些被曝光后。
對普通人來說,不過是再一次看清最簡單的道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尤其在當下這個消費主義盛行,生存撐不起夢想的社會。
就像《大債時代》中所揭示的時代癥候。
努力工作,拼命攢錢,依然買不到房子,負債好像成了「必要」的事。
及時享樂,還是延遲滿足,已經由不得自己。
如何在欲望面前,把控內心的分寸。
也仍舊不是一件易事。
但唯一能確定的是——
生活的愿景,不該寄托于奸商的生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