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傳播方式變了。
現在的歌越來越短,人浮躁,幾秒鐘就得抓住他的注意力,且更多以綜藝、電視電影、短視頻BG M出現,主動聽歌的人減少,因此傳統藝人在傳播上需要轉型。
周杰倫能持續爆火除了要感謝他曲庫深度深不見底之外,大量歌曲打開年輕市場功不可沒,讓年輕人得先知道你,然后才能去介紹你。
老歌為什么火,就是因為熟悉,熟悉就有持續的全平臺討論,更加速了宣傳,如今這年代大家也不看電視,你投放廣告也無法保證觀眾量,作品再好又如何,聽眾壓根不知道你,這就造就了新歌不容易火,火了也不容易長久。
2、同年齡的歌迷都回歸生活了。
很多人也不愛聽歌了,沒功夫去關注當下的歌曲歌手,他們的音樂審美被困在了自己特定的時代,聽的還是以前的歌,一個原因就是熟悉。
如同我們父母也只愛聽自己那個時代的歌曲一樣。而我們也只愛聽我們以前聽過的歌,沒有功夫去更新曲庫,網絡模式是傳播是新歌曲庫更批量增加,也沒有時間去挑選喜歡的新歌。
3、樂壇受短視頻平臺沖擊太大了,現在聽歌成為短視頻的附屬品。
在視頻刷到好聽的bgm,然后再去搜歌。主流歌手雖有名氣,但大眾不會去主動聽歌。在短視頻歌曲的更新頻率更快,每天都有不同的變化。
另外,樂壇整體跳崖,網絡沖擊是一回事。另一方面,你覺得ugly beauty好聽嗎?比說愛你,日不落好聽嗎?歌詞能引起普遍共鳴嗎?
歌手也是一方面的原因,追求“做自己”和“高級感”,放棄流行度,就不要怪聽眾不買賬了。
工業化的進步,靠的是分工越來越細、越來越精,但是現在都樂壇呢?
一個歌手,無論唱得多好,只要不會創作,就被認為天生低人一等,而一個人只要能創作,那怕五音不全,也會被封神,卻不知道,路人誰管那么多,只要好聽,享受的是音樂,不是故事。
以前的音樂為什么經曲多?
因為都是團隊分工合作出來的,《鐵血丹心》如果由創作這自己唱,有可能成為經曲嗎?
顧嘉輝、黃霑兩人合作寫了將近百首歌,自己卻從沒唱過一首,才造就了香港樂壇八九十年代的輝煌。
畢竟一個人又能作又能唱的是少數,歐美的經曲也多數是樂隊的,必須要保證有一個主音手。
再說說以前聽歌,街邊翻錄二塊錢二十首(卡帶正反兩面),只管歌好不好聽,不會理歌手是誰,作曲作詞更不關心,一張磁帶聽到爛,歌能不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