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歷史”。
是今年的高頻詞。
可要說是興奮,又不如說是“怎么偏偏讓我攤上了”。
世界還在改變,會巨變。
很多人開始意識到,那種“一眼就能看到頭的生活”。
原來不是可悲,也可以是一種幸福。
怎么辦?
每個人經歷的歷史是有限的。
但幸運的是,有的歷史,別人幫我們經歷過了。
或許,在一籌莫展的時候,你還可以偷偷瞄一眼。
今天Sir就來說部老片。
片名,是今天我們的心情:
《每當變幻時》
01
電影開頭:富、貴、墟。
三個大字,氣派非凡。可是阿妙(楊千嬅 飾)沒有看。
缺什么才求什么。出入這里的,恰恰是最缺富貴的人——所謂富貴墟,不過是阿妙賣魚的菜市。
不過阿妙不去想這些,她27歲的臉上,也很難看到什么表情。
停車,叫醒貪睡的老爸,再把成桶的魚從貨車上拖下,一氣呵成。
她知道,只有一刻不停地做,才能實現她的目標:
30歲前,還清所有債務,離開菜市,找一個值得嫁的人。
但富貴墟的小霸王魚佬(陳奕迅 飾)第一眼就知道,他不喜歡這個女人。
他在阿妙的攤位上丟垃圾、撒尿、砸電閘,像小學男生一樣大搞破壞。
他不知道的是,自己討厭阿妙,其實不是因為阿妙和他競爭賣魚。而是因為,阿妙代表了所有他不理解的東西。
為什么三番五次找她麻煩,她卻看起來無動于衷,甚至,眼里根本沒有自己?
為什么她要這么辛苦地深夜賣魚粥,好像賣菜這件事還不能讓她滿足?
為什么好兄弟豬肉佬(黃渤 飾)給她送花,她能用那樣睥睨眾生的表情說:“不管你們誰都好,我是不會喜歡菜市佬”?
菜市佬怎么了?
拿他來說,買魚賣魚,無非有錢吃斑,沒錢吃泥鯭。多少付出,多少收獲,有什么不好。
但阿妙卻更像在釣魚:低質素,高要求,總想挑個更好的,最后賠光魚餌罷了。
他是自信的,因為他從小生長在富貴墟;而富貴墟,是不會變的。
但阿妙的決心和計劃,卻讓他隱隱感到惶恐:時代,真的變了嗎?
時代真的變了,而且變得很快。
大型商超攻陷菜市,富貴墟逐漸無人問津。
這一年,阿妙28歲。
面對共同的敵人,阿妙和魚佬結成了革命友誼:他們,要對富貴墟進行改革。
比如,有樣學樣,模仿超市的精美、熱情,照搬超市的試飲、送貨。
但他們忽視了一件事:菜市與超市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菜市缺乏正規的培訓,因此面對試吃無度的“八婆”們,菜商們很快熱情耗盡,吵得面紅耳赤。
菜市也沒有雄厚財力的支撐,因此承諾的刷卡、送貨,一個都沒有做到。
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就在吵吵鬧鬧中收場。
阿妙沒有被打倒:一點賠本嘛,晚上加倍掙回來。原先賣魚粥,現在加賣松糕、炒面、芝麻糊不就得了?深夜的小攤上,升起幾多熱氣,就流下幾多熱汗。
魚佬看不下去,但他只說得出冷嘲熱諷:新聞有個人,每天做18小時,死了哦!
或者,如果語言在現實面前那么無力,干脆自己掏錢,把阿妙的攤位,包下來吧?
“好棒!賣完收工!明天吃飯,加兩塊喝凍飲!”
看著阿妙開心得像個孩子,那么,這5000塊也花得值吧?
愛情若是花草,那么在頑石裂縫中萌發的,一定最為美麗。
02
這一年,阿妙29歲了,求財之心越發迫切。但是,你越是求財,就越容易踏入錢財的陷阱——這一次,阿妙誤入傳銷,賠得血本無歸。
阿妙輸得徹底。菜市改革失敗,賠了錢,她可以賺回來;但如果家底都被掏空,那自己就絕無翻身機會。
翻身,離開菜市,是阿妙的執念。
不僅如此,還得趕在三十歲之前。一個女人,如果最好的年紀都走不出菜市,那么,往后余生,她還有什么資本同命運抗爭?
坐在富貴墟的天臺邊緣,她絕望地喊著不要留在菜市,不要賣魚,眼看就要跌落。關鍵時刻,是魚佬抱住她:“休息好了我們吃宵夜,加兩塊喝凍飲。肚子餓不餓?要不叫碟飯,加五塊炒底。”
喜歡你的人,記得你所有愛吃的東西。
然而絕境中的阿妙,決定接受干巴無趣、能管溫飽的生活。
因此,她盛裝打扮,打算與曾經被自己拒絕的相親對象餅佬(馮紹峰 飾)約會。
但溫厚老實、經濟穩定的餅佬,根本是相親市場的搶手貨:他,早就被別的女人選走了!
她沖向自己徘徊過無數次的奢侈品專柜,要買下自己試用了無數遍的錢包。曾經,她說,這個是我想要的,但不是我想象的。
她說,她想象的,是一個像Prada的Gucci。
現在她徹骨地體會到,世界上根本沒有像Prada的Gucci。
但現實比阿妙想象得還要嚴酷。店員告訴她,那個錢包已經賣了。舊款限量,永不復返。
阿妙本能地還要挑:這個有沒有不是金屬扣的?
– 沒有
– 這個有沒有其它顏色?
– 也沒有
– 這個,不看了,給我個新的
– 只有這一個,要不要?
– 要
一聲“要”,宣告了新阿妙的誕生。手里有什么,就先抓住什么。
但是,這個阿妙,卻分明還像以前那個阿妙。
因為她的目標,與其說改變了,不如說延后了,打折了。她的原則沒有變:她依然要離開菜市,只是,也許來不及在三十歲之前。但也許,她可以接受這一點了。
因此,當不離不棄的魚佬終于向她告白,并送她花花綠綠的防水布錢包,她才能那么斬釘截鐵地說:“有些人,我不會想;有些事,明知不會發生,就不應該計劃。”
魚佬與自己患難真情,那又怎么樣呢?他是魚佬,那個胸無大志的魚佬。與他在一起,自己一世都會是菜市婆。而這,觸犯了她的原則。
阿妙很清楚,她要一個錢包。但即便不是像Prada的Gucci,也應該是個Gucci。她不要賣魚時才好用的,平價防水布錢包。
阿妙沒有意識到,不要計劃,其實也是一種計劃。而阿妙引以為豪的所有計劃,最終在她30歲的前夕,分崩得那樣徹底。
03
阿妙的爸爸(馮淬帆 飾)死了。
冥冥之中,似有天意。牌桌上從不贏錢的爸爸,在阿妙30歲前,豪賺5萬元錢。
這一贏,耗盡了這個男人一生的運氣。當晚,他便心臟病發,撒手而去。
但是,他不難過。
因為他終于,能像個頂天立地的老爸,用自己的運氣,換來女兒一生的好運。
“阿妙,你終于可以離開菜市了。”
阿妙打開歷年的日志,里面寫滿自己的籌謀打算,阿妙突然覺得好無謂。其實計劃有什么用呢?還不是在連年的磨難后,以自己最最計劃外的方式,在今晚一蹴而就。
只是她沒想到,代價會如此之高。
她一把火燒了日志。
當晚,依舊是魚佬陪她,兩人爛醉。
這么多年,自己起早貪黑賣魚、熬魚粥,熬的早已不是魚,而是自己被剝皮拆散的肉。
生活是滾水,你我皆魚肉。
而這么香的魚粥,不過15塊一碗。
終于,阿妙徹徹底底哭了出來。為失去的父親,為命運的荒唐,為自己的賤賣。
這晚過去,阿妙迎來30歲的第一個早晨。
她望著身旁熟睡的魚佬,明白一件事。
是的,也許她不再迷信計劃。但是,她并沒有因此失去夢想。并且,現在的她,擁有離開菜市的一切條件。
夢想,觸手可及。
因此,如果一定要選,那么離開魚佬,離開菜市,她也許會心痛,會想念。
但如果自己不離開,那一定抱憾終生。
阿妙走了,切斷了所有聯系。很快,她成為了化妝師,這個無比適合她的職業:化妝,幫你用另一副面孔去走以后的每一步。
富貴墟也很快被政策取締。
聚是一團火的菜市佬們,不得不各奔前程,散作滿天星。魚佬,也有了自己的釣魚生意。
分歸分,命運還是冥冥中給他們做了道連線題。
多年來,阿妙都假裝是魚佬,與移民美國的雞佬菜婆聯絡,編富貴墟依然熱鬧的故事給他們聽。
為了迎接突然回港的雞佬和菜婆,所有人,甚至當年的老顧客,都回到富貴墟,重現當年的熱鬧。
也許,人就是這樣。越是雷厲風行、事業有成,越是會感念人之初,那小小一隅菜市場,那悠閑飽滿的古道熱腸。
電影的最后,37歲的阿妙用回了魚佬送給她的防水布錢包。
這不奇怪。阿妙的事業,足以讓她買下任何Prada或者Gucci的錢包。
但是輾轉幾個男人,她慢慢發現,事業,也許跟感情有著完全相反的標準。事業,當然越華麗富貴越好;但是感情,卻樸實無華最動人。
說白了,所謂好男人,應該就是魚佬這樣的防水布錢包。因為只有真心,才能夠為你遮風擋雨。
因此,她說:“我真的找到了我想要的那個”。
她笑著翻找出當年那個花花綠綠的防水布錢包,要拿給魚佬看。
“爸爸電話…爸爸電話…”不合時宜的鈴聲響起,魚佬接起手機,與妻女談笑風生。
魚佬轉身,呆住的阿妙瞬間把錢包藏到身后。
但爭奪中,魚佬的手還是握上了錢包。
他記得這紋理。
?
他抬頭,望住對面這一雙眼。
他看到,那眼分明閃爍了兩下,帶著些微的晃動,仿佛某處神游,不愿折返。
隨即,伴著逐漸堅決的眼神,和輕蹙的眉頭,這雙眼定定望向自己:“聽我的話,別看了。”
?
他的牙關咬緊。眼中,瞬間血紅深重。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哎!不看就不看啰!——這兒裝修挺豪華呢,加上租金,豈不是很貴?”
愛情最后的善意,莫過于咽下自己的委屈,再給出的那個臺階。
十年錐心刺骨,終作閑話家常。
?
目送魚佬一家三口遠去,阿妙終于莞爾。
是的,兜兜轉轉,自己的夢想,沒有全部實現。但是,就像魚佬當年所說,這不是失敗,而是成功發現,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個過程。
人生只有一次,看著自己潦草的痕跡,也許不甚滿意。但是,這正是我們唯一的作品。
04
一部悲劇收場的愛情電影,其成功的標志,是許許多多的意難平。
意難平,意味著情感的塑造,真摯、感人、有說服力,所以大家不希望他們分開。
但做到這一點,其實不難。
難的,是嚴絲合縫的宿命感,是悲劇的“一字不可改”。
《每當變幻時》做到了。
為什么?
因為阿妙與魚佬,有著根深蒂固的不同。
魚佬是誰?富貴墟的小霸王。
他一開始對付阿妙的方式是什么?丟垃圾、撒尿、砸電閘。
幼稚吧?霸道吧?那就對了。
什么樣的人才會幼稚?被保護得非常好的人。
什么樣的人才會霸道?想要保護什么東西的人。
魚佬,就是被傳統秩序的象征,富貴墟,保護得穩穩當當的人。
同時,他也是那個想要保護富貴墟,繼承傳統秩序衣缽,拒絕融入新興秩序的人。
他生于斯,長于斯,熟稔每一條小道,每一段人情。正是這樣的富貴墟,形成了他所有的世界觀。也難怪,相比起釣魚,他更愛自己的工作賣魚背后的邏輯:一分付出,一分收獲嘛。
天平的兩端一定平等,這是傳統社會樸實無華的信條。
在富貴墟被封時,也偏偏是他,倔強地釘在富貴墟最深處,頑固而絕望地一條條殺魚,仿佛這樣就能假裝一切都不會變。
?
魚佬始終是一個孩子。
他沒有什么計劃,也不喜歡延遲滿足,而是活在每一個當下。他擁有兒童特有的依戀和天真。在他送給阿妙的錢包禮盒上,是他得意挑選的座右銘:“浪漫,可以是苦心經營;感動,來自生活的點滴。”
不對啊,你說。魚佬不是發起了菜市改革,也學阿妙寫計劃書嗎?
但別忘了,魚佬面對超市經理,喊的是“菜市是不會死的!”
而他的計劃書,也只有簡單的一頁。
與其說他學會了改變,學會了展望,不如說,他從來都是個性情中人。
然而,這些情感中的優點,絕非當時一心撲在事業上的阿妙所需要的。
阿妙需要的是什么?不是傳統社會的天平,而是新型社會的杠桿。
正是在杠桿之上,建立起了阿妙夢寐以求入局的新型社會。新興的科技打開了世界的局面,資本的跟入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風口。一分付出,也許有十倍百倍的收獲。
正如電影里暗戀過阿妙的豬肉佬,他付出了什么了不起的勞動嗎?沒有。
但是他能夠看準豬肉差價進行走私,又靠非典疫情發了一筆口罩的橫財。
甚至,他看到了港人內地非婚生子女留港的訴求,從而做起了假結婚的生意。他飛黃騰達,腰纏萬貫,正是因為押中了新型社會的杠桿。
同樣苦苦尋求杠桿的,正是阿妙。
只是,與時代的幸運兒豬肉佬不同,阿妙是沒那么走運的大多數。
她意識到未來世界屬于電腦,卻被爸爸騙著和餅佬相親;她積極參與菜市改革,卻缺乏因地制宜的判斷力;她意識到千禧年是個機會,卻誤信了傳銷騙局“千年蟲”。
雖然不斷押寶,不斷錯,但阿妙無疑在精神上與豬肉佬是同一種人:他們不愿被時代和社會甩在身后。
至于后果,那就是阿妙飽受詬病的勢利、無情、貪婪、野心。
殊不知,這些情感上的缺點,正是成年人特有的,商場上的優點。
一退,一進。
一孩童,一成人。
兩人的失散,是九頭牛都拉不回頭。
也難怪影片最后,要安排阿妙,陰差陽錯中把要與魚佬假結婚的女子,送到魚佬身邊。
冥冥之中,一切皆已注定。
《每當變幻時》是香港回歸十周年的作品,所以難免的,要談一談它的時代意味。
不過Sir覺得,也許政治,與愛情,與人生,沒有那么清晰的邊界。
往感情里說,魚佬與阿妙,因感情與志向之差而失散;
往人生里說,魚佬好似童年的我們,而阿妙就似成年的我們。
長大成人后,我們雖然追憶、珍愛童年,卻也注定要與童年告別。
其實,也是一個新舊社會更迭,辯證成熟的過程。
不過Sir最想談的,是開篇的問題:每當我們被迫見證歷史,你與我究竟何去何從?
因為不論感情、人生,還是時代。
最終落定的地方,都是我們肉體凡胎的肩膀。
電影給出了答案:其實,就是沒有答案。
豬肉佬,阿妙,餅佬,魚佬。在變幻的時代中,活成了一個激進到保守的光譜。
但他們最后,都收獲了屬于自己的笑容和內心的平靜,不論代價為何。
所以,不論你是阿妙、魚佬,還是餅佬、豬肉佬,我都祝你,笑口常開。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