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看《花兒與少年》時到底看的是什么?是跟著節目組的鏡頭去看風景名勝嗎?雖然節目會對嘉賓到訪的地點做必要的介紹,但顯然無論從節目剪輯還是從觀眾的討論來看,風景并不是重點。《花兒與少年》更重要的屬性不是一檔旅游節目,而是一檔真人秀,節目中呈現的主要是人際交往,只不過這些互動產生在旅行的過程中。
因為《花兒與少年》是關于旅行和關于人與人的相處的一檔節目,所以節目中常常有不少文藝范兒的文案,用有些詩意有些哲學的語言去概括這些旅程和這些相處的故事。但顯然相比于后期添加的這些文案,嘉賓們自然流露出的對話和行為更能刺激觀眾探求的欲望,一句話的語氣,或是不經意間的一個眼神都會被拿來反復琢磨和解讀。
在水邊的一個夜晚,張凱麗和劉敏濤兩位稍稍年長的姐姐已經去休息,楊冪和弟弟妹妹們在玩鬧之后也開始了一段深度談心。楊冪自認為是一個并不喜歡旅行的人,不過她還是擔任了《花兒與少年》第四季的團長。雖然大家平時有各種嘻嘻哈哈的玩鬧,但楊冪在很多細節處卻流露出了她的智慧以及她的處世哲學和人生思考。
當楊冪談及自己的年齡,比她小一些的李斯丹妮意識到自己已經32歲,但自己常常覺得自己剛過30歲。此時楊冪就表示,其實真正可怕的是快到30歲,處于臨界點的那個時候。她說自己和華晨宇討論過這個話題,他們都覺得過了30歲之后就自然而然地開始“倚老賣老”、有恃無恐,反而活得很自在,不再焦慮。
李斯丹妮對此也深表認同,覺得30歲以后感覺到了最精彩的年齡。其實聯系其經歷,李斯丹妮是在30歲參加了《乘風破浪的姐姐》,事業出現了重大轉機。而對于楊冪來說,女演員的30歲或許也是個通常意義上的分水嶺,但顯然過了這個分界線之后,她的演藝事業仍照常運轉,并未因年齡而開始滑坡,這或許也是她能夠感到自在的原因之一。
不過楊冪對于三十多歲之后這個年齡階段的探討并非沒有普適性,她提到這個年齡讓她既可以相對從容的和年紀大一些的大哥哥大姐姐相處,也依然能夠和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相處。確實,這個年紀和長者相處不至于像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那樣閱歷過于淺薄而露怯,也沒有年長到無法融入年輕人,確實是個黃金年齡。
當然,丁程鑫和趙今麥這兩位二十出頭的小朋友對于年齡焦慮和擺脫年齡焦慮的話題顯然還沒有足夠的閱歷,趙今麥對于過了20歲之后生日開始以2開頭還是有點兒感觸,而丁程鑫則顯得更懵懂一些,并沒有明顯的情緒,只是有點兒半開玩笑地說覺得“老了”。20歲出頭確實還是很年輕,和快30歲在心態上會有明顯不同。
此外,楊冪還聊了有關原生家庭的話題。在她看來,原生家庭無論好與不好,其實都會有缺失。原生家庭不夠幸福,那么可能缺失的是愛。而原生家庭很好,那么可能缺失的就是歷練。但是當一個人走入社會,該經受的歷練還是要去歷練的,該上的課總要自己去上。李斯丹妮也附和,表示沒有哪種人生是盡善盡美的。
楊冪能夠有這樣的思考,當然是她活得通透的表現。不過如果是站在原生家庭不夠圓滿的人的角度去看,或許還是有點兒“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嫌疑,人生的歷練無論早還是晚總是會經歷的,但童年缺愛卻是無法通過后續去彌補的。如果可以選擇,或許沒有人會選擇以童年缺愛來交換早一點兒成長,這顯然是不對等的。
當然,原生家庭是不由人選擇的,如果注定無法順遂,那么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確實是很有必要的。那么楊冪關于原生家庭的說法或許可以給一些對家庭情況不夠滿意的人提供一種開解自己的思路,與其自怨自艾,不如坦然接受命運的歷練,早一點兒收獲成長。并且相信未來還有追尋愛的能力和機會。
雖然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后,越來越多的人都表達出不需要和明星共情的情緒。雖然普通人確實在很多層面上沒有必要和明星共情,但也并非在所有問題上都一定要和明星站在對立面上。有些時候,如果明星的某些觀點表達確有值得認同或思考之處,或許大家還是可以用平和的心態去看待這些表達,不必偏聽但也無需盲目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