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豹》與《天行者崛起》的演員露皮塔·尼永奧接受了采訪,她談論了自己對《瓦坎達》的看法。尼永奧認為,《瓦坎達》的定位模糊。迪士尼把這部系列當成了《黑豹》的續集,《黑豹:永遠的瓦坎達》進行宣傳的時候,導演庫格勒也表明《瓦坎達》就是《黑豹》的續集。然而漫威工作組的說辭有所不同——凱文·費奇以及他的員工們認為,這部系列是《黑豹》的衍生類作品,《瓦坎達》是一部外傳性質的電影。雙方的說辭不同,該片的定位模糊。尼永奧也承認,大部分演員和創作人員沒有走出博斯曼離世的陰影,包括尼永奧本人還在懷念博斯曼,這種心態也會導致《瓦坎達》承載的東西太多,定位越來越模糊。
作為非裔演員,尼永奧非常關注其他膚色的演員,在漫威超級英雄系列當中的發展情況,《驚奇少女》的創作團隊、演出陣容就包含了方方面面的人員。尼永奧也評價了這部系列:《驚奇少女》承載的元素偏多,所以該片的定義也有些問題。這部劇集的主演敲定是韋拉尼的時候,《驚奇少女》就走上了多元化的道路。該劇集的導演陣容復雜,這些創作人員的文化背景不同,這是蜜拉·梅農在《THR》的專訪當中已經沉人的事情,那么尼永奧理所應當地認為,該片承載的元素偏多。韋拉尼作為新生代演員,她能夠承載那么多元素,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庫格勒闡明自己創作《瓦坎達》就是為了向博斯曼致敬,然而在迪士尼看來,這只是導演的個人定義。宣傳方以及贊助商還是把這個系列當成《黑豹》正兒八經的續集,敘事性很強。懂電影的人清楚,向某位藝術家致敬的作品,通常都帶點紀錄片性質的東西,這種懷念的感覺與敘事性很難共存。庫格勒是一位經驗豐富、并且想象力也非常出色的導演,他為了顧及個方面的利益,讓兩種理念在《瓦坎達》身上融合起來。大家贊揚導演有能力的同時,有一個問題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該片存在的“對立面”太多,這不足品的定位開始模糊,迪士尼在后期的宣傳工作方面很難彌補這種矛盾。
MCU工作組在《瓦坎達》身上加入了其他元素,眾所周知,元素越豐富的影片,定義就越模糊。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大雜燴的作品當中,經常關注超級英雄系列的粉絲們表示,《復仇者聯盟》和《正義聯盟》這類作品通常會出現定義模糊的事情,實際上導演組以及公司一開始對此類影片的定義很清晰,都要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然而在各類英雄集結的作品當中,元素太多了,而且觀眾們的關注點也多,這就導致了電影的中心思想分散,定義也沒有那么清晰了。筆者(沾沾自喜看電影)還要舉出一個例子,《X特遣隊》是DC全體反派英雄的集結,然而該片進展到了第三、第四部,大家也發現了定位模糊的趨勢。
那就是因為《X特遣隊》需要表達方方面面的東西,觀眾們低于單個作品的接受度有限,那么電影只能展現出定義模糊的感覺。《瓦坎達》的意義特殊,畢竟這是特查拉在大熒幕上面的絕唱,方方面面的元素也要亮相。尼永奧重點談到了博斯曼去世之后對于《黑豹》家族每一個人的影響,大家非常想要創作好《瓦坎達》、塑造好《瓦坎達》的每一個角色,但是這種傷心之情讓很多電影人和演員無法集中精力。作品的定義往往能夠展現出創作者的精神狀態,主創人員和演員那么傷心,影片就不會體現出清爽的感覺。在這種悲傷的狀態下,作品的定義也呈現了朦朧的狀態。所以尼永奧表示,《瓦坎達》的定位模糊。
尼永奧暗示了《驚奇少女》的創作團隊,每一個人實際上都有自己的私心或者創作方向,這些電影人都要把自己推崇的元素加入到這部作品當中,該劇集的元素當然偏多。有些人會問,迪士尼作為老牌影業,為何對這種不合常理的情況置之不理?尼永奧對此進行了解釋:《驚奇少女》與《旺達幻視》一樣,都是具有實驗性質的作品。迪士尼頻道也要嘗試,哪一類影視劇作品在流媒體平臺更加受歡迎。所以尼永奧強調,《驚奇少女》承載的元素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