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行業每年有2檔最賺錢的票房周期,一個是暑期檔,另一個是春節檔。2022年是尷尬的一年,看似全國復工復產迎來經濟復蘇的浪潮,實際上各省市還是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疫情“困擾”,這也導致了影視行業忽冷忽熱。話說騎牛看熊有2年沒有去電影院了,你有多久沒去影院看電影了呢?
之所以沒有去影院看電影,并不是怕被感染,說實話是沒有讓我心動的大片。2020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去看電影,一個2層樓的電影院,就一個檢票員,下午1點去看電影,一整場影片就我和朋友2個人觀影,哪怕我換個影廳繼續看也沒人管我。你可以說這是豪爽,也可以說這是影視行業的沒落,經過這一次看電影后,這2年多的時間沒有研究過一只影視股票,更對這個行業沒有了任何投資興致。
在疫情得到一定的管控后,曾經有多次想去影院感受一下音響的震撼感,以及“話外音”解讀的那種搞笑感,結果找不到一部讓我掏錢的影片。不是騎??葱芴籼?,而是期待已久的一次出行,難道你不會期望稍微高一點嗎?所以現在的腦海里還停留在“八佰”等一批大片中。
疫情的影響對影視行業是致命打擊,一方面是票房屢創新低,另一方面是影視基地停工,一大批藝人無戲可拍。一些明星開始在短視頻和直播上“搶流量”,騎??葱苓€買過林依輪、胡可、劉濤等藝人帶貨的商品,部分藝人還在某寶直播上長期“霸屏”,從線下轉到線上來做直播帶貨,這也是一種生存之道。
2022年的暑期檔大片開始紛紛登出,說明疫情之后影視行業開始“破冰了”。一些分析師認為要與2021年暑期檔對比,牛哥覺得沒有任何可比性,真正要與2019年疫情之前對比,哪怕是比不過也能看到差距在哪里,暑期檔的數據將直接決定春節檔的大片能否再度帶來更多營業收入。
從暑期檔大片的數據來看,《人生大事》《侏羅紀世界3》《神探大戰》《外太空的莫扎特》《獨行月球》等大片開啟了霸屏模式,它們也成為了暑期檔的票房關鍵。比起一部影片有多少大咖在場,觀影者更加在乎的是“口碑”如何?是否能讓自己花了時間、掏了腰包還能物有所值,起碼不會在眾人大聲調侃的同時,讓自己像一個“鄉巴佬”一樣無話可說。
騎牛看熊仔細研究了近一個月來的票房數據,美國大片和喜劇片依然是票房銷售額遙遙領先的主要方向。再從萬達電影、華誼兄弟、中國電影、光線傳媒、阿里影業等幾大影視公司中,阿里影業的營收增長較為突出。而互聯網影視企業中,愛奇藝無疑還是獨占鰲頭,VVIP的模式使其“利上利”,部分影片要求已經成為平臺VIP的用戶,還需要6元購買觀看權。
現在不管是現場看電影,還是在家用電腦或者筆記本上觀影,必要的儀式感還是要有的,先不談是不是尊重影片,起碼要讓自己有一種享受生活的感覺。騎??葱茉谟^影“過期”免費大片的時候,往往會選擇推送到客廳電視上觀看,會事先準備好觀影的零食。
買一瓶肥宅快樂水5.5元,爆米花10元,烤雞30元,肉串100元,雞翅20元,香腸15元,烤馕15元,冰淇淋10元。
其實電影行業的復蘇,關鍵還是要看疫情的管控能否到位,隨著一些優質內容不斷涌現,更多的消費者愿意去“聚眾”看電影,這才是影視行業營收反轉的關鍵。對于大多數影視企業而言,仍然走在扭虧為盈的征途上,能少虧就是賺的說法在影視行業依然流行,如果說夏季檔是經濟復蘇后的“試水”,那么影視行業真正的“變局”是2023年的春節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