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友人聊起前一陣一直盤踞熱搜的電視劇《夢華錄》,均覺此劇在一眾“古偶同行”的襯托下,服化道有可圈可點之處,不過畫面美則美矣,與好些古裝劇里氣度雍容的“前輩大家”相比,畢竟少了幾分靈氣和真正的古韻。
回想近年來的古裝劇,不少都以服化道作為宣傳賣點之一,近者如《長安十二時辰》《延禧攻略》,遠者如《甄嬛傳》《瑯琊榜》等,但令筆者滿意的,其實寥寥無幾。因自己年少時也曾追過許多經典古裝劇,故在此不揣鄙陋,稍微聊聊古裝劇的服化道究竟應該如何“考究”。
首先應明確,“古裝劇”是一個寬泛的定義。凡武俠劇、仙俠劇、歷史劇、言情劇……只要時代背景設定為民國以前,基本皆可歸于此類。其中可依據有無明確歷史年代、有無原著小說進行分類。就服化道制作而言,若無明確歷史年代,甚至無原著小說參考,其自由度是比較高的,一般只要符合觀眾對于古代的基本認知即可。而對于有明確歷史年代,或有原著小說(尤其是如《紅樓夢》這類對于服裝、場景等有細膩描寫的原著)的劇目而言,難度就比較大——今次筆者重點討論的是這個類型。
既然有明確歷史年代,服化道制作最緊要的一點原則是,要符合其時代背景和服裝特點。如1995年《武則天》以及2000年《大明宮詞》,劇中貴族女性妝發形象基本符合盛唐特征,可與同時期的永泰公主墓、李重潤墓壁畫相互印證。
《武則天》劇照
《大明宮詞》的美學
永泰公主墓前室壁畫
李重潤墓石槨線刻宮裝婦女
再如2005年《漢武大帝》,在人物形象設計上也較為還原史實,幾與同時期漢墓出土的人俑如出一轍。
《漢武大帝》劇照
漢景帝陽陵陶俑
馬王堆漢墓木俑
如若有原著小說,還應兼顧小說中對人物形象的具體描寫,并與人物主要性格氣質相符。試以1987版《紅樓夢》為例,劇中主要角色的形象設計,均力求還原原著。如寶黛初見時賈寶玉的衣著打扮,書中寫道:“……頭上周圍一轉的短發,都結成小辮,紅絲結束,共攢至頂中胎發,總編一根大辮,黑亮如漆,從頂至梢,一串四顆大珠,用金八寶墜角,身上穿著銀紅撒花半舊大襖……”從劇照可以看出基本一致。而如林黛玉這樣原著并無細致穿著描寫的角色,劇中的妝發設計也完全依據人物性格氣質進行想象發揮,從而造就了經典的“林妹妹”熒幕形象。
寶黛初見(寶玉形象)
此版黛玉形象,最為大眾熟悉、認可
當然,正如翻譯界講求“信、達、雅”,在服化道設計方面,“信”即符合時代背景、原著形象只是第一步。鮮明的人物形象,能夠加深觀眾對于角色的理解。而且影視劇本質上是視覺藝術,講求畫面的整體美感。現在的古裝劇在這一點上往往是比較不如人意的,劇中角色的服裝、發型過于接近,特別是群像戲時,令人難于區分。仍以1987版《紅樓夢》為例,劇中出現過數次眾多女性角色濟濟一堂的場景,但設計者通過色調對比等技巧,充分表現出每一個角色的獨特性,又能兼顧畫面的和諧統一。
紅樓夢群像。姹紫嫣紅,觀眾難以取舍
再比方1998版《水滸傳》,梁山108將中,主要角色不下四五十個,但其造型卻能做到個個鮮活、獨特,絕無重復之感。
98版《水滸傳》截圖
前面主要講的是人物的服飾、妝發等,其實場景的設計同理,以還原古人所處的時代特點為宜。如今古裝劇的通病不外乎打光過亮、飽和度太高,亂加濾鏡,導致整個場景廉價感、虛假感十足。其實以古代的照明技術和古建筑的結構特點,其室內光線應是柔和、朦朧、幽暗的。另外,有些劇場景過于整潔,亮麗如新;道具一塵不染,擺放整齊,會令觀眾產生不真實的“擺拍”感。有時故意缺個角、裂條縫,東西半舊不新,擺得隨意自然些,反倒會增添出真實的生活氣息,令觀眾更加融入。
《紅樓夢》的燈光有意境
《少年天子》的打光也合理
總之,古裝劇的服化道設計,不僅考驗主創團隊的審美藝術水平,更離不開對于歷史背景的考證,這需要大量的案頭工作。雖說一部電視劇的成功,是綜合了劇本、演員、導演等多種因素,但正如人們常說的,細節決定成敗,服化道設計精良,也能幫助演員更好地融入角色,找到臨場感。
但愿今后能有更多影視劇從業者關注這一領域,多向前輩取經學習,為觀眾呈現真正用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