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地生存類游戲已經成為了當下無可爭議的熱門,封閉的戰場,渴望生存的勇士,這樣的概念思路像病毒一般點燃玩家的熱情。當《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向行業正式宣告生存模式“Blackout”后,所有人不禁拿這部作品與目前類型頂端的《絕地求生》以及《堡壘之夜》作對比,究竟《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與吃雞類頂級IP三者之間有何同異。
當召喚不需要使命
作比較的前提在于,玩家需要清晰地認識到,《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本身是一款價值近400人民幣的3A級大作,撇開生存模式“Blackout”,傳統的線上模式以及比較經典的僵尸模式仍舊是作品的主心骨,盡管本作將單人戰役移除,但仍舊有著龐大的體量。
相較之下,《絕地求生》在PC端僅作為百元級的“全民端游”出售,《堡壘之夜》更是手機平臺的免費游戲。價格的差異能夠點明很多問題的關鍵所在,高投入,高成本,高質量才是高價格的決定因素。
“Blackout”
單獨將《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的生存模式提取分析,客觀的說,它汲取了兩位競爭對手的所有游戲基礎:100名玩家通過單人、雙人或是四人組隊進入開闊的地圖中競相角逐,擊殺敵人、援助隊友最終成為贏家,戰斗的同時伴隨致命范圍圈的縮小,活動地不斷受限,競爭者不斷倒下,可以說這本就是生存競爭類游戲的魅力所在。
而對于游戲進程的推動方式也大同小異,通過隨機散落于地圖建筑的武器彈藥、醫療裝備和生存物資以及一些額外的運氣木箱提升戰斗力,最終依靠優勢以及謀略戰勝敵人。
大作的器量
“Blackout”能夠引人注目的不在于它近乎繼承的思路模式,而在于最簡單的表層原因:這是“使命召喚”的游戲內容。這簡單的道理,卻意味著它擁有所有游戲本體的優勢,更優良的畫面、更穩定的表現、更真實的反饋、更精準的制導,一切都在向玩家展示這一長青了15年的FPS游戲有著多么高水準的“射擊體驗”。射擊游戲若無法帶來開槍,后座的快感,豈非本末倒置?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的武器彈道、能量衰減、載具細節甚至只允許第一視角的表現都充滿了現實感。與之不同,《絕地求生》與《堡壘之夜》并沒有可隨意操控的飛機,沒有如此紛繁復雜的射擊手感,沒有強制第一人稱的臨場體驗,究竟是迎合了玩家需求,還是割棄了射擊的精髓。
《絕地求生》及《堡壘之夜》的征途
《絕地求生》毫無疑問用一種近乎于開拓者的思考以及堅定,將競技生存類游戲推上了歷史舞臺,給出了如今現象級的答卷,為所有類型游戲提供了無法逾越的經典模板,這也正是為何《絕地求生》從未受到任何類似的游戲的威脅,因為對于想多分一杯羹的作品來說,《絕地求生》的一舉一動,才是決定生死。
相較之下《堡壘之夜》絕對稱得上是延展了類型游戲的未來,僅僅構造建筑這么一個舉動就足以讓它跳出《絕地求生》的思維桎梏,在所有模仿者中脫穎而出。玩家需要依靠更多的智慧策略而非單一的射擊技巧來取得勝利。地圖以及彩蛋的不斷變革也是這款手游的特色所在。
誰略勝一籌?
可以簡單地將《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絕地求生》、《堡壘之夜》分別看作是主機平臺、PC平臺和手機平臺的三款生存射擊游戲領跑者,盡管它們都在向全平臺延展,但目前看來,這樣的分類是最能夠展現各自實力的。
玩家如果一定要從三者中挑出最優秀的應該十分困難,如果《絕地求生》和《堡壘之夜》是一把98K的槍口與槍托,那《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可以算作是中間的八倍鏡,各有千秋。尋找合適的游戲體感正中自己熱愛游戲的心才是最需要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