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qū)電視劇一度風靡兩岸,從早年的武俠劇、鄉(xiāng)土劇、瓊瑤式的言情劇,再到偶像劇,無不凝聚了兩岸三地幾代人的人文記憶。
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想見你》成為華語影視劇中的“現象級”存在,引發(fā)了海峽兩岸觀劇熱潮,不難發(fā)現,臺劇逐步實現轉型,呈現出寫實、愛情、職場或懸疑的多元化風潮。近期在騰訊視頻播出,被號稱《我們不能是朋友2.0版》的臺劇《愛情發(fā)生在三天后》再次闖進了觀眾的視線。
臺劇在大陸市場向來較為小眾,《愛情發(fā)生在三天后》為何能引發(fā)網友關注?劇中種種奇葩設定噱頭背后究竟想要表達什么?近日,我們采訪到了上海恩喬依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同時也是該劇的總制片人賴聰筆先生,一起來聊聊關于影視劇他的制作心得。
(上海恩喬依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 賴聰筆)
用創(chuàng)作來表達男女戀愛思維差異“拍出當代年輕人真正的認知”
因為太熟悉臺灣都市劇的套路,所以很多觀眾對臺劇早已“麻痹”,被網友調侃最多的是,“唉,這演的都是別人的男朋友啦”“按照電視劇這樣永遠找不到男朋友”。
當觀眾已經出現審美疲勞,賴聰筆認為市場急需一部臺劇能夠反映出當代年輕人真正的認知。賴聰筆分享創(chuàng)作初衷,“我們做劇,也還是肩負著某種社會責任,某些事實,應該嘗試著一點點拍出來讓年輕的一代有真正的認知。”
《愛情發(fā)生在三天后》就是一部尺度大、敢拍的臺劇,它深度探討了現代社會中成人男女對愛情意義的思考。
劇中男女主“友情以上,戀人未滿”的青春遺憾戳中了不少網友的心。在畢業(yè)前夕的演唱會上,女主寧幼竹問男主汪研“你愛我嗎”,而汪研卻回復三天后再告訴她答案。就這樣看似簡單的問題直接讓二人錯別8年。
在劇中,女主角寧幼竹認為愛情不需要思考,是隨心所至,但男主角汪研認為這么重大的事情應該要好好思考,才是負責任。還有重逢后寧幼竹生氣地質問汪研難道忘了八年前說的話?汪研卻回答演唱會的票根跟錢他都有留著,這就是直男直女談起戀愛時會發(fā)生的慘不忍睹的真實情況。
不難看出,兩個人的腦回路都各自有著各自的道理。女方認為愛是本能,不需要經過思考。男方則認為愛是承諾,要經過慎重思考才是負責。但是為何兩人產生了如此深的誤會?
這也是該劇真正值得關注的地方,《愛情發(fā)生在三天后》保留了臺劇獨有的較為生活化的表達,在敘事節(jié)奏上,從小小的切口入手,抽絲剝繭地帶領觀眾重新思考愛情問題,不急于去尋找答案,或者定義答案。
不同年齡段觀眾有不同的收獲 “愛情中沒有唯一的答案”
《愛情發(fā)生在三天后》這部電視劇,截取的是分手八年之后男女主角再次相見,及其之后的故事。
時隔八年故人相見,空氣里彌漫的是滿滿的尷尬氣息,此時男主已經身為人夫,女主角也已經有了男朋友,但他們躲避的眼神不會說謊,彼此對對方仍然心懷怨言和委屈,最終在地鐵站上演一場鯊魚女和雞腿男的世紀對決。
該劇開篇男女主就吵架互撕、劇中“九個太陽”通過同學會以好友之名撮合已婚男主牽手前任、男女主在大庭廣眾之下吵架吵上熱搜、夫妻之間畫三八線就連用衛(wèi)生間都規(guī)定時間,種種匪夷所思的橋段設定刷新了觀眾的腦洞。
賴聰筆承認劇情有夸張的成分,但也傳遞出一種人生的可能性,“幾段劇情設定一起上場,相信大多數國產劇都不敢這么拍,對于兩岸的年輕觀眾,大學時期‘意難平’的感情相信很多人是有共鳴的,其實,愛情這種事,在一起不一定圓滿……
對于不同年齡的觀眾,會有不同的體驗。年輕的觀眾,可能更愿意看到男主角和女主角奔赴真愛,重修舊夢,但是偏中年的觀眾,更加看重婚姻的穩(wěn)定性,知道在婚姻關系存續(xù)當中男性的義務,不應該把自己的舊夢當作新知,而需要更加著眼于婚姻生活本身。
在這部劇中,賴聰筆很清楚該劇的定位,他想給觀眾傳達的是愛情沒有唯一的答案,很多時候也難分對錯,希望這部劇能帶給年輕觀眾在現實生活中關于男女雙方對愛情意義的思考,看完既有對青春時光的追憶,又有對于社會現實的清醒認知,“我們不會硬要塞給觀眾‘什么’,戲劇反映人生,而人生,沒有一個人是一樣的,人生需要消化、思考,即使是一部從頭到尾你都不喜歡的劇,都可能其中有一場戲、有一句臺詞深深的觸動了你,但你需要給自己時間,才有這個得到救贖的機會。”
“希望每一個在愛情里困惑過、猶豫過的人在跌倒后,依舊擁有繼續(xù)出發(fā)繼續(xù)去愛的勇氣。同時也希望大家在面對愛情時,能夠知道男女對于愛情的存在的思維差異,雙方相處時能盡可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賴聰筆感慨稱。
不跟風,不唯“流量論” “持續(xù)制作兩岸同胞都能欣賞的臺劇”
2015年來,賴聰筆渡海而來在北京成立恩喬依影視,一邊開發(fā)國產劇,一邊維護在臺灣的資源,時時緊跟著大陸劇集發(fā)展與市場的脈動,持續(xù)制作兩岸同胞都能欣賞的劇集,并輸出優(yōu)秀的編、導、演人才。他始終認為好的故事才能打動人心,恩喬依影視推出《幸福一家人》、《她們創(chuàng)業(yè)的那些事兒》這兩部劇也印證了這點。在2018年,只要打開社交網站,關于《幸福一家人》的討論不絕于耳;2021年,在愛奇藝、優(yōu)酷、騰訊三個平臺聯(lián)播的《她們創(chuàng)業(yè)的那些事兒》,對女性創(chuàng)業(yè)前的掙扎、困惑、猶疑都刻畫得恰到好處,反映出女性身處職場中遇到的偏見和困境。賴聰筆為我們分享他的團隊時稱,“我們的策劃團隊都是本科出身的年輕人,他們會大量地搜集各種材料出處作為選題,然后我們會有選題提案會議,通過比稿來決定儲備項目,他們自己是年輕人,要讓年輕人喜歡,至少他們得先喜歡。”
(上海恩喬依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 賴聰筆)
2018年,在當時市場多為古裝劇的情況下,賴聰筆還是堅定做了《幸福一家人》這部劇,它是一部探討親情議題的劇集,做父母的一直無條件為子女付出,子女們也覺得是理所當然,甚至覺得爸爸沒有本事幫助兒子工作晉升,直到爸爸生病,到法院起訴子女們,用這樣的方式才教會兒女們怎樣關心自己的父母。
在當時,這部劇故事類型并不是當時影視行業(yè)里的主流,但觀眾對親情的感知是一直都有共鳴的,它能起到撫慰人心和啟發(fā)大家的作用,所以播出后,這部劇也取得了2018年全國收視第5名的成績。
作為資深電視人,賴聰筆曾在臺灣八大電視任職執(zhí)行副總,制作過《斗魚》《泡沫之夏》《我可能不會愛你》等偶像劇,也與湖南衛(wèi)視合作了《回家的誘惑》《回家的欲望》等劇。他有著豐富的偶像劇和都市劇操盤經驗,但對于市場,他從不跟風,“我作為電視臺甲方近30年,跟風這種事最后的慘敗教訓,已經吃夠了。我現在覺得,我也不會硬要去說什么標新,也不會去刻意標簽化類型,主要就是把劇本處理好,拍自己認為對現在這個社會還有點用的東西,然后執(zhí)行好它,就好了。”
《愛情發(fā)生在三天后》在滿屏的IP劇環(huán)境里,仿佛是一股清流。劇集啟用劉冠廷、陳庭妮二搭,延續(xù)火神CP的默契,金鐘獎導演馮凱執(zhí)導、金鐘獎編劇徐譽庭為該劇的編劇顧問,該劇制作班底扎實,演員們無一是以名氣來賺取曝光度的流量明星。
對于IP和流量演員,賴聰筆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從幾年前,行業(yè)里就已經開始強調選角上不要‘唯流量論’,這幾天似乎又提起了此事,從商業(yè)行為上說我很能夠了解各方的心態(tài),但我們一直以來也并不完全倚賴流量。比如《幸福一家人》,當時李立群老師本來就是我的首選,邱澤和董潔在當時也不能算是流量,可是播出后的成績非常好。包括我們出品的電影不論是《誰先愛上他的》或者《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的主演在當時也都不是電影界流量。這次選擇劉冠廷,是因為我非常想和他合作,在跟他聊完后大家也一致認為他能夠把這個角色詮釋好,就沒有猶豫的用了。”
此外,賴聰筆坦言如今的臺劇仿佛落在市場低谷,因此平臺也很難在相對“小眾”的項目上加資源宣傳,對于這樣艱難且嚴肅的討論,他認為“也許大家可以在文化交流的層面上再多努努力。”
而賴聰筆也一直沒停下努力的步伐。據他透露,在《愛情發(fā)生在三天后》之后,公司還有五部劇在開發(fā)中,類型包含了懸疑、青春、女性、成長等多種維度。此外,《零下197》也馬上要殺青了,“W劇場”也在籌備之中。賴聰筆既飽含著臺劇的基因和經驗,也有對大陸影視劇市場的了解,通過以劇會友、文化交流不斷碰撞出新的火花,賴聰筆成立的恩喬依影視公司也在行業(yè)中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并且一直向前奔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