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劇很多,可是佳作越來越少,最大的原因是缺少新意和特色,太多批量生產的套路,也太多輕而易舉的勝利,而在這個波瀾不驚的暑期,卻突然沖出一部不能錯過的抗戰大劇,這就是吳樾導演并領銜主演,余心恬、譚凱、張巖、周帥、葉峰、任帥等實力演員聯合主演,同時有劉佩琦、雷恪聲、曾江、張晞臨等諸多戲骨加萌的國產馬上硬漢第一劇——《烈火戰馬》。
已經開始追劇的朋友應該知道,《烈火戰馬》雖然有這么多明星和演員,算得上星光閃耀,但是劇中還有一群沒寫進演員表的主演,那就是在劇中與新四軍一起奮勇向前、浴火沖鋒的戰馬,其中的汗血寶馬大金花和烏云蓋月,絕對是馬中赤兔般的存在。為了全面展現當年新四軍第一支精銳騎兵團的馬上英姿,主創團隊在拍攝過程中啟用多達五千匹次的真馬,在國產劇的歷史上前所未見,也很可能后無來者。
在影視圈,動物戲難拍是人盡皆知的共識,而在動物戲里面,戰馬又是難度比較大的,商業片大師斯皮爾伯格也是醞釀多年才拍出《戰馬》,最大原因就是難拍,凡是涉及到動作戲,人和人配合都很難,人和馬、馬和馬配合就更難,更何況《烈火戰馬》有大量的馬戰群戲,幾十位戰士和幾十匹戰馬擺開陣式都得花上小半天功夫,再打起來你來我往,刺刀與子彈齊飛,爆炸密集,真的是難上加難。
所以必須向《烈火戰馬》劇組致敬,從一開始的大新莊夜戰,觀眾跟隨吳樾飾演的馬掌鎮少爺趙大旗的視角,親眼目睹新四軍和日冠的騎兵對決,同時具兼冷、熱兵器時代特征的馬戰美學,就讓人止不住地熱血沸騰,腎上腺飆升。這一戰和以往的抗戰劇動作戲相比,不僅場面爆裂好看,在編排上也有章有法,布陣,攻防,類似回合制的過招,還有日軍殘忍詭異的刀法,頗為搶鏡。
雖然這場初次對決因為趙大旗的一捆手榴彈攪局,新四軍逆轉勝,但是在裝備和戰術,以及馬匹的訓練上,日軍顯然更先進,為后來趙大旗與騎兵團一起成長進步,逐漸超越、打敗老對手埋下伏筆,由此可見,這部劇的馬戰真的不是為了打而打,而是處處都有門道,動作為故事服務,文武戲結合得緊密,技術含量十足。
武戲有這樣的表現,一方面要歸功于曾打造過大電影《神話》《湄公河大案》的武指豐小俊、《楊家將》《冒牌臥底》《泰囧》的武指楊健,曾炮制過《尋龍決》《繡春刀》《九層妖塔》的特效師王乃鵬,另一方面則是得益于吳樾入行多年以來對戲劇、表演和功夫的深刻理解,正所謂演而優則導,正是二十年銀幕前的歷練和打磨,才能夠厚積薄發,打造出這部不僅整體出色而且富有特色的戰爭劇。
在劇中,吳樾的動作戲依然虎虎生威,硬橋硬馬的基礎上,也有特別的設計來展現人物鬼馬、機智的性格,符合鐵掌鋪少東家的身份,而后面隨著加入新四軍之后不斷在斗爭中歷練,一次又一次目睹戰友犧牲,從單純的熱血青年變為合格的騎兵戰士,他的性格也越來越內斂,動作也變得漸漸沉穩,讓觀眾也是隨之經歷了一場跌宕起伏且又不乏鐵骨柔情的抗戰傳奇。
有趣的是,《烈火戰馬》在愛奇藝上線以來,一直以B+的評級,在云合數據霸屏榜前十名占據一席之地,與諸多S級作品絞殺在一起,算得上是一個小小的奇跡。
從這個榜單上也不難看出,有流量加持的古裝、職場、情感劇仍然是絕對主流,這樣一來,《烈火戰馬》作為唯一上榜的戰爭劇,就顯得格外的正氣和英勇,歲月可以流逝,年華可以老去,但家國精神和英雄氣概永不會冷卻,假如你也喜歡熱血抗戰題材,也喜歡火爆的動作和新奇的故事,喜歡嘗試不一樣的追劇體驗,相信這部劇可以讓你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