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娛樂圈路人緣最差的主持人你會想到誰?
有人說是張大大,有人覺得是謝娜,也有人認為是“陳魯豫”。
魯豫曾憑借《魯豫有約》這檔節目紅遍全國,同時也因為創造出讓眾多明星尷尬的“名場面”黑爆全網。
圍繞在她身邊的爭議聲不斷,大多數都是對她某些低情商發言感到不滿,以及過于削瘦的身材不適。
“她是只會一句我不信嗎?”
甚至有網友在看過節目后,對魯豫到底是如何當上主持人這一點非常納悶。
可魯豫的水平真的有網友們所說的那般不堪嗎?她路人緣斷崖式跌落又是惹毛了誰?
1
相信許多讀者都看過一篇“魯豫翹二郎腿和院士握手”的報道。
2016年,清華大學彭教授在節目中,指名道姓的點評魯豫“最沒文化”。
簡單來講,就是魯豫在節目中坐在沙發上,無論對誰都是微笑著等待嘉賓來到面前握手,全程翹著腿不起身。
這一點有人推測,一是魯豫為了掩飾骨瘦如柴的腿部缺陷,故意設計成這樣的動作。
另一方面,也是節目組想營造出一種嘉賓來做客的感覺,讓觀眾有代入感,走親民路線,彼時很多節目都曾采用這種相似的方式。
不過,在某次采訪中,上來的嘉賓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魯豫一如既往的行為引起了大眾的不滿。
“她的腿沒毛病啊,怎么能如此傲慢無禮!”
其實,從道德角度來批判魯豫在這件事中的對錯,與她實際的工作能力沒有太大關系,她被觀眾討厭也是因為有鮮明的對比。
比如在《開學第一課》中,董卿采訪許淵沖老先生的那一集,短短三分鐘的時間,董卿在一旁下跪三次,舉起話筒,一舉一動充滿了對老人的尊敬。
實際上,那次也不是魯豫第一次引發眾怒,在此之前,她也曾因為一些口出不遜陷入輿論風暴。
在采訪影帝梁家輝時,只要對他稍有了解的便知道,當時的他對妻女有多寵愛,幾乎是所有人眼中模范好父親、好丈夫。
一般情況下,其他主持人會把這部分一筆帶過,最多就是問一些生活上兩人甜蜜的細節,然后轉到事業方面,提問一些在成為影帝前的勵志經歷。
但魯豫卻劍走偏鋒,句句不離家庭,最后甚至問起了梁家輝的女兒。
“如果你女兒愛上了一個不好的男人,你會怎么做?”
一句話直接令梁家輝如鯁在喉,相信如果不是在錄節目,他已經轉身離開。
“當年我老婆嫁給我的時候,我也是一文不值啊,再說女兒要真喜歡上,那也不是我嫁給他。”
類似的情況還擺在了周迅面前。
周迅正興奮地分享曾經遇到的一些趣事,當問到魯豫“你能想象我當時的開心嗎?”
魯豫耿直地潑了盆冷水,以一句“不能想象”,直接令周迅的笑容凝固了,起身就想走人。
雖然強行挽留住了周迅,也重新打開了話題,但當周迅說到自己在家會和自己玩時,魯豫反復強調這是自閉癥的表現,又使現場的氣氛達到了冰點。
除此之外,還有黃渤、王力宏、牛群、范偉、姚明等等一眾大咖慘遭奚落。
2
這些有部分人強調這是她的采訪風格,也有網友認為魯豫是基本功有問題。
比如在采訪星爺時,魯豫也跟大多數主持人一樣,從日常生活的角度切入,見識過大風大浪的星爺回答起來也是尤有余韻。
“我經常會一個人逛街,也不用刻意打扮。”
星爺隨口的一句話,讓魯豫說出了那句“名言”。
“真的嗎?我不信。”
其實,香港的追星熱潮不會像內地那樣,只要明星出現就會被圍個水泄不通,兩個人說的不是一個地方,魯豫的這種“不信”,也是觀眾的一種質疑,在這里是沒有問題的。
但配合她的語氣和眾多“名場面”,人云亦云之下,怎么想都覺得奇怪。
最主要的還是兩人提到《長江七號》后,星爺明顯來了興趣,對影片中的一些臺詞開始分析解釋。
當他說到“我很英俊”時,引起了臺下一堆人的哄笑,星爺面露疑惑地掃視了一圈,待笑聲停止后,本打算繼續說,旁邊的魯豫卻不合適宜的笑出了聲。
“有那么好笑嗎?”
說這句話時,星爺明顯帶上了一絲情緒,熟悉他的人清楚,盡管星爺的作品大多是喜劇,但作品中的內核豐富,星爺拍電影的其中一個目的也是為了傳遞出一種精神力量。
在這方面,可以說是相當嚴肅的一件事,魯豫的笑容在當時就顯得不太合時宜。
“同樣的話,假如是周星馳再說,我們就會覺得比較搞笑。”沒有察覺到異樣的魯豫繼續打趣著。
“你覺得好笑嗎?”星爺語氣嚴肅的再次重復了一遍。
“是很好笑啊!”感覺到氣氛不太對勁的魯豫稍微收斂了一些情緒,然后從旁邊的徐嬌那里打圓場。
“我不應該笑是不是?”
這段在多年后《新喜劇之王》中的一段劇情里,被懷疑是在內涵當年魯豫與星爺的尷尬場面。
而同樣是采訪周星馳,柴靜卻收獲了星爺由衷的感謝。
在采訪中,星爺在新拍《西游》中一意孤行地為唐僧加了一段“愛你一萬年”的臺詞。
柴靜就這件事與星爺的回答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想在這個時候,說出人生中最想說的話,既是角色,也是周星馳。”
然后引起了星爺的共鳴,“你也有這樣的感覺嗎?”
周星馳紅著眼眶,滿臉的悵然若失,明顯是遇到知音后,情到深處的表現。
這種完全迥異的結果放在一起自然會引起網友的猜忌,但也不能因此走入誤區。
3
魯豫之所以會有種種“低情商、口無遮攔”的表現,除去本身的問題以外,和外在條件也有一部分關系。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主持人在采訪時,為了解答大眾心里的疑惑,展現出公眾人物最真實的形象,有些時候需要直擊一些敏感點,俗稱“爆猛料”,某種意義上是站在明星對立面上的。
這就意味著主持人如果沒有過硬的實力水準,根本不可能讓“人精”一般的明星大咖心甘情愿地展現自己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而相比其他學術性較高,又或者氛圍輕松的訪談節目,從《魯豫有約》中爆出的猛料可以說在業界是最多的。
四千多期的節目,上萬個出場的嘉賓,讓它早已成為了近乎“人物資料庫”一般的存在。
其中涉及到的群體,從影視明星到奧運冠軍,包括社會精英、商業大咖、普通群眾等等,跨度之大超乎想象。
各行各業的人由于社會經歷、年齡大小、處世方式、人生感悟等不同,在上節目后的表現也會完全不同。
甚至,一些嘉賓在曾經參加過后,會在多年重返節目,這時為了保證節目效果,必須要找出新的問題。
這些方面,如果沒有充足的知識儲備和業務水平,魯豫又怎么可能和每個人都聊上幾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呢?
比如,在某次節目中,魯豫與歌手李延亮在聊到最近觀看的書籍時,李延亮賣了個關子,先說的內容,結果沒出三句話,就被魯豫猜出了書名。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些都是提前設計好的情節,這點不否認,《魯豫有約》在早期周更的時候,從最初選題,到中期策劃,再到最后與魯豫討論問題,然后邀請嘉賓,確實會安排這樣的橋段。
但在節目改成日播以后,所有的流程都被大幅度縮短,魯豫往往是粗略地掃一眼提綱,就要忙不可迭的上臺。
這也意味著魯豫在節目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沒有臺本支撐,全靠即興發揮,嘉賓提到的各種冷門知識也主要靠自身的積累補足,面對突發狀況也會因此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最終就會出現觀眾眼中“情商低”的種種表現。
4
如果把《魯豫有約》將周更、日更以及日更多年,分成三個階段,魯豫的表現也不盡相同。
最初時,整體看起來和諧舒服,嘉賓不停地在說,魯豫表現得非常有耐心,永遠都是安靜地坐在邊上,從不打斷,只用眼神和笑容鼓勵嘉賓,有時也會順著嘉賓的話表達尊重和欣賞。
這一點在魯豫對古月老師的采訪中可以看出來。
彼時的話題是古月老師與偉人的半生緣,魯豫其中的一個切入點是從特型演員和偉人相似度極高的外形上。
“古月老師,有人說您和毛主席這么像,是不是當年主席丟失的孩子?”
對此,古月連連擺手,澄清事實,然后引導到家庭方面的一些事情。
整段節目不僅氣氛非常輕松,前后的話題轉折也很自然。
而到了轉變為日更,可以明顯地發現魯豫多出了一些沒事找事的“廢話文學”,以及與嘉賓的“暗中互懟”。
比如在采訪趙本山時,兩人就于月仙演小啞巴的戲閑聊。
于月仙雖然從中戲畢業,有著豐富的演繹基礎,但趙本山先是給了她機會,然后又希望她能夠忘掉這些,打破桎梏,將演技融會貫通,重新回到生活里。
魯豫將此定性為“給一甜棗,又給一棒槌”。
趙本山反應很快,先是調侃自己最怕遇到專業演員,一遇到專業人士犯怵,緊接著話鋒一轉,對魯豫打趣道:“你不是專業主持人吧?”
盡管聽出了趙本山的言外之意,但魯豫也不好發作,只能尷尬地承認,一笑而過。
這樣的場景出現過很多次。
至于到了節目后期,由于投入與產出失衡,《魯豫有約》做出調整,走精品化服務路線。
再加上隨著年齡的增長,魯豫的精力逐漸減退,也就頻頻出現了許多讓人啼笑皆非的段子,以及能讓觀眾腳底摳出三室一廳的尷尬場面。
比較明顯的是她對黃曉明的一段采訪。
“我這輩子除了幸福什么都有。”
黃曉明主動拋出了一個話題,一般而言,主持人需要就此話題展開深入,魯豫的反應只有一聲“wow”,沒有絲毫接“包袱”的意思。
大概沉默了幾秒鐘,可能是黃曉明覺得魯豫沒有聽明白他的含義,再次出聲提醒了一下。
“我好難過你知道嗎?”
魯豫平淡地“嗯”了一聲,強行轉移到了別的話題上。
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工作上的一次小失誤,當然也可能是有什么別的原因,畢竟不是本人,真實的想法和情況誰也不清楚,失誤只是網友的一種推測。
不過,由這些也可以看出,魯豫采訪的水準其實一直都在線,各種猛料也在持續跟進,但在多種黑料的遮擋下,大部分人下意識忽略了她自身的優秀。
就好比一張白紙上出現許多墨點,人們的注意力不會去關注紙本身的質量。
5
說到魯豫路人緣滑鐵盧式下降的原因,追溯根源還是與那一次貧困留守兒童的采訪有關。
“為什么不吃肉?是因為容易壞?還是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嗎?”
魯豫彼時地追問別說是孩子,就連觀眾也覺得很扎耳。
誰都清楚那些孩子生活不容易,往常的伙食大多是白米飯就咸菜,魯豫的行為,更像是在傷口上撒鹽。
“不是,是因為肉太貴了。”
女孩的眼里已經泛起了淚花,魯豫卻還是一副咄咄逼人的姿態,讓人倍感煩悶的同時,也深切地感受到觀念上不可逾越的鴻溝。
這一點與蘇芒發出“你不吃雞蛋,不喝牛奶”的疑惑后,引發的“明星天價餐補”事件殊途同歸。
支持魯豫做出這樣行為的根本原因還是源于她的經歷和資本。
魯豫的家人都是從事播音工作,從小就生活在優渥的環境里,而長大后又憑借努力躋身商圈闖出一片天地。
雖然不能說是“十指不沾漢陽水”的大小姐,但起點和取得的成就便使她與底層群眾有一種隔閡。
據說,當年從央視離職后,魯豫在《魯豫有約》中每年的收入高達百萬,而在之后的《超級演說家》中,單是報酬便收獲了633萬。
同年,魯豫又入股某能量公司,以325萬的股票份額,一舉狂賺3800多萬,此外,盡管沒有官宣,但還是有媒體爆出她是最少6家公司的老板。
不僅如此,魯豫住的地方是歐式風格的別墅,隨便一個包價值不下4萬,每年接廣告和代言的勞務費也有1000多萬。
這樣的家世也難怪魯豫會發出“何不食肉糜”的疑問。
6
不過這些都不是魯豫“無禮”的借口,如果硬要解釋,她對所有人的“傲慢”可能是一種偽裝。
魯豫曾有過兩次婚姻,但結果都以失敗告終。
在第一段與美國丈夫的婚姻里,有網友傳出魯豫被騙錢,又被家暴的傳言,現在的“皮包骨”和無法生育,也是當時留下的后遺癥。
從那時起,魯豫在事業上展現出了女強人的一面,一路高歌猛起。
整個人也像是披了一層刺猬皮,凡是有人靠近,都會被她的鋒芒刺傷。
比方說在節目轉型戶外后,魯豫與洪金寶的那一期。
前者提到功夫,洪金寶順著說可以教魯豫幾招防身術。
師父教徒弟不可避免的會有一些肢體接觸,這種行為在觀眾眼中是比較正常的。
但魯豫卻表現出了強烈的抵觸,三番五次的想要“逃跑”,這種本能的反應也體現出魯豫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一面,女強人外表下的柔弱,也許那才是她真實的自我。
說回魯豫的路人緣問題,讓網友反感的無非是她尷尬的采訪方式以及“無禮傲慢”的行為。
簡單來講,還是功課做得不到位,談話沒有方向性以及認知上的不同。
這些是魯豫無法回避的過去,也是她曾經不成熟的一種表現。
不過,魯豫現在也做出了一些改變。
她變回了最初的那個傾聽者,在采訪中展現出了自己的共情力。
比如那個癡迷追星,引得父親跳海的楊麗娟,在采訪中哭成了淚人,魯豫只是一言不發的摟住了她的肩膀,絲毫沒有曾經的奚落和無禮。
而在采訪“發嫂”時,談及兩人遲遲不確定關系,是否害怕周潤發在外與別的小姑娘曖昧這一段,魯豫表情自然,語氣真誠,兩個人像極了無話不談的閨蜜。
其實,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
在給一個人打上固定的標簽后,很難在接受其新的改變,而如果一個人不停地重復在“錯誤的莫比烏斯環”中,“是”也成了“錯”。
就好比易立競采訪時的“冰冷”,用最簡單的話語揭開明星羞于啟齒的地方,然后把大眾的評論客觀的帶入到被采訪者面前,這種行為獲得了眾多網友的支持和點贊。
而如果魯豫做相似的事,只會被懷疑帶入了自己的主觀判斷,然后被扣上一頂頂帽子。
魯豫確實有許多明顯的缺點,也因為這些“尷尬”掩蓋了她的光芒,但我們與其去關注一個人的不足,不如多注意她的閃光點。
至少,能夠取得今天的種種成就,魯豫小小身體內所蘊含的巨大力量,值得網友的一個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