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闊別熒幕已18年的張曼玉,竟會以如此方式,出現在大家的眼前。
這一次的她,看起來“叛逆”十足。
一頭紅棕色短發(fā),緊身褲,露臍吊帶。
戴著黑色大耳機,雙手高揚,在眾人的圍觀下帥氣打碟。
一個字:颯!
她活力四射,時尚有型,化身DJ調動現場氛圍;
猶如眾星捧月一般,被圍在了中間。
這樣宛若朋克少女的狀態(tài),誰能想到她已經年近六旬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一旁的郭富城和謝霆鋒,紛紛化身“小迷弟”,專注地跟著節(jié)奏一起搖擺。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還是網友點評得犀利:
“看他們穿的衣服,還以為是服務員呢。”
不得不說,還是張曼玉的氣場太強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香港的黃金時代,也是香港美人輩出的時代。
“霞、玉、芳、紅”,張敏、王祖賢、劉嘉玲……
她們美得各有特色,也美得絕代芳華。
而要論在電影上的成就,張曼玉卻一騎絕塵。
5次金像獎影后,5次金馬獎影后,柏林戛納雙料影后。
那時候的她,風華絕代,青澀動人,媚眼如絲,冷峻高貴……
在那個“女神”一詞還未大肆流行的年代,張曼玉不知是多少人心中的極致女人。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而如今幾十年過去了,人們都說,香港美人遲暮。
那些曾經美得不可方物的香港美人,要么回歸家庭,要么避世隱居,不再折騰,恬靜怡然。
而同樣早早息影的張曼玉,卻仿佛活成了一個另類。
她不結婚不生子,反而住進了貧民區(qū),穿起了十幾塊的地攤拖鞋。
她不再演電影,反而以歌手身份重新出道,還成為了“酷girl”,穿起了露臍裝打起了DJ……
這樣的轉變,在很多人看來,太過反差。
以至于許多網友都不禁直呼:
“張曼玉,你到底經歷了什么?”
從“花瓶”到國際影后,她是顛倒眾生的一代女神
張曼玉絕對是一個運氣與實力兼?zhèn)涞呐輪T。
19歲那年,她回香港度假時被星探發(fā)現,成為一名模特。
后來,她又去參加了香港小姐的選拔,活潑自信的她,一舉拿下亞軍及最上鏡小姐。
那時候的她,笑起來兩個小虎牙,明亮可人。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第二年,她就出演了電視劇《畫出彩虹》,正式進入了娛樂圈。
導演王晶看了這部劇,一下子就相中了這個可愛活潑的少女,邀請她出演了電影《青蛙王子》。
有了王晶的加持,很快,片約不斷而來。
《緣分》、《新扎師兄》、《警察故事》、《開心鬼撞鬼》、《A計劃續(xù)集》……
而且搭檔的全都是一線男星,張國榮、梁朝偉、成龍、周潤發(fā)……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然而,那時的她,卻被罵慘了。
因為她當時演得全是些好看卻無內涵的角色,人設空洞,演技乏善可陳。
于是,媒體開始罵:
“美則美矣,毫無靈魂,她就好像一只在屏幕上走來走去的花瓶。”
梁朝偉甚至毫不留情地當面對她說:
“你不懂演戲,回家吧。”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幸好,還有王家衛(wèi)。
在香港電影圈,曾流傳過這樣一句話:
“張曼玉遇到王家衛(wèi),是電影圈,最美麗的相逢。”
1988年,王家衛(wèi)與張曼玉首次在電影《旺角卡門》中合作。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王家衛(wèi)對她說:
“你明明會演戲,為什么要當花瓶?給人這么說多了,你會真把自己當花瓶了。”
他不斷引導:
“表演不僅僅是一種陳述,而是要發(fā)自內心,需要整個身心的投入,而不是光靠臉部或眼睛。”
他再問:“如果你男朋友離開了,你會什么反應?”
張曼玉回答:“一哭二鬧三上吊吧。”
“嗯,那你就這么演吧,我看看。”
就這樣,有了王家衛(wèi)的調教,張曼玉仿佛真的開竅了。
她眼神中的憂郁、柔情、迷離、悲涼、冰冷,在王家衛(wèi)的導筒下,全部演出來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從這里開始,張曼玉一路高歌猛進。
《阮玲玉》中,那種美麗與哀愁,沒有人能比她演得更好。
這不僅讓她成為金馬獎和金像獎雙料影后,還摘得柏林電影節(jié)影后。
這也是第一個在三大國際性影展中,獲得影后桂冠的中國演員。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青蛇》中,她一搖一擺間,不能說不浮夸;眉梢眼角間,不能說不妖嬈。
可人們就是感受得到她的天真、落寞和情義。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東邪西毒》中,她一張明媚如桃花的面龐,在水光漣漣下,映襯出愛而不得的孤絕無望。
女性的美與苦、酷與柔、道德與出線可以恰到好處地融合在這一張生動的臉龐上。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到了《花樣年華》、《甜蜜蜜》,少女的哭蛻變?yōu)殪o默,生活的油鹽醬醋茶染上眉梢,克制從指尖流露。
對經歷過生活苦樂的女人來說,你可以讓她擔負一切,除了愛情。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有人問成名后的張曼玉,入行理由是什么。
她毫不掩飾,非常直接地就說:
“貪慕虛榮嘛。”
是的,她曾為了紅,一年拍了12部電影。
但沉淀下來之后她才發(fā)現,能讓一個人紅的不是一直露臉,而是演什么都有一種說服力的演技。
從“失戀11次也要愛”到絕不結婚,她不慌不亂,百煉成鋼
入戲時,愛情盡在張曼玉手中。
與她有過接觸的男人,無不心動,神往,偏愛。
但出戲后,她卻形勢逆轉,淪為愛情的奴隸。
一次次受傷,仍死性不改。
1988年,張曼玉24歲,遇上了比她大7歲的爾冬升。
爾冬升外形俊朗,才華橫溢,張曼玉被迷得不行。
這段戀情,張曼玉很主動,為此還特意把自己標志性的小虎牙去掉。
但戀愛也好,婚姻也罷,都是需要兩個人互相付出。
而此時的張曼玉并沒有領會到,她經常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爾冬升喜歡玩賽車,甚至可以說嗜車如命,這讓張曼玉提心吊膽。
她又一次卑微地乞求,讓爾冬升不再玩賽車了。
爾冬升當著面承諾了。
但1990年,澳門賽車場的跑道上,爾冬升決絕地告訴早已淚流滿面的張曼玉:
“我熱愛賽車,我要去。”
直到現在,當事雙方都閉口不談這段關系,互不抹黑,互不炒作,互不埋怨。
或許,體面分手是對這段戀情最后的善意表達。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1991年,張曼玉赴美拍攝《雙城故事》,與攝影組的美術指導漢克產生了感情。
但一年之后,工作繁忙再加上異地戀,讓這段感情早就名副其實。
張曼玉隨即提出了分手。
然而心有不甘的漢克,竟然將她寫給他的情書直接曝光給了媒體。
文筆不佳又錯別字眾多的情書,讓張曼玉一度淪為大家的笑柄。
那段時間,周圍盡是嘲笑。
她不敢出來見任何人,只覺得丟臉、痛苦、失望、悔恨,
憤怒和心痛之余,張曼玉選擇結束了這段戀情。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1993年11月,張曼玉又戀愛了。
這次的對象,是一位地產商人宋學祺,年少有為,身價不菲。
在這段關系里,張曼玉千依百順。
對方不喜歡她演戲,她就拒演。
對方不喜歡娛樂圈,她就遠離。
對方的事業(yè)面臨危機,她傾盡多年蓄積,拿出了1000萬。
然而,最終宋學祺卻移情別戀了,攀上了富家千金。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1998年底,張曼玉與法國導演奧利維耶因戲生情,并在巴黎結婚。
只是,婚姻終究是兩個人的事情,失去了任何一方的努力都難以維持。
結婚4年,他們相處的時間卻不足8個月。
夫妻關系,在日復一日的等待中被無限期消耗,直至名存實亡。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早在1989年,張曼玉在《今晚不設防》中接受黃霑采訪時,黃霑問她:
“你為何覺得愛情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她脫口而出:
“沒有戀愛談就很苦悶。”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而有媒體統(tǒng)計過,張曼玉前后共有過11段情。
但每一段都無疾而終。
如今的她,回歸到最初,單身一人。
在被追問婚姻狀況時,她反而霸氣直言:
“結婚是幫助我明白,我現在根本不需要婚姻。”
“此后不再考慮結婚,若是遇見有緣人會在一起,但一樣不會打算結婚。”
或許,只有看盡愛情模樣的女人,才能說出這番話。
經歷過11段情的她,從愛得卑微,走到今天不慌不亂,不是一朝得道,而是百煉成鋼。
從演員到歌手,她活出了自我和真實
2004年,憑借《清潔》摘得戛納的影后桂冠后,張曼玉帶著一身榮光隱退了。
2014年,當她再次出現在娛樂圈時,誰都沒有想到——
她竟然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名搖滾歌手。
她正式簽約了音樂公司,還帶著自己的樂隊,登上了上海草莓音樂節(jié)的舞臺。
然而,她在演唱了一首《甜蜜蜜》,嚴重走調,被稱為是“車禍現場”。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面對大家的批評,她說,“那是我人生中第一個真正的打擊。”
有些電影圈的朋友都不再接受她,她只能躲在家里,一年都不好意思見人。
不過,她并沒有放棄自己的歌手夢。
她說:
“我演了二十多部戲還被說成花瓶,唱歌請給我20次機會。”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到了2016年,她正式發(fā)布了首支正式單曲。
獨自作詞,參與作曲編曲,并自編自導自演剪輯MV。
她完全在搖滾中釋放自我,連穿衣風格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如今的張曼玉,活得越來越自在瀟灑了。
她很少出現在大眾視線范圍,但也時不時覓得蹤跡。
她從常年居住的香港南灣的豪宅,搬到了平民區(qū)小西灣居住。
當時港媒甚至用這樣的標題形容她的生活:
《張曼玉孤零零搬進香港貧民區(qū)》。
而關于搬家的原因,她的回答讓人很意外:
“不想總是遇見熟人,去打招呼聊近況。”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平時的生活,她也過得樸實無華。
穿衣打扮越來越隨性,經常被拍到獨自一人在地攤閑逛。
十幾塊錢的地邊攤拖鞋與衣服,她穿得很開心,一買就是一打。
廣廈萬間,臥榻不足五尺;良田千頃,日食不過三餐。
其實越自由的靈魂,過的都是越簡單的人生。
香車寶馬,燈紅酒綠,裝點的無非是建立在外界認同基礎上的自尊。
真正的富足,其實是可以一直做心中熱愛之事。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如今,跟張曼玉同齡的很多女星,要么安心做闊太享盡榮華,要么云淡風輕優(yōu)雅老去。
有人說,你大可以不出現,給我們留一個好印象。
但張曼玉偏不,她要繼續(xù)折騰。
就算她快60歲了,就算她臉上布滿魚尾紋,她也要穿著朋克裝,站在舞臺上揮舞著話筒。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她曾說:
“人的一生可以有三條命,如果我演戲演到70歲,那只是一世人。如果還做剪輯呢?又做音樂呢?這樣是不是比我演戲演到死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