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戲骨何冰的一則發言引起了熱議。
何冰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自己參加綜藝節目就是為了賺錢,并且還說沒有劇本可以自由發揮,這對于臨場經驗十分豐富的何冰來說很簡單。
何冰也的確在近兩年參加了幾檔綜藝節目,《聲臨其境》《我就是演員》等節目中都有何冰的身影,不過何冰說的也是大實話,上綜藝節目的確是賺快錢的有力途徑,幾期節目下來輕松賺取幾百萬甚至是上千萬的報酬,這賺錢速度可比在影視基地風吹日曬拍幾個月電視劇來的要快。
除了何冰之外,沙溢、鄧超、李晨、章子怡、劉燁等這些有代表作又有實力的演員都參加了不少綜藝節目,適度參加參加可以理解,但是過度參加綜藝反而會適得其反,甚至其中幾人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綜藝咖”。
就拿沙溢來說,從打開沙溢的履歷表,近兩年參加最多的節目是各類晚會和綜藝節目,《王牌對王牌》《演員請就位》《奔跑吧》《青春環游記》《妻子的浪漫旅行》《真香啊,餐桌》等火的以及不火的綜藝節目中都有沙溢的身影。
沙溢也的確憑借優秀的喜劇人精神和擅長抖包袱,在綜藝節目中殺出了一條新道路,看著沙溢這張臉就想笑,沙溢憑實力成為了綜藝咖。
但是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過度參加綜藝,沉迷于賺快錢,終究還是遭到反噬了。
近日,沙溢參演的電影《懸崖之上》正在熱播,電影中沙溢飾演的是反派老馮,一襲黑色貂皮大衣,東北風的裝扮,和劇中人物還是很貼切,但是沙溢一張口說話就露餡了,即便沒有說搞笑的話,但是觀眾就認定沙溢是在演喜劇。
在喜劇電影中不抖包袱逗笑觀眾是演員的本事,但是在不該逗笑觀眾的時候,觀眾忍俊不禁,才是最可笑的地方。
正是因為過度參加綜藝,沙溢的綜藝人設深入人心,即便沙溢用力在表演,呈現出來的人物沒有了人物應有的神秘感和性格特征,觀眾代入的還是在演播廳中抖包袱,搞笑的明星沙溢,而不是劇中人物老馮。
雖說綜藝是賺快錢的不二之選,可以給藝人短時間內帶來巨大的熱度,當同時過度曝光也是在透支藝人的藝術生命。
綜藝看似拉近了演員和觀眾之間的距離,但同時也失去了演員和觀眾應該有的那層神秘感,最后導致演員塑造再好的角色都不能讓觀眾入戲,久而久之這個演員的實力就遭到觀眾的質疑了。
其實在娛樂圈中,演員沙溢變成“綜藝咖”并非個例,憑借“曾小賢”出名的陳赫,少年成名,經典作品不斷的鄧超,《香蜜》出圈的鄧倫等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演員。
但是因為參加綜藝節目太多,導致陳赫演什么都像是曾小賢,即便是諜戰劇《瞄準》也有曾小賢的影子;鄧倫更是在高速發展期沒有作品持續輸出,導致粉絲質疑綜藝咖;鄧超更是可惜,本來是電視劇、電影方面的優秀演員,但是奈何現在成為了喜劇人,演電影根本不能讓觀眾入戲。
而本該是電視劇、電影中展現不俗演技的沙溢們現在卻在各種綜藝節目中逗樂觀眾;本該在好好打拼的時候沉迷于賺快錢的鄧倫們,等到想要回歸影視作品中,發現會是難上加難了,因為有不少新人也通過綜藝節目賺取觀眾的關注度,成為演員中的一員。
現在影視圈的畸形,很多沒有作品的藝人靠著選秀,參加綜藝出名之后,轉頭開始拍戲,不是從小配角開始,反而是直接當上主角,綜藝也成為了新人增加知名度,獲取演戲機會的跳板,這樣的愣頭青拍出的片子能看嗎?
好的演員去當綜藝咖了,沒有經過科班訓練的明星們卻加入了演員這個行業,可想而知拍出的作品是如何刷新觀眾的底線。
就像張章子怡說的,演員是什么低門檻的職業嗎?什么人都想來分一杯羹。演員這個行業的確是低門檻,但是能不能分到一杯羹不是人人都行的,觀眾是帶著腦子看劇的,好的演員不會被埋沒,濫竽充數的終究會被淘汰,而好演員和觀眾之間是存在著距離的,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