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是流行文化中橫空出世的天才,有對流行文化的了然于心和極度敏感。他的影片完美融合了商業與藝術、東方與西方、世界與民族的電影精華,像是琳瑯滿目的精品文化超市,羅列著豐富多樣的藝術元素——戈達爾式的跳接和詩意對白、馬丁.西科塞斯式的運動鏡頭和剪輯技巧,巴洛克風格的東方迷幻……
他的電影活色生香,一面追求格調,緬懷浮世的極品音色——在某個風冷心灰的冬天做著加州之夢的MamasandPapas、阿根延瀑布上空濃情滿腔盤旋低回的《CucurrucucuPaloma》、把三種可能性QuizasQuizasQuizas留在人間的NatKingCole、花樣年華殞落星河的金嗓子周璇以及被國人稱道的京劇粵曲越劇;一面制造時尚、引領潮流——《重慶森林》中林青霞的金色假發,《墮落天使》中莫文蔚的改良旗袍和李嘉欣的魚網襪、豹紋上衣、緊身PVC裙,《花樣年華》中搖曳生姿風情萬種的高領收腰旗袍。他是精英文化的代表,他的電影語言永遠屹立于世界的潮頭。
他的作品沒有完整的故事性和起承轉合,而是以波動的人物情緒和跳躍的思維代替固有的情節把握全片的脈絡走向,呈現出生活化、心理化、情緒化、個性化和風格化的傾向。他是深諳解構與拼接、顛覆與重組、沉淀與創新之道的文化大師。他的電影像詩歌,含蓄而優美;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像小說,犀利而深刻,直指靈魂。他是電影作家,他的電影是作家電影。他把觸角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部分,寥寥數筆勾勒出情感世界的千溝萬壑,輕而易舉的把世間百態影射到人們心里。友情因他而感懷,親情因他而溫暖,愛情因他而絕望;生活因他而漂泊,人性因他而蒼涼,世俗因他而精致;心靈因他而深邃,思維因他而細膩,視角因他而獨特;感覺因他而敏銳,娛樂因他而神秘,藝術因他而精彩。
1.《花樣年華》
《花樣年華》是一支在前塵舊夢中奏響的緬懷浮世的戀曲,模糊而唯美的本質里隱藏著欲語還休的悲傷。懷舊的影像、懷舊的音樂、懷舊的畫面,《花樣年華》不啻是一場饕餮的懷舊盛宴。古舊的色調猶如煙燈上淡黃色裊娜朦朧的輕煙,徘徊縈回。那些流逝的、曖昧的、感傷的過往于淡淡彌漫的煙霧中浮雕般凸顯。
一個有婦之夫和一個有夫之婦,他們在同一天成為鄰居,他們無數次在昏暗的甬道里擦肩而過,視線偶爾觸碰,態度因陌生而拘謹。二人從打探各自另一半的婚外情開始,戲仿的調情,戲仿的追問,戲仿的問答,當周慕云(梁朝偉)和蘇麗珍(張曼玉)終于知道“他們是怎樣開始的”,“很多事情不知不覺就來了”。
蘇麗珍的旗袍是這部電影里最惹眼的風景。張愛玲說:衣服是一種語言,是隨身帶著的一種袖珍戲劇。從頭到尾被二十多套花團錦簇的旗袍密密實實包裹著的,是蘇麗珍滿懷的秘密與深情。回避與追逐,熱情與冷漠,內心激情的色澤被框在旗袍這個拘謹的形式中。2046是一個短暫的溫室和花房,而蘇麗珍仿佛《牡丹亭》中的杜麗娘,驀然驚見滿園姹紫嫣紅,卻只是一場游園驚夢。相遇雖然喜悅,離別也能黯然銷魂,但最終卻是冷淡。強壓著凄涼,強忍著愛情。她一次次的從走廊一頭走到另一頭,身后是被風涌起的大團猩紅的窗簾。一個有夫之婦的寂寥與惆悵,一種在道德束縛下的欲愛還休。無論旗袍怎樣變換色彩與花飾,禁錮的靈魂卻始終沒有解脫。
2.《重慶森林》
《重慶森林》是由“重慶大廈”和“午夜特快”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單元組合而成,實際上它們并不是兩個全然獨立的個體。第一個單元中失戀的223大叫著在已經停止的自動扶梯上狂奔前,一個短暫的仰角鏡頭照到663;神秘金發女郎和663前女友并肩街頭等車、和抱著布老虎走出玩具店的阿菲偶遇。這三處時間與空間的巧合際遇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是為探討“冷漠”與“疏離”這一主題服務的。
“每天你都有機會跟別人擦肩而過,你也許對他一無所知,不過也許有天,他可能成為你的朋友或者知已。”這是223(金城武)在影片開篇處的旁白。既為“重慶大廈”一段中由素昧平生的擦肩而過到萍水相逢成為朋友做了引言——223在追逐逃犯時與神秘金發女郎(林青霞)擦肩而過:我和她最接近的時候,我跟她之間的距離只有0.01公分,57個小時之后,我愛上了這個女人;又與上述時空巧合遙遙呼應——兩個單元的主角曾經出現在同一時空,但彼此互不相識。人與人、故事與故事,只有并集沒有交集。影片主題在獨具匠心的安排下呼之欲出。在高速運轉的都市生活中,人與人每天不斷擦肩而過,但都是行色匆匆和一臉漠然。每個人都太專注于自身,為愛付出,為活著忙碌,很少有人去注意到其他人的一舉一動。疏離是冷漠的原因,疏離是冷漠的結果,疏離是冷漠的高潮,疏離是冷漠的全過程。
3.《阿飛正傳》
《阿飛正傳》是一部充滿懷舊色彩的都市片,片中借六十年代一群年輕人的迷失影射出九七回歸前香港人焦慮、迷茫與困惑的心態——對過去無法定位,對未來又無所適從。長期的殖民統治使香港人從歷史和文化上都產生了無法定位的流離感和無根感。空曠的歲月中,“阿飛”們風華正茂、神情淡漠。全片色調幽藍,飄渺的鏡頭,象一聲嘆息,飛越了三十年時光。
阿飛(張國榮)對生活多年的養母的家并無歸屬感,執意要去尋找生母,他對遙遠的母親與故土充滿了新奇的向往與莫名的悵惘;蘇麗珍(張曼玉)與咪咪(劉嘉玲)極度渴望一個可以令她們不再漂泊的穩定居所,一個擁有安全感和歸屬感的地方。這些劇中人物的心態都是對回歸前香港人缺乏安穩的寫照。阿飛尋找生母的過程其實也就是回歸前的香港對歷史的追溯,對根、對親情、對生命的尋找歷程。
尋找生母是阿飛一生強烈的行為動機和精神走向,為此他幾度放棄了愛情的機會。漂泊是為了尋找,當失去尋找目標后,阿飛便迷失了。該得到的尚未得到,該喪失的早已喪失。“無腳鳥”的傳說象征著阿飛與生俱來的無根感、疏離感、漂泊感以及對未來的迷茫、對無限的渴望和注定失落的命運。電影隨著阿飛起飛,隨著阿飛落地,執迷、幻想和痛苦,在飛翔中隨風舒展。青春是一種美好,也是一種殘酷。王家衛用六十年代斑駁的鏡子照出九十年代疲憊的靈魂。
4.《春光乍泄》
《春光乍泄》講述的是一個同性戀(何寶榮)和一個準同性戀(黎耀輝)的故事。影片突破了一般同類題材電影的偏見或反面渲染,以平正的視角端詳著兩個戀愛中的男人。較多生活化對白設計和情節安排,描繪出浪漫化的人物情感。王家衛把兩個男人之間的纏綿緋側、悲歡離合處理得恰倒好處而且深入人心。在他的鏡頭下,同性戀的愛情和一般異性戀的愛情沒有什么兩樣,都是甜甜蜜蜜、吵吵鬧鬧、分分合合。一樣的酸甜苦辣,一樣的喜怒哀樂。兩個大男人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二人世界為生活瑣事賭氣、斗嘴、吵架、吃醋的情節,幾乎讓人忘掉這里的愛情是同性戀情。《春》只不過是借同性戀這種半流行另類電影類型來敘述感情本身。相愛容易相處難,很多時候,明明相愛的兩個人卻無情并堅強的對峙著,忍受著一次次離別與失去。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讓另一個人痛苦的同時自己也倍受情感折磨的痛苦。
王家衛片中的人物大多表面淡漠,而內心卻往往脆弱、易感、重感情。屢次情感失陷的黎耀輝似乎總也無動于衷,直到最后留在錄音帶里的一聲哭泣和瀑布前的眼淚才曝露了他受傷的心靈,讓他的內心世界昭然若揭。正如片中的小張所說,“很多東西用耳朵聽比用眼睛看好。好像一個人假裝開心……可聲音就裝不了。細心一聽就知道了。”看到的往往不真實,聽到的才是難以遮掩的。也許這正是王家衛對畫外音獨白情有獨鐘的原因。說者平靜,聽者心中微微有痛。那些來自靈魂的顫抖像一把小錘,殘忍敲破都市人隨處裹挾的外殼,裸露出里面的驚懼與渴望。原來如此脆弱。原來如此不堪。這就是我們,懼怕愛情,懼怕被拒絕,懼怕傷害,懼怕自己。
5.《東邪西毒》
《東邪西毒》是王家衛第一部改編作品,劇中人物都源自金庸小說。但其在人物塑造、主題視野及敘事方式上完全顛覆了武俠電影的傳統類型,重塑出一部以探索人的深沉情感、執迷、幻滅為主題的心理實驗電影。在影像特征上,該片以剪輯、組合一個印象,片斷式的畫面,塑造出的某種意念印象或氛圍,用構圖形式的本身暗示內容表現的含義。橫搖鏡頭下明清畫卷般的沙漠和不同日照下光怪陸離的沙漠、快速變幻的風云、水面上變幻莫測的山坡倒影和綠色斑駁的樹影、光影迷離的鳥籠、波光流影的湖水……一切景語皆情語,這些表情表意的因素與片中要展示的主題思想結合起來,創造出現實世界表面以外的心理刻畫。
似魔似幻、詭譎華麗的美術風格配以風格、節奏奇異迷幻的音樂成就了影片華麗而不耽溺、明艷而不流俗、雅致而不單調、繁復而不迷亂的藝術格調。
多情的、癡情的、無情的、絕情的,都在追尋和錯過間兜兜轉轉,每個人背對著一個人卻面對著一個不會為自己停留的背影。王家衛用完美的語言和精致的畫面擊碎了愛的烏托邦,在一個個殘缺的片斷里,我們讀到人的分裂,讀到人的脆弱,讀到無法證實自身的存在,讀到虛無、失意與荒誕。也許人生本就是一場拒絕與被拒絕的過程,是一種不停追逐卻又不知追逐什么的無望。《東邪西毒》毋寧說是一部以武俠世紀虛設的古代來訴說后現代都市人找尋、漂泊、孤獨、寂寞、失落和自我耗盡的情感寓言。片中那一片光怪陸離的沙漠正象征著蒼涼而華麗、空洞而喧嘩的后現代都市,人們都是生長于沙漠的仙人掌,在晃動的光影中孤獨著,堅強并脆弱,渴求并拒絕。
6.《一代宗師》
王家衛這部電影的可貴之處,在于他努力地展示了東方的價值觀和哲學背后的東西。能看出來,他已經蓄勢多年。這些東西一直在我們的骨子里,無法用線性的語言表達清楚。東方的很多事物都是這樣,只能去感受,感受到了,自然能領悟。
喜歡《一代宗師》正是因為這部電影中氣之足,回腸蕩氣,卻又能絲絲入扣,分分秒呼應內心深處最深情卻又最不能溢于言表的部分。武道精神,實際上是中國文化一個集中的濃縮載體。宮二這個角色,代表了武道精神的一種極致。盡管她因性格剛烈而不計代價,永遠停留在了她自己的格局里,但,她所做的這種高貴的選擇,也是當今人所喪失的、所不可承受的。 盡管比起葉問的“心無滯障、大成若缺”來,她沒能再往前走一步,用徐浩峰的話來說,在成為大師的路上,她就是少一個“回頭”,但這種不回頭何嘗不是我們已然遺忘的美。
這就是為什么在看到宮二對葉問告別的時候,回頭說的那句:“……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我沒能走下去,希望葉先生能把這條路好好走下去。” 自此,我想王家衛已經把“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的意思說的很清楚了。宮家這個門派是滅亡了,但武術的傳承也好,文化的傳承也好,靠得不是門派,靠得是精神的火種。東方的東西,講究境界的高低。老外從來不說一個東西,境界有高低。一個東西,你說它觀念有多牛,哲學有多高的高度,跟討論境界沒有絲毫關系,不在一個層面。武術、古畫、書法,幾千年,一眼望去,只有境界的區分,而觀念和哲學的區分,微乎其微。
7.《2046》
大多數人對王家衛電影的普遍認識是覺得它晦澀難懂。其實,倘若抓住了愛情這把萬能鑰匙,他所有的電影或許都只是一道道虛掩的門,只需轉動一些符號,就會輕易地打開。《2046》具備滿足觀眾這種快感的智慧,盡管它很簡單,從頭到尾就只有一把鎖,那就是《花樣年華》。除此之外,王家衛似乎還有心讓人想念起張國榮,這恐怕算是一種敬意的悼念。一個男人在追憶一個女人,這就是整個電影全部的情節,多一個字都是浪費。沒有了錯綜糾纏、撲朔迷離的情節,憑添了一份司空見慣的幻想,在高科技嫵媚妖嬈的眩目之下,盡顯單調。雖然情節簡單,但并不乏味,王家衛要表達的符號實在太多,符號們一擁而上,令人眼花繚亂。可惜這些符號大多還都是些舊面孔,難免不讓人懷疑王家衛是一個在反芻舊劇本的江郎,不過《2046》并未證明他因此而才盡,這仍然是一部地地道道的王家衛式的電影,使著勁、繞著彎、煽著情地大談特談著愛情。可見王家衛的風格沒有變。在整個世界都在與時俱進的花樣里,《2046》多少算是一朵奇花,散發著一如既往與眾不同的年華魅力。
愛情是一個記憶,有些人忘記它很快,而有些人卻需要很久。梁朝偉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要去往2046,他越是想要忘記就記得越清楚,因為他已經不能夠再擁有,那張多出來的船票載著他在生命之舟上漂來蕩去,搖擺不定。在影片一開始,我也踏上了去往2046的列車,盡管潮濕,但很快我到達了,或許是那些符號早已遠離我的緣故,我揮一揮衣袖,記憶便猶如一團清煙從我的手心中散去。梁朝偉卻不像我那么殘忍,他只是隨意地把一個深愛著的女人在回憶中大卸成了三塊,緊接著,各個攻破,占有、離棄、替代、幻愛……
8.《墮落天使》
《墮落天使》沿襲了《重慶森林》中拼湊敘事時空的風格,影片選取一系列處于社會邊緣、無所適從的人物,借邊緣人疏離主流意識形態的生存方式切入對某種生存境遇的發現和思考。在片中,冷血殺手的傳統形象被改寫,不再是正邪之爭你死我活的二元對立,而是側重于有關人性情感基本因素的細膩描摹。全片通過散點敘事、畫外音獨白、數碼化人物的方式凸顯出現代人內在的焦慮和符號化、模式化的外在生存,直指后現代都市人斑瀾生活剪影后情感的空寂。
3662(黎明)和9090(李嘉欣)是一對合作過一百五十五個星期的殺手拍擋,雖然他們在同一個小房間里棲息,但彼此從未謀面,他們只依賴傳呼機聯系。他們像自己的影子一樣親近而又疏遠,他們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孤獨而封閉,渴望愛情,渴望交流,但又在選擇與逃避之間動搖不定。他們的關系反映出大多數現代人的生存交往狀態。他們臨近地鐵和高速公路的蝸居構成與人物情感的對應關系:陰晦缺光的自我隱藏、幽閉的自我保護、狹窄的拒絕以及外界流動交動工具的不穩定性折射出的焦慮感、不安全感和漂泊感。
223在片中再次出現,不同的是由一個語言豐富的癡情警察改裝成沒有語言天賦的啞巴,所以只好采用強行交流的方式:強拉別人洗衣、強按別人洗頭、強扯別人買冰淇淋、強逼別人買茄子、半夜三更去給豬肉按摩……啞巴的內心世界通過肢體語言和大段的畫外音獨白呈現出來,在調侃式的獨白和荒誕的行為背后,我們深切感受到他迫切希望與人溝通的心情。王家衛用冷幽默的方式展示了被高度現代化社會異化的人們內心深處無以排遣的孤獨、寂寞、空虛和渴求與人溝通的強烈愿望。
9.《旺角卡門》
《旺角卡門》是王家衛在影壇初試啼聲的處女作,也是八十年代后期風起云涌的江湖類型片中頗為另類的一部。片中沒有《英雄本色》中小馬哥式的英雄神話,講述的只是黑社會底層小人物的卑微、無助、迷茫、辛酸和無奈。雖然這仍然是一部在商業軌道上運作的影片,但其在藝術性、思想性、社會性及主題的開拓上都比以往的江湖類型片更大膽、更銳意。
雖然準備隱江湖的阿華最終還是死于江湖義氣,但在這一固有的類型片主題模式下暗涌的卻是對江湖恩怨的厭倦和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的無奈之情。渴望平淡自由的生活和無法擺脫悲劇命運這一矛盾主題構成了人生無常,無從把握的宿命感。片中沒有讓主人公在道義、友情的理想化和浪漫中壯烈死去,他們只是像被打死的過街老鼠一樣陳尸街頭。這種“反英雄”情調超越了“英雄片”的類型公式,構筑出一種對生命無法把持的黯然。
“拒絕”這一后來在王家衛片中頻頻出現的母題已在此片中顯山露水。“因為我很了解我自己,我不能對你承諾什么。”這是阿華在面對阿娥的質問時給出的解釋。言語之間充滿的莫可奈何是一種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和生命不自主心理的折射。阿華人在黑道,命運無法自控,隨時都可能在某場江湖仇殺中喪命。一切都是動蕩的,一切都是不確定的,所以他不敢對愛人做出任何承諾。當他想要抽身找回失落的愛情時又被兄弟情所牽絆,無法全身而退,正可謂江湖一入深似海,英雄無奈是多情。
10.《藍莓之夜》
作為王家衛執導的第一部英語片,《藍莓之夜》先聲奪人般的保持了“墨鏡制造”的第一特色——眾星云集:Norah Jones、Jude Law、Natalie Portman、Rachel Weisz、David Strathairn、Tim Roth組成的豪華整容對于任何一位導演來說都是一種奢侈,但對于墨鏡這僅僅是一種習慣,《藍莓之夜》如假包換般的保持了“墨鏡制造”一貫的格調與感覺,片中許多的鏡頭畫面都是那樣的似曾相識:迷幻的高架城鐵、潔凈的快餐店、紙醉金迷的酒吧、抽格造成的慢放動作、恰到好處的背景音樂、細膩舒緩的鏡頭運動、極為考究的華麗影像以及一群為情所困的癡男怨女……所有這些都是我們十分熟識的“墨鏡符號”。《藍莓之夜》原汁原味的“墨鏡調調”證明了兩件事情:真正優秀的演技是相通的,Norah Jones、Jude Law、Natalie Portman、Rachel Weisz、David Strathairn這群藍眼睛黃頭發的演員在片中說話、走路、喝酒、抽煙的神態都完美的配合了“墨鏡制造”的獨特風格,與我們所熟悉的梁朝偉、金城武、王菲、張曼玉們幾無二致,此其一。其二,真正的電影作者果然是一部電影真正的“話事人”,他有辦法調教演員的表演模式以服從自己的整體風格。坊間一直有種說法:王家衛的電影雖然眾星云集,但這些巨星到了影片中就喪失了自己的特色,他們只是王家衛借以完成藝術追求的棋子,此言雖然有貶低演員作用的傾向,但卻并不是毫無根據的胡言亂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