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來跟大家聊一部2004年上映的,小眾而高分的電影《盧旺達飯店》。
一聽這片名,很多人可能會跟《布達佩斯大飯店》聯想在一起,都是飯店,卻在戰爭時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經典永流傳。
這部電影講述了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期間,身為酒店經理的保羅,以一己之力保護了眾多無辜人士免遭殺害的故事,該片豆瓣8.9分,幾乎清一色的好評,曾獲奧斯卡獎和金球獎的多項提名。
電影是根據真實人物改編而成的,主角原型是魯塞薩巴吉納。
他在片中被塑造成為民族英雄,受人敬仰,可現實中的他,結局卻截然相反。
早在2021年9月20日,盧旺達一家法院就裁定,電影《盧旺達飯店》的主角原型——保羅·魯塞薩巴吉納有罪。
罪名是涉嫌恐怖主義、縱火、綁架、謀殺和傷害無辜平民,他還同時關聯了2018年發生在盧旺達南部的兩起襲擊事件。
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電影讓保羅·魯塞薩巴吉納成為備受關注的英雄,可也讓他被當局盯上。
作為盧旺達總統卡加梅的政治異見者,他一直流亡海外,直到2020年8月被捕,并于2022年4月4日,盧旺達一家上訴法院,正式判處他25年有期徒刑。
至此,他正式被判為參與恐怖主義的罪犯,一夜之間,身份發生了180度的轉變。
有人說,這是一起政治陷害。
也有人說,影片的故事與真實情況大相徑庭。
孰是孰非,我們不得而知,但這部電影卻帶給我們深思。
1994年,盧旺達的胡圖族政府極端勢力,對圖西族和胡圖族溫和派展開一場有組織的屠殺,100天里約有50萬至100萬人被殺,而當時盧旺達的人口也才700多萬。
很難想象,這樣的事情居然會真實地發生在,接近21世紀的年代?
種族屠殺是族群意識塑造和族群關系形成的關鍵事件。
如果一個族群經歷過種族屠殺,那么其一定會在群體記憶中留下最深刻的一筆,對族群發展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盧旺達飯店》一直以來,都被定義為一部關于種族屠殺的歷史片。
影片以微觀視角展現了這場種族屠殺事件,酒店經理保羅保護了一千多名難民免受迫害。
憎惡與感動之余,我們還有許多不解。
為什么種族之間會有如此大的仇恨,且這種仇恨在歷史上屢見不鮮?
為什么已經水乳相融的兩族人民會突然水火不容、兵戎相見?
為什么絕大部分人都成為刀俎上任人宰割的魚肉,而保羅卻能保全自己,救出那么多人?
在了解真相之前,我們先研究一下歷史,一個一個來看這些疑問。
一、種族仇恨產生于先天還是后天?
本片中的非洲國家盧旺達有兩個主要民族:胡圖族和圖西族。
盧旺達獨立前是比利時的殖民地,比利時因圖西族長相更接近西方人而讓其管理胡圖族,但盧旺達獨立時,比利時人又讓占人口總數85%的胡圖族接管權力。
也就是說,兩民族矛盾由來已久。
在我們的認知中,還有一場種族屠殺讓我們印象深刻,甚至通過電影這一藝術表現形式深深烙印在很多人的腦海,那就是德國納粹主義的猶太人大屠殺。
那么,猶太人大屠殺的根源是什么呢?
根據查閱的資料,基督教和猶太教對律法本身的態度是截然相反的。
猶太人用律法來“補救”“約不可守”的問題,而在基督教看來,猶太律法主義不但在實際上毀滅了圣約的初衷,還給毀壞者豐厚的物質獎勵,并且還幫他們辯護、為他們免罪。
因此,歐洲人長期排猶。
這可以認為是兩族后來矛盾的根源。
民族矛盾甚至是仇恨,并不是沒有原因的,其往往在歷史和社會發展中已經埋下伏筆。
但是,民族矛盾并不會直接導致種族屠殺,乃至種族滅絕。
那么就產生了下一個問題——為什么群眾容易被煽動?
二、為什么群眾容易被煽動
為什么群眾容易被煽動,這更多的是一個社會學的問題。
本片中,胡圖族和圖西族原本已經水乳交融,但因為胡圖族總統乘飛機時遭遇事故,胡圖族認定是圖西族境外武裝勢力所為,兩族矛盾一觸即發。
于是,胡圖族民兵開始大肆屠殺圖西族群眾,甚至不放過無辜的孩子。
這不禁讓我聯想起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在中國發生的那場大浩劫。
當時的紅衛兵十分瘋狂,他們甚至會和自己的至親對抗。
陳道明和鞏俐的《歸來》就從家庭視角,真實地演繹出了這一歷史悲劇。
難道他們不會去思考孩子到底有沒有罪,自己的家人是否真的“反動”嗎?
這可能是集體無意識在起著決定作用。
英國學者鮑特金修正了榮格的集體無意識理論,她認為原型同語言符號一樣。
作為文化信息的載體形式,通過后天的社會性遺傳,借助特殊的語言意象在詩人和讀者心中重建起來的。
在這里,社會性遺傳特指人的實踐能力或社會文化成果的積淀和傳遞。
也就是說,族群之間的矛盾在很早的時候就產生了,通過家庭、教育和社會實踐等不同的社會化形式傳給下一代,并且這種傳遞不一定是外化的。
導火索出現時,這種矛盾便一觸即發。
除此之外,社會環境也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在那場這場浩劫中,大多數人處于自保的本能,被動成為紅衛兵,昭示自己參與革命的決心;
另一部分人,本來置身事外,但通過再社會化,也不得不主動或被動地加入洪流;
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在這樣的洪流中可以實現自我價值,他們激昂地主動成為真正的紅衛兵。
這三類人的存在,導致了看起來不可思議的社會悲劇的發生,而他們恰好涵蓋了現實生活中的大部分人。
這就是環境的力量。
三、社會關系作為一種社會資本
本片中,保羅救下了一千多難民,人們無不感嘆他的善良和勇敢,但我更驚嘆于他超乎常人的能力——作為商人,他善于用社會關系解決問題。
保羅平日里討好聯合國長官,積極聯絡各方人士,希望在危險來臨時能夠得到一些幫助,實際上,在危急關頭正是他打給比利時航空的電話拯救了他們;
第一次被劫持時,他用金錢賄賂士兵,讓其放了自己的家人和鄰居們;
被困酒店沒有食物時,他利用與生意合作伙伴的關系,買到了稀缺的食物,甚至啤酒……
可以說,電影中的保羅八面玲瓏,他靈活地運用一切的金錢和關系,盡心地保護著自己的家人和飯店的顧客們。
對他而言,在動蕩的時局中,保護他的圖西族的親戚朋友,成為了他一生中將要面臨的最大使命與挑戰。
這部電影的本意,一方面是表達了戰爭的殘酷,一個決定就能血流成河;
另一方面,還表達了普通人在戰爭來臨時的那種無力感。
即使保羅擁有金錢和權力,可在戰爭到來時,都一文不值,他也僅僅只是保護了飯店內的一千多名群眾而已。
科爾曼認為,權威關系和信任關系,以及建立在社會規范基礎上的權利分配關系等,構成了社會資本的幾種形式,這幾種形式也是構成社會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換個通俗易懂的話來講,就是每個人所擁有的個人社會資源,很大一部分由權勢決定,有錢不一定有勢,有勢卻一定會有錢,兩者相輔相成,能給個人提供行動上的便利。
為什么現代人越來越看重社會關系了?
因為它作為一種社會資本,其重要性在于信息的傳遞。
離權利中心越近的人,事實上就能獲得更多的信息,或者說是第一手的信息,而我們能從這些信息中獲取更多資源,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那么多人講究人脈拓展,同時也開始不斷建立社交圈。
作為社會人,我們不可避免地被社會關系所羈絆。
如果想要混得更好,我們不僅要深化強關系,比如增加和好朋友的聯系密度和深度;
更重要的是發展和維護弱關系,也就是積極和自己“圈子”外的人聯絡,并盡可能維持關系。
因為強關系往往是和自己處在相似社會地位中的人,其能帶來的資源具有同質性;
與此相反,廣泛的弱關系才能帶來具有異質性的資源,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能真正起到作用。
結語
從社會關系角度看《盧旺達飯店》,很多疑問就會解開,原型人物保羅,他的身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最終的結果與影片反映的背道而馳,真相如何,我們不得而知。
但他在影片中的生存法則,卻值得我們效仿學習。 從現在開始,好好經營自己的人脈,尋求到新的突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