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當代電影大師。
《無人知曉》《步履不停》《如父如子》《小偷家族》……
高分經典,數不勝數。
今年,又一部新作來臨。
與韓國眾明星合作,第N次闖入戛納電影節主競賽,還將宋康昊送上影帝寶座。
「亞洲之光」毫不為過。
前兩天,正式登陸流媒體。
沒想到,口碑翻了——
豆瓣6.9。
怎么回事?
今天,魚叔來跟大家好好聊聊它——
《掮客》
???
2018年,是枝裕和憑借《小偷家族》在戛納奪魁。
自己的電影事業也邁向新階段。
這四年來,導演告別日本本土,尋找新的靈感。
先是踏上歐洲,拍了一部《真相》。
再是來到韓國,拍了這部《掮客》。
沖著國際大導的光環,韓國演員眾星捧月。
宋康昊、姜棟元、裴斗娜、IU李知恩……一眾卡司要名氣有名氣,有實力有實力。
韓國演員+日本大導。
讓我們看看,能產生怎樣的火花。
片名「掮客」,指的是買賣嬰兒、賺取中介費的人。
宋康昊和姜棟元飾演的兄弟倆(非血緣關系),就聯手做著這個勾當。
日韓兩國,都建立了一種匿名領養體系。
通常是在醫院和教會門口,放置一個「嬰兒暫存箱」。
無力撫養孩子的父母,可以將孩子交給專業機構,并委托找到合適的領養家庭。
兩兄弟就利用了其中的漏洞。
小弟在教會工作,借著職責之便,偷偷把「暫存箱」里的嬰兒抱走。
然后刪掉監控視頻,做得人不知鬼不覺。
大哥平時開著一家裁縫店。
以此掩護,做起臨時奶爸,照看孩子。
同時物色合適的家庭,以賺取其中的傭金。
說白了,他們就是咱們口中的「人販子」。
與我國常見的人販子區別在于,他們收的孩子,是被父母拋棄的棄嬰。
所以,心理負擔上,要稍微少一些。
反而會認為是拋棄孩子的父母,不對在先。
這天,他們抱走了一個孩子,正準備著手尋找合適的家庭。
沒想到,從沒遇到過的意外情況出現了——
孩子的母親素英(IU飾)找回來了。
為了防止孩子媽報警,兄弟倆趕緊向她坦白真相。
油嘴滑舌地美化了一下自己的行為:
是為了幫助孩子找到更好的家庭,順便收取一點費用。
通常,一個男嬰可以賣到1000萬韓元以上(約5萬人民幣)。
素英想了想,可能覺得這樣也好。
不僅能讓孩子找到一個條件更好的家庭撫養,還能收取一筆不菲的收入。
畢竟,這三人都過著貧窮、窘迫的生活。
她沒有選擇告發兩兄弟,反而要求他們帶著自己一起見買家。
于是,三個本毫無關聯的人,因為一個孩子踏上了一場「尋親之旅」。
之后,影片的走向就成了一部公路片。
為了找到合適的買家,他們一路上遇到形形色色的家庭。
有的家庭嫌棄孩子眉毛不好看。
現場壓價,遭得一頓痛罵。
也有的家庭誠心誠意。
一看到孩子就愛不釋手。
母親甚至當場要給孩子喂自己的奶。
還有的是警察找來的托,釣魚執法。
經驗豐富的兄弟倆,立馬意識到對方不對勁,抱著孩子轉身就走。
而隨著這趟「公路旅行」逐漸走向終點,三人都逐漸袒露自己不為人知的秘密。
每個人都是身世復雜,經歷坎坷,逼不得已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故事背景移到了韓國。
但,影片還是顯露出了濃烈的是枝裕和風格。
首先,畫面依舊很日系。
大量的空鏡、中遠景、固定鏡頭,配上清新柔和的色調。
緩慢、恬淡的敘事節奏里,充滿了豐富、細膩的情感表達。
能夠讓人感到是枝裕和內心中對于底層人物的溫柔同情。
其次,故事的主題也同樣是是枝裕和最感興趣的「親子關系」。
三個沒有血緣的社會邊緣人,因為一個棄嬰走到一起。
他們之間心靈的靠近與和解,恰恰是因為每一個人本身的支離破碎,每一個人本身對于完整家庭的渴望。
這種溫柔中帶著尖刺的故事,一直是是枝裕和電影里最常見的定式。
在他手中,「親情」從來就不只是血緣關系。
而在東亞文化的語境下,值得挖掘的內容也就更加豐富。
《如父如子》中,是抱錯孩子的兩個家庭。
《海街日記》中,是同父異母的四個姐妹。
《小偷家族》里,則是各不相干的老少三代。
是枝裕和一直在拷問人們一個問題,即親情到底是由血緣而來,還是靠相處、陪伴而來。
或者說,人們能否自己選擇自己的親人?
而這回在《掮客》中,則繼續拋出了相似的話題——
親生親養與交予領養,哪個才是對孩子真正的負責。
對此,拋棄嬰兒的年輕媽媽素英,便成了全片最具爭議的道德審判中心。
裴斗娜飾演的警察,很長一段時間都對她表現出極其鄙夷、憤恨的態度。
「沒有條件養,就不要生下來唄」
一直在追蹤人販子的她,有著與觀眾相似的第三方視角。
因此在很多時候,她總能很直接地說出那些最常見的評價。
就連身為人販子的小弟,也對素英這樣的棄嬰父母,感到不滿。
長期在教會工作的他,給出了一個數據:
幾乎每個母親都會給孩子留封信,說自己未來會來接孩子,但真正來接孩子的母親大概只有40分之一。
而他之所以如此憤慨,因為自己也是一名棄嬰。
當年母親把他丟在一個足球隊外面的大門口,并留下一封信,說以后會來接他。
如今他已經長到這么大,卻始終沒有等到親生母親來找過他。
在他心里,拋棄孩子是最不負責任的表現。
至于素英,本身也是電影中最矛盾的一個角色。
她家庭不幸,流落街頭,淪為賣淫女。
不小心懷上了嫖客的孩子,因為生不生的問題,與對方產生了沖突,失手殺了人。
窮途末路,又背上殺人罪名,她不得已只能將孩子丟給福利機構。
一面表現的很愛自己的孩子。
所以會在拋棄孩子后回頭尋找。
她會希望幫自己的兒子找個好家庭,不斷用苛刻的眼光審視著所有領養者。
另一面,她又表現的十分冷漠。
從不跟孩子說話,就連眼神接觸都很少。
而事實上,她是怕與孩子的感情日益加深,到最后無法分開。
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殺人犯+妓女的母親。
隨著故事不斷深入,我們會發現,很難用那套非黑即白的標準去對她進行審判。
比如,面對警察的質問——為什么不打掉孩子,她卻反問了一句:
「比起生下來再丟掉,生之前就殺死,罪更輕嗎?」
警察聽了,一時語塞。
一旦我們拋開那股高高在上、冷眼旁觀的姿態,以置身底層的姿態去觀望。
自然而然就能發現,親生責任這個問題變得模糊而又搖擺。
尤其是對于那些生活在底層的邊緣人物。
很多時候,他們可能沒有那么多的選擇。
生,只是一種血緣上的連結,卻不一定能帶來親情上的紐帶。
不然現實中也就不會出現那么多諸如虐童事件的發生。
在電影《何以為家》中,更是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猛烈的抨擊。
把孩子生下來的親生父母,卻無力撫養。
而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面對的只有無盡的貧窮、暴力與虐待。
養,是最重要的一環。
如果能給孩子找到條件更好、更溫馨的家庭,豈不也是一件幸事。
在尋找買方的過程中,他們也確實遇到一個很合適的夫妻。
而這對夫妻之所以想買孩子,也是因為剛剛經歷了死產,正處于失孩的痛苦之中。
妻子甚至還處于哺乳期。
每一次的乳房漲奶,或許都會深深刺痛她的內心傷痕。
同樣處于哺乳期的素英看了也不是滋味
他們收養的態度很真誠。
一看到素英的孩子,就滿心歡喜。
雖然最后沒有正式領養,但之后依然長期保持著聯系。
常常對孩子照顧有加。
不難發現,雖然是枝裕和一直在講親情,但他卻從未給出過明確的答案。
東亞文化中的親情,是最大眾化的情感,也是最復雜矛盾的情感。
更是值得不斷解讀的載體。
不可否認 ,是枝裕和這次的電影,口碑大不如前。
相較于之前的許多高口碑作品,《掮客》在豆瓣上評分遭遇滑鐵盧。
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排名倒數第二。
早在戛納放映時,《掮客》就遭到不少主流媒體的批評。
一方面,差評集中于缺乏新鮮感。
故事像是一種對《小偷家族》的重復。
同樣是讓一群陌生人組成一個溫馨的家庭。
被不少網友吐槽為,是一部「低配版《小偷家族》」。
另一方面,則是對電影三觀的不滿。
英國《衛報》就批評說,「片中的秘密和陰謀完全不可信」。
就像片中主角們的行為,其實就是賣嬰兒的人販子。
但有人認為,電影對他們的形象進行了過度的美化。
一路上,兩人都對孩子關愛有加。
喂食、哄睡、玩耍,統統不在話下。
分明是一件殘酷的事情,卻被是枝裕和拍得像個童話。
在這個童話中。
嬰兒跟大人相互治愈。
寶寶為大人們帶來溫暖,陌生的大人們因為寶寶而感受到了家的味道。
每個人都曾有個崩壞的家庭。
但都又因為一個孩子重燃起組建家庭的渴望。
沒有血親,卻勝似血親。
不過,在魚叔看來,這并非什么致命問題。
這恰恰反映了是枝裕和電影里一貫的溫柔:對于處于道德灰色地帶的人們,給予的一種同情與關懷。
雖然魚叔承認,影片在人物設定和情節安排上,有著一定的刻意。
但這也是導演所想要達到的目的,即體現出人性的復雜與道德的模糊。
就像你不可想象,一個人販大哥,最后會為了保護孩子而豁出一切。
這正是是枝裕和電影里最可貴之處。
沒有直白的說教,沒有單向的審判,沒有完美的人性。
他將每個人物的多面性,一點點地融入到電影近乎流水的敘事中。
讓觀眾自己從中得到人生的答案。
誠然,《掮客》在是枝裕和的作品序列中,的確排不上前列。
新意不足、力度不夠。
但如果拋開「是枝裕和作品」這個標簽,又會發現《掮客》還是優秀的電影作品。
橫向相比,真的很難找到足以匹敵的對手。
專注一點,登峰造極。
用這句話來形容是枝裕和再合適不過了。
很多人會抱怨他的作品都是在重復。
不管什么形式、什么陣容、什么故事,總會翻來覆去地講述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
但是,重復不是錯。
講述這個話題的導演很多,但能像是枝裕和這樣表述到極致的寥寥無幾。
雖然口碑不佳,但魚叔還是不認同《掮客》是爛片。
因為這是是枝裕和用另一種形式與風格,向我們分享他的想法,展示他的溫柔。
他并非是逃避殘酷,而是試圖在殘酷之中給予一絲光明。
想起村上春樹小說里寫過的一句話,以此作結:
「天光破曉,一片光明,在那光明中緊緊地擁抱心愛的人們——就寫這樣的小說,寫任何人都在夢中苦苦期待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