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作為我們首部科幻電影,劇情演技配音特效都在及格線以上,更不要說全是細節(jié)的布景,從各方面都能感受到電影的用心程度,甚至在立意和主旨上我覺得要高于星際穿越。作為中國首部,注意是首部科幻電影,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值得起這個票房。你說的唐探二不大行,只是個成功的商業(yè)電影,論劇情比不上第一部,機長和藥神可以,畢竟還是有著現(xiàn)實改編的光環(huán)加分,而且劇情也足夠出色(二三十億票房往上的電影確實沒幾部好的)。
其實小說《流浪地球》和電影《流浪地球》完全是倆故事,只是故事背景是一樣的,其他人物地點故事內(nèi)容,沒有一個是相同的,小說的寫作角度是以一個普通市民的角度,從星星發(fā)動機開始修建(天氣變熱,下雨爺爺神志不清被燙傷等),社會的思想轉(zhuǎn)變(學校老師通過玻璃球向?qū)W生說明了飛船派沒有前途),主人公長大后的社會變遷,以及逐漸開始懷疑太陽滅亡的理論,然后開始混亂,主人公也先后背叛了自己的立場,完成了一名“普通人”應該會做出的所有反應。
電影版很聰明的沒有拍攝這個故事,而是以一個更正面的思路去闡述行星流浪的故事,這一點值得肯定。流浪地球整個創(chuàng)作都是在好萊塢敘事框架下的小嘗試,有閃光點,比如高潮的處理上。但是感覺還是不夠,還能再加把勁。尺子和工具,我們都是學好萊塢的,想一下子自己跑,幾乎不可能。和工業(yè)一樣,全盤西化蘇化后,吃透了,才有可能談自主創(chuàng)新。
電影想突破,光靠價值觀沒有用。更要有理論家,批評家和創(chuàng)作者的良性互動,才能打開局面。小編在電影上映的第一天就跟朋友一起去看了,之前沒看過科幻電影的,我跟朋友都覺得很震撼特別是那個鏡頭從推進器飛到外太空然后看見特別震撼,唯一不好的就是那個小女孩最后來個尬演不太好,其他我覺得都行。
流浪就給我解決了一個看電影最大的問題–每次電影與世界被各種美式英雄拯救,我朋友就會問我,為什么那么巧啊,剛好就成功了,要是錯過了呢?我之前的解釋都是肯定是這種事發(fā)生了無數(shù)次,只有這次被拍出來了,有巧才成書。流浪地球的飽和式救援讓我以后不需要解釋這個問題了。所謂的“主角團隊”更像一個參與者和觀察者,電影只是借助他們的視角見證了這場人類萬眾一心的救援行動。看到這樣的救援行動我們很安心,因為“主角團隊”的成敗不影響整體救援行動的成敗。
好萊塢的英雄讓人總是提心吊膽,因為主角英雄一個不小心整個人類就完了。只有主角是英雄,別的人都是螻蟻,只能呼號逃竄,只能聽天由命。流浪地球?qū)χ袊幕瘍?nèi)核的表達是真的有下真功夫。之前上中國古代文學課的時候,授課老師(一位退休返聘的老教授)特意去看了這部電影,開學第一課就是帶著全班欣賞劉歡老師獻唱的那首主題曲,并結(jié)合電影本身探討了中國文化中的“家園情懷”。
“為什么要帶球跑呢?”我們不會看見好萊塢大片中出現(xiàn)帶球跑,也可能根本不會在外國科幻作品中看到這樣的構(gòu)思。但對于中國人來說,對于中國文化來說,這不僅可以理解甚至能引發(fā)共鳴。后來我有時看待其他文藝作品,會情不自禁地聯(lián)系到“家園情懷”這一個點,發(fā)現(xiàn)這真的是一個加深對中華文化以及華夏文明的重要理解角度。